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一中2019年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高考不是高不可攀,是要你向更高的目标前进,永不停息;高考不是煎熬煎烤,是让你完善自我的磨考,不断超越。高考到了,祝你成竹在胸,高人一筹,考试成绩门门优秀。
2018-2019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郯城一中高三(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金榜题名,高考必胜!蝉鸣声里勾起高考记忆三年的生活,每天睡眠不足六个小时,十二节四十五分钟的课加上早晚自习,每天可以用完一支中性笔,在无数杯速溶咖啡的刺激下,依然活蹦乱跳,当我穿过昏暗的清晨走向教学楼时,我看到了远方地平线上渐渐升起的黎明充满自信,相信自己很多考生失利不是输在知识技能上而是败在信心上,觉得自己不行。临近考试前可以设置完成一些小目标,比如说今天走1万步等,考试之前给自己打气,告诉自己“我一定行”!
最新试卷十年寒窗苦,踏上高考路,心态放平和,信心要十足,面对考试卷,下笔如有神,短信送祝福,愿你能高中,马到功自成,金榜定题名。最新试卷多少汗水曾洒下,多少期待曾播种,终是在高考交卷的一刹尘埃落地,多少记忆梦中惦记,多少青春付与流水,人生,总有一次这样的成败,才算长大。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题1.5分,共60分)
1.如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错误的是( ) AaBb
AB、Ab、aB、ab
配子间M种结合方式
子代:N种基因型,P种表现型(12:3:1)
A.雌、雄配子在②过程随机结合 B.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① C.M、N分别为16、3
D.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1:1
2.如图表示某生物(2N)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则h~j时着丝点已分裂 B.若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则k时已现核膜核仁
C.若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则g~h段细胞为次级性母细胞 D.若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则h~j段细胞内有N对同源染色体 3.有关基因、DNA、蛋白质、性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白化症状的出现,是由于基因直接控制合成异常的色素 D.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简单的一对一关系
4.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等位基因之间分离,非等位基因之间必须自由组合 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C.检测F1的基因型只能用孟德尔设计的测交方法 D.F2的3: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5.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摩尔根利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B.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D.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
6.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 ) ①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②F1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③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④F2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 ⑤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 ⑥F1体细胞中各基因表达的机会相等.
A.①②⑤⑥ B.①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⑥
7.“假说﹣﹣推理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孟德尔利用该方法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下列对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C.孟德尔为了验证所做出的假设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实验 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能够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
8.在对某二倍体生物镜检时发现体细胞中有29条染色体,你认为下列分析有道理的是( ) ①亲代细胞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多了一条染色体; ②亲代细胞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少了一条染色体; ③亲代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没有形成纺锤体; ④亲代细胞在减数分裂时,着丝点没有分裂;
⑤该生物受精卵分裂时,有一组姐妹染色单体移向同一极; ⑥该生物受精卵分裂时,没有形成纺锤体.
A.①②⑤ B.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⑤
9.如图为某基因的碱基序列,下列变化对其控制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影响最大的是(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
A.第6位的C被替换为T
B.第9位与第10位之间插入了1个T C.第100、10l、l02位被替换为TTT D.第103至106位之间缺失了1个T
10.如图表示同一生物不同时期的细胞图(仅画出部分染色体),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①的子细胞不可能是卵细胞;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②的下一时期 B.图②、④所示过程仅发生在某些器官中,图②分裂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C.图③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数量之比为1:2:2,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好的时期
D.图④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细胞分裂完成后将形成2个精细胞或(第二)极体 11.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若让F1蓝色与纯合鲜红品种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蓝色:鲜红色=3:1.若将F1蓝色植株自花授粉,则F2表现型及其比例最可能是( ) A.蓝色:鲜红色=1:1 C.蓝色:鲜红色=9:7
B.蓝色:鲜红色=3:1 D.蓝色:鲜红色=15:1
12.二倍体植物甲(2N=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植物丙不育.但在变化剧烈的环境中种植F1时,偶尔能出现可育个体植物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甲和植物乙属于同一种生物 B.植物丁由植物丙经基因突变形成
C.植物甲、乙、丙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相同 D.植物丁形成的原因可能是环境变化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13.下列有关实验方法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探究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实验用到模型构建的方法 B.科学家探究细胞膜结构特点的实验用到同位素标记法 C.科学家在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时用到了核移植的方法 D.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论证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14.下列哪一项试剂在两个实验中作用相同( )
A.酒精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检测生物组织的脂肪”中的作用 B.硫酸铜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检测生物组织的蛋白质”中的作用 C.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的作用 D.蒸馏水在“提取纯净的动物细胞膜”和“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中的作用
15.将二倍体玉米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待其长成后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了新的植株,有关新植株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是单倍体 ②体内没有同源染色体 ③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 ④体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 ⑤能形成可育的配子 ⑥可能是纯合子也有可能是杂合子 ⑦一定是纯合子 ⑧是二倍体.
A.①④⑤⑥ B.④⑤⑦⑧ C.①②③⑥ D.①④⑤⑦
16.六倍体普通小麦和黑麦杂交后获得种子,再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可以获得八倍体小黑麦(染色体数为8N=56条),据此可推断出( ) A.黑麦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14条染色体 B.黑麦属于二倍体,不可育
C.秋水仙素作用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 D.小黑麦产生的单倍体植株不可育
17.关于生物遗传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B.基因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C.某双链DNA分子含n个碱基对,T为m个,其复制3次共需G为7(n﹣m)个 D.若某生物精原细胞含有n对等位基因,则其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种类为2n
18.据美国遗传学专家Mckusick教授收集统计,目前已经知道的遗传病有四千多种.如图是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可在人群中调查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B.若该病为色盲病,则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2号 C.该病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病
D.若该病为白化病,则l号为杂合子的概率是100%
19.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已知鸡羽毛的显色需要基因C存在,此时才能表现出芦花或非芦花(芦花、非芦花分别由Z、Z控制);基因型为cc时表现为白色.现有基因型为ccZW的白羽母鸡与一只芦花公鸡交配,子一代都是芦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亲本芦花公鸡基因型是CCZBZB B.子一代基因型是CcZW和CcZZ
C.子一代个体相互交配,后代芦花鸡中雌雄之比为2:l D.子一代个体相互交配,后代公鸡中芦花和白羽之比为3:l
20.某科学工作者在调查的基础上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系谱图,该家系存在甲、乙两种遗传病,其中有一种病为红绿色盲,6号无患病基因,则7号和8号婚后生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男孩的概率是( )
B
BbB
b
b
A. B. C. D.无法确定
21.在果蝇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时,细胞内染色体构成不可能是( ) A.8条 B.6+XX C.6+YY D.6+XY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