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校本教研典型成果一

校本教研典型成果一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6:32:42

二、说教法

1、运用知识脉络法和情境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导入新课。

把握学习目标,有的放矢,可以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因而导入时有必要从理性角度让学生知道老师要讲的和学生要学的主要内容。同时,小学生因为认知上的限制,感性的情景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再通过“看瓜刺猹”这幅画面来进行情境渲染,启发学生想象画面,再现语言文字所反应的客观事物,使闰土这个人物在画面中鲜明地树立起来,让学生迫不及待地去钻研课文。

2、运用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中主要采用自主的学习方式。学生首先独立地通过比较快的阅读来学习课文,解决我精心设计的一系列问题。学生因为水平参差不齐,答案肯定不尽一致。这时再通过同桌或前后桌合作探究的方式去伪存真。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合作学习的能力,较好地实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3、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每一个教学环节之后,尽可能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归纳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的方法,如叙事写人类文章的阅读方法、人物形象的把握方法,中心主题的归纳方法等。力图通过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理念。

4、读写结合法。

课文对闰土的外貌描写简洁而精彩。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外貌上最有特征的方面去体会人物最突出的性格特点。这样既符合认知规律,又符合写人文章的写作规律。在课堂上安排适当的时间进行小练笔,做到读写结合。

5、课后拓展阅读法

课后阅读《故乡》原文。运用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了解人物内心的方法来体会长大后的“我”和闰土的内心活动,然后同学之间交流中年闰土是怎样一个人。将课内的学习方法用于课外的阅读实践当中,达到课内外的有机结合。

三、说学法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些理解课文的能力;同时又因为有前一单元阅读教学作铺垫,学生有了一定的快速阅读基础。所以本课可引导学生运用“读——思——议——读”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合作等方式,让课堂上有琅琅的书声、静静的思考和热烈的讨论,充分突出语文教学的特点。按照“品读语言——表达感悟——积累语言”,让学生实实在在学语文,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

四、说教学程序

(一)理性感性相结合,引出新课。 1、以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和“看瓜刺猹”的情景引入。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 “导读”,看看这篇文章我们主要从哪些方面去着手学习?

出示课件:同学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这幅图的内容?

(这样处理,有理性有感性,可以让学生学习有的放矢,又能将学生引入课文所描述的特定的情境当中,从而激起他们积极参与学习的愿望。)

2、初次见面,这个少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书课题:少年闰土。 (二)检查预习情况

这样的有点难度的文章,一定要保证学生课前作充分的预习,以解决生字词方面的常规问题。课堂上老师只稍作检查即可。

(三)学生各自再次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完成老师精心准备的问题,以求整体感知。

1、学生浏览课件事先准备好的问题。

1课文按时间写了几个阶段的事情?文章用了什么样的叙事顺序?

2课文重点写了几个人?“我”是什么人?闰土是什么人?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3课文介绍了关于闰土的哪些事?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吗? 4课文用了哪些方法来刻画闰土这一人物?

(以上问题从文章整体到文章局部,用意是通过学生的解决过程,让学生领悟叙事写人类文章的一般解读方法和步骤。)

2、各自阅读思考完后,同桌或前后桌同学之间互相对照,看看有没有差异,如果有的话,结合课本共同探讨纠正,老师综合答案。

(落实“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的教学新理念)

3、归纳阅读方法:对于叙事写人的文章,我们阅读时首先就要抓住文章写了哪些人的哪些阶段的哪些事,再就是抓住文章是如何写人和如何叙事的。一句话,就是要通过阅读筛选出文章的主要信息。

(以上是快速阅读的第一阶段:整体把握。阅读方法的归纳,主要是培养学生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由特殊到普遍的学习能力,落实“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当然,我们的教学不能停留在整体把握的层面上,把握整体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局部,因而下一环节过渡到局部的阅读探究。)

(四)学习通过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入手了解人物的性格、品质特点。

1、出示问题,学生边读边思考:

1、你最喜欢和闰土有关的哪件事?这件事写了闰土的哪些语言、动作或神态?你为什么喜欢

2、作者为什么要写闰土的这些语言、动作或神态?

3、这些语言、动作或神态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品质特点? (安排这些问题的用意是通过学生的解决过程,让学生领悟解读叙事写人类文章中“写人”的内容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2、学生自行阅读思考,相互讨论纠正,老师综合答案,师生共同归纳闰土的人物形象,总结归纳人物形象的方法。

(继续培养学生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由特殊到普遍的学习能力,落实“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

3、思考:为什么要分析人物形象? (引出下一个问题,使课堂环节清晰)

(五)学生思考讨论:面对这样一个少年,“我”这个富家子弟出了怎样的感慨?“我”的感慨包含了怎样的感情?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文章中心。

1、“我”的感慨归纳和感慨包含的感情的分析。

(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到文本中筛选信息并作出相应的分析)

2、归纳文章中心,总结归纳文章中心的一般方法:一般根据作者对文章中主要人物形象的情感态度(如褒扬、贬斥,肯定、否定,喜爱、厌恶等),还要结合创作背景作家的思想等来加以概括。

(对培养学生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由特殊到普遍的学习能力,落实“教是为了不教”这一理念的进一步强化)

(六)小结并布置作业:

1、小结解读叙事写人文章的一般方法。 (强调教学内容和重点,加加深印象) 2、布置作业。

(做到巩固旧课,开启新课)

五、说板书设计

根据学生学习的思路,我边分析课文边板书重点内容,这样可以使学生一目了然地知道叙事写人类文章的情节、人物形象、文章中心及相关问题解读方法,加深学生对课堂所讲知识的理解。

搜索更多关于: 校本教研典型成果一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二、说教法 1、运用知识脉络法和情境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导入新课。 把握学习目标,有的放矢,可以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因而导入时有必要从理性角度让学生知道老师要讲的和学生要学的主要内容。同时,小学生因为认知上的限制,感性的情景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再通过“看瓜刺猹”这幅画面来进行情境渲染,启发学生想象画面,再现语言文字所反应的客观事物,使闰土这个人物在画面中鲜明地树立起来,让学生迫不及待地去钻研课文。 2、运用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中主要采用自主的学习方式。学生首先独立地通过比较快的阅读来学习课文,解决我精心设计的一系列问题。学生因为水平参差不齐,答案肯定不尽一致。这时再通过同桌或前后桌合作探究的方式去伪存真。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合作学习的能力,较好地实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