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唐宋元文学史复习资料
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 之声与耳谋,修然而卧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①概括这段话的大意;
②这段话在景物描写上有何特点? ③分析这段话中的句式特点?
7.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悟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觉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①找出这首词的时间线索。
②如何理解“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句词的意思? ③简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8.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归难将息。三杯两盏淡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惟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互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悉字了得! ① 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之作还是后期之作?
② 解释成语:A、暖还寒B、将息 C、怎生得黑D、次第 ③ 词的开头连用十四个叠字,历来受人称道,其妙何在?
④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其中包括着什么深刻内容?
9.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胡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风尽日惹飞絮。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爱莫能助 人妒,千金纵买如赋,脉脉此情谁拆?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悉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① 这首词采用了什么传统表现手法?“春”和“斜阳”在此象征什么? ② 上片可分为哪几个别层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③ 说出下片所用典故的寓意。 ④ 概括这首词的风格待征。 10.黄庭坚《寄黄几复》: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半点溪藤。 ① 说出“寄雁传书谢不能”的有关传说。
② 颔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③ 颈联的两个典故分别出自何处?有何寓意? 11.陆游《关山月》:和戎衰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外今宵垂泪痕。 ① 诗的开头两句在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② 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③ 诗开头的“和戎诏下”与结尾的“垂泪痕”有何联系?诗人如此构思,用意如何在? ④ 这首诗在构思及内容可能受到了杜甫哪致两句名诗的影响?
12.苏轼《前赤壁赋》:苏子日:“亦知夫水与月有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这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成色;取之无禁,用学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
① 这篇赋写于何时何地?属于赋中的哪一灯?结构上有何显著特征? ② 翻译“客亦积夫水与月乎”到“物与我比皆无尽也”一段。 ③ 这段议论阐发了什么哲理?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外世态度?
元明清近代部分
(一) 填空题
1.与唐诗、宁词并称的元曲,包含 和 。
2.散曲又叫 ,是元代兴盛起来的一种交新诗体,它有曲调,泛称 和剧曲不同散贡只供 。
3.散曲包括 和 两种主要形式。小令是独立的 。套数是吸取 的联套方法,把同一 的曲子联缀而成。 可多可少,介乎小令和套数之间的,用同一宫调连唱的两或三支曲子叫 。 4.散曲在正格之外可加 。[端 正好]等十四种曲调中,可以 。
