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全部知识点

高中地理全部知识点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9:33:25

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洋 第四单元 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 1、 主要造岩矿物和三大类岩石 化学元素——矿物——矿产 造岩矿物——岩石

主要的造岩矿物: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等 按成因分为三大类岩石: (1) 岩浆岩:

分为侵入岩(如花岗岩——长石、石英、云母组成)和喷出岩(如玄武岩) 花岗岩是优良的建材和装饰材料 (2) 沉积岩:由外力作用形成;如石灰岩;形成岩层(其中往往有化石) 石灰岩是烧石灰和制水泥的重要原料 (3) 变质岩:如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是优良的建材和装饰材料) 2、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以及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 (1) 内容:

地球岩石圈由一些断裂构造(如海岭、海沟等)分成6大板块P97图4-11 板块不断运动,板块内部较稳定;

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带) (2) 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形成海陆分布、陆地地貌格局 板块张裂边界(生长界):形成裂谷与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板块挤压边界(消亡界):常形成山脉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挤压——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陆陆板块挤压——巨大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与印度 洋板块挤压形成 3、 地壳物质循环的组成、过程及其对地表的影响

(1)地壳物质循环——自然界四大循环之一(其余为大气环流、水循环、生物循环) 其组成和过程图示:

外力作用(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 33 -

变质 变质 冷凝

沉积岩 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 变质岩 岩浆

熔化 (2)地壳物质循环对地表的影响 概括: 内外力不断相互作用,地内与地外的能量转化和物质交换,特别是由大气、水、生物界直接参与并起重要作用的地表物质循环,对地表形态有深刻影响,地表岩石的形成、地貌的变化、土壤层的发育与此密切相关。 具体表现: 地质作用: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变化的作用(长期来看以内力为主) 地质作用 分类 内力作用 主要来源 地球内能 作用结果 使地表高低不平 主要表现形式 地震、火山 地壳运动(水平运动为主和垂直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其中风力和流水的作用图要求会识别:P99—P100图) 其它 外力作用 太阳辐射 使地表趋于平坦 水蚀地貌(水流使沟谷加宽加深;瀑布、峡谷、黄土高原表面沟壑纵横) 水积地貌(山麓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及河口三角洲) 风蚀地貌(风蚀沟谷、风蚀蘑菇、戈壁) 风积地貌(沙丘、黄土高原) 其中地壳运动的结果——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 褶皱 基本形态 背斜、向斜 (要求会依据倾斜形态判断) 地貌表现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地形倒置及成因: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 34 -

与人类生产关系 背斜顶部:油、气 背斜适合修地下隧道

向斜槽部:水 断层 沿断裂面两侧岩块错位 东非大裂谷、华山北坡大断崖; 上升岩块: 华山、庐山、泰山 下降岩块: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工程建设遇断层加固或避开 4、 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1) 陆地水体类型 分类 空间分布 地表水:河水、湖沼水、冰川水等 地下水: 潜水、承压水 (图4.21要会判断) 备注 冰川是地球上淡水主体,分布于两极与高山地区,直接利用少; 地下水是淡水第二主体,但主要为深层地下水,开发难度较大; 动态水是人们开发利用的重点,其中以河流水最为重要 水循环周期 静态水:冰川水、动态水: 内陆湖泊、深层地表水、 地下水等 浅层地下水 易利用:河流水、其它 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利用程度 (2)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以河流为例) 其中大气降水是陆地水最主要的补给

注:课本P103的两幅图要会判别各是哪种补给。 补给类型 雨水 冰川融水 汛期时间 雨季(我国为夏秋) 夏季 影响因素 雨量 气温(冬季断流) 在我国的分布 东部季风区 西北地区 河、湖、地下水间有水源互补关系(决定于水位是否更高); 自然界水资源不断运动更新和相互循环转化 湖泊水和水库可调节河流径流季节和年际变化(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鄱阳湖和洞庭湖) 5、 海水温度和盐度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1) 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A 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的变化——P70图3-3

- 35 -

(图中热量收支因素、盈余区和亏损区所分布的温度带、由盈转亏点所在纬度) B表层海温的纬度分布——P71图3-5

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原因在于热量收支随纬度的变化结果) C垂直海温的变化——P70图3-4

随深度增加而递减(注意图中曲线变化趋势);1000米以下深层海水保持低温状态 (2) 海水盐度

A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世界大洋平均盐度为3.5% B表层盐度的纬度分布规律——P71图3-5 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高低纬度减少 原因:赤道略低——赤道多雨,降水多于蒸发;

副热带最高——副高控制,蒸发大大多于降水 向高纬减小——温度降低,蒸发弱,降水多于蒸发 C影响盐度的因素

降水与蒸发的对比:外海与大洋;从低纬向高纬盐度高低的主要因素 淡水注入:近岸(河口)

D红海盐度最高——副热带;淡水注入少

波罗的海盐度最低——大量淡水注入;降水多于蒸发; 长江口海域盐度夏低冬高——夏季是长江汛期 6、 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

主要有波浪、潮汐、洋流三种 波浪:风浪、海啸等

潮汐:日月引力下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 洋流:流向常年较稳定、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7、 洋流的成因和地理意义 (1) 洋流成因

A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主要动力; 如风海流:

信风形成的南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冬逆夏顺 B海水密度不均——局部海域洋流的原因

如密度流: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间的表层洋流 C补偿作用

如补偿流:秘鲁渔场的上升流 (2) 洋流的地理意义 A污染物的自净与扩散

B高低纬度之间热量输送与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分布

纵向的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要会根据海水等温线判断寒暖流—例P90图3-33) (如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影响;

- 36 -

搜索更多关于: 高中地理全部知识点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洋 第四单元 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 1、 主要造岩矿物和三大类岩石 化学元素——矿物——矿产 造岩矿物——岩石 主要的造岩矿物: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等 按成因分为三大类岩石: (1) 岩浆岩: 分为侵入岩(如花岗岩——长石、石英、云母组成)和喷出岩(如玄武岩) 花岗岩是优良的建材和装饰材料 (2) 沉积岩:由外力作用形成;如石灰岩;形成岩层(其中往往有化石) 石灰岩是烧石灰和制水泥的重要原料 (3) 变质岩:如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是优良的建材和装饰材料) 2、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以及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 (1) 内容: 地球岩石圈由一些断裂构造(如海岭、海沟等)分成6大板块P97图4-11 板块不断运动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