5.散曲用韵主要依照元人周德清《 》一书,其中曲韵分为 部。在散曲中 、 、 声通押的现象很普遍。散曲用韵 而且不避 ,通首押一个字的称为 体。 6.近人隋树森辑录《 》一书,其中姓名可考的散曲作家有 余人,作品有小令 余首,套数 余首。现存散曲作品中,以 和 题材的居多。
7.散曲的的语言风格充 为本色。但也有如周德清《中原音韵》中说的 这样一种,另一些作品更多地继承诗词传统,使语言趋向 。 8.元代散曲四大家是指 、 、 、 。
9.杂剧是用 演唱的戏曲 诞生于中国疳7北方。它是在 和 的基础上,融全各种表演讲唱艺术展而成。
10.杂剧把 、 、 、 等结合在一起形成有独特风格的戏剧形式。剧本体裁一般是 和 。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 组成 .。楔子放在红的开阔称 ,放在折与折之间的称 。杂剧的脚色分行有 、 、 、 还有 一类。全剧一般由主角唱到底,正末主唱的叫 ,正旦主唱的叫 。
11.元曲四大家是指 、 、 、 。康进之的 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水浒戏”。元杂剧中著名的复仇悲剧是纪君祥的 。元杂剧中的四大爱情剧是关汉卿的 ,王实甫的 ,白朴的 ,郑光祖的 。 12.元杂剧前期活动中心是 ,后期则是 。
13.宋元时期用 演唱的戏曲称南戏,最初流行 一带。 14.元代前期有较高成就的诗文作家是 著有《静修集》。《伯牙琴》的著作是 。号称元代四大家是 、 、 、 。
15.元代后期出身农家,苦学成名的诗人是 。萨都剌的词颇有成就,代表作有《 》等。元未据有诗坛领袖地们的是 ,他的诗号为 。
16.《卖柑者言》是 的作品,他还著有一部寓言集《 》。
17.宋濂曾被朱元璋称为 的作传记,文学性很强,如记述奇士邓弼事迹的《 》。他还有一篇著名的赠序《 》。
18.明永乐、弘治间出现了以“三杨”为代表的“ ”。统治文坛数十年,其后出现了以李东阳为首的 。
19.“前七子”的代表人物是 、 、“后七子”的代表人物是 、 。他们的基本主张是“ ”“ ”。 20.唐宋派的代表人是 、 、 、 。其中 的创作成就较高,代表作有《 》等.。 编选的《八大家文钞》影响很大。
21.“三袁”指 、 、 他们是明后期文学流派 的代表人物是。主张文学要抒写 。 22.竟陵派的代表人物是 和 。其艺术风格的基本特点是 。
23.《陶庵梦忆》的作者是 。他的小品文兼取 、 两家之长,成就最高。 24. 是“复社”的创始人和领袖。
25.嘉靖、万历年间杰出的思想家 提出了 说,认为“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反对复古,磊力提提 文学,是明代重要的文艺理论家。
26.竟陵派也主张独抒 ,但更多的却是 于古人。他们选《 》和目的就在于“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
27.晚明产生了在量的小品文,这是传统的散文的一个发展,是 、 文学革新的直接产物。 28.李东阳的名作《拟古乐府》实际上是以乐府诗作 ,道学气味很大有浓。 29.随着杂剧的逐渐衰弱,元末 得到迅速发展,并逐渐形成了新的戏曲形式 。
30.明中叶流行的戏曲唱腔影响较大的有 和昆腔,首先把昆腔搬上舞台的是 创作的传奇戏《浣纱记》。
31.《浣纱记》描写 和 的爱情故事,作品把 利益摆在了个人爱情幸福之上,使其思想达到一个交换机的高度。
32.明代前期剧坛上泛滥着 的逆流,要求大肆宣传封建礼教。王学左派思想家 的民端思想,却为一些具有进步思想倾向的戏剧的产生扫除了思想障碍。
33.朱权著的《 》 的《录鬼簿续编》对研究元及明初杂剧有重要价值。
34.明中叶比较有成就、有影响的戏曲作家作品有 的《杜甫游春》杂剧;康海的《 》杂剧;李开先的《 》。
35.《 》写严嵩父子的倒行逆施,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部以当化时事入戏,比较严格按照真人真事写作的 。
36.明中叶以后影响较大的戏曲流派有 为代表的 派,双称格律派,以及在 影响下形成的 派,又称词采派。
37.徐渭的戏曲 创作以他中写的一组杂剧《四声猿》最为有名,包括《 》、《 》、《 》、《 》四杂剧。
38.徐渭晚年在狱中写了闹剧《 》,他作品的 精神对汤显祖影响。
39.明祖朱棣召集天下文士三千人编纂类书《 》,凡三万二千八百七十卷,为我国文化史上一件大事。
40.明中叶以后,长篇小说除著名的《西游记》和《金瓶梅》外,还有冯梦龙的《 》等历史演义和《 》等英雄传奇及《 》等神魔小说。
41.明代出现了前后七子复古运动,他们以模拟抄袭古人为能事。明叶中以后,归有光等 首先起来反对复古派,三袁为代表的 更给复古派以沉重打击。
42.罗贯中在民间传说及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又运用陈涛的《 》和裴松之注的历史材料,结合他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了影响深远的《 》。 43.今存署名罗贯中的小说,除《 》外,还有《 》、《 》和《三遂平妖传》,他还参加了《 》的编写。
44.《封神演义》是在宋地讲史话本《 》的基础中加工演绎成长篇神魔小说。
45.《西游记》是 代 创作的小说 。这部作品取材于 代 前往 等国 的历史故事,并在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基础上,朔造了 师徒四人的形象,其中以 的形象最为突出。 46.西游记故事很早就在舞台上搬演,金院本有《 》,均佚。元朱明初人杨讷著有《 》。 47.《西游记》问工世后,有借历史事件神魔战斗的小说出现,如《 》、《 》等。 48.冯梦龙在广泛收集 基础上经过加工编成了《 》、《 》、《 》三部短篇小说集的影响下写成《 》、《 》这两个拟话本集子。
49.《水浒传》是在长期群众创作的基础上,经过 、 的加工创作而成的。一般认为 是《水浒传》的最后写定者。
50.《水浒》传的版本主要有 回本、 回本和 回本,其中流传较广的是经过 评点的 回本。 51.《金梅瓶》是我国第一部由 创作的长篇小说,又是第一部以 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52.清初至清中叶出现的长篇白话小说中较有影响的有 的《水浒后传》 和 《说岳全传》, 《隋唐演义》, 的《玉娇梨》 的《醒世姻缘传》, 的《镜花缘》。 53.清代小说中尊定了我国古典讽剌小说基础的是《 》,代表古代文言短篇小说最高成就的是《 》,标志我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艺术发展高峰和总结的是《 》。
54.蒲松龄除《聊斋志异》外,还写了少各种体裁的作品,其中 的创作表明了他对通俗文学的重视,最有成就的是《 》。
55.《红楼梦》的版本有八十回本和一百二十回本两个系统。八十回本系统,题名《 》,大都附有署名 的评语,简称脂评本。已发现的重要脂评本有 、 、 三种较重要。一百二十回本系统,题名《 》、由 两次排印出版,第一次印本称 ,第二次印本称 。前八十回为 所作,后四十回为 所续。
56.“红学”是指研究《红楼梦》一种专门学问,“五四”前的被称为“ ”,其代表是 派;“五四”时期的称为“ ”派,他们提出的 说,影响很大。
57.鲁迅先生概括《儒林外史》的艺术特点是“ ”、“ ”;艺术结构的特点是“ ”、“ ”。
58.鲁迅先生指出《聊斋志异》艺术表现上的特点是“ ”,即是说它既继承了六朝志怪的 传统,又吸取了唐传奇的 手法。
59.李渔的《 》是一部最完整、最系统的戏曲理论著作。焦循的《 》和《 》,是最有影响的戏曲史著作。
60.明代遗民诗人中被和为清代“诗家之开山者”为 ,被誉为“以诗为史”的是 。
61.清初诗人中被称为“岭南三大家”的是 、 、 。被称为“江左三大家”的是 、 、 。
62.“南施北宋”是指 、 二人。他们又与 、 、 、 被并称为“清初六家”他们均为继 、 之后,主盟清初诗坛的人物。
63.被称为清初散文三大家的是 、 、 、其中以 文学成就为最高,他又与 、 、 、 、 、 、 、 、八人并称为“易堂九子”。
64.清代最著名的散文流派是“ ”代表作家有 、 、 三人,他们被子称为 。
65.清代是骈文盛时代,名家辈出,初期著名的代表人物为 ;乾嘉之际著名作家有 、 、 等,尤以 为最杰出。
66.清代著名弹词有陶贞《 》,陈端生、梁德绳的《 》,以及《 》等。
67.近代,宋诗逐渐成为部分诗人研究和学习的对象, 它主要区别天于 派和 派,它的模仿对象是 、 、
、 ,是传统诗坛的拟古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发展。 和 是这时期的早期代表人物是 和 是这时期代表人物。 、 、 是这个诗派和重要作家。 68.近代,使“桐城派”古文“中兴”的重要人物是 和 。 69.近代的词,以 为代表作家。
70.改良运动代表的代新兴的上层资产阶级的政治和文化的要求 、 是这个运动的代表人物。 71.近代,作为改良运动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就是诗歌改良运动,就是梁启超笔所谓 运动,最早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上给这场运动开辟道路的是 、 、 等。
72. 最著名的是以谨严的古文翻译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科学成为别具一格的散文。他翻译的赫胥黎。《 》,一时起了极广泛的影响。同时, 以翻译西方资产阶级小说著名。 73.近代,随着新诗派、新文体的出现和发展,各种腐朽的拟古主义与形式主义的诗派,文派也争立门户,俞来俞多,势力最大的是 ,即所谓 诗人,这是宋诗运动的一个挣扎。代表作家有 、 等。此外,还有以王运为代表的 ,他是一个著名的 大家,诗与骈方均以模拟 为准则。 74.古典小说发展到光绪年间,随着改良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产生了像《 》、《 》、《 》、等侠义小说和《 》、《 》等狭邪小说 ,这些侠义小说中,以石玉昆的《 》影响最大。
75.代表光绪年间小说创作新面貌从一九○○年左右到一九一○年之间出现的大批反映改良主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