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下通道技术方案02
产高峰计划投入总劳动力约为100余人;其中管理和服务人员合计20余人,生产人员80余人。
管理和辅助人员在施工准备期间全部到位,生产工人根据工程进展提前进场。
本标段劳动力安排计划详见附表二《劳动力安排计划》。 2、劳动力保证措施
本标段调遣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队伍负责本工程施工;根据工程进度的要求在各工序开工前一周内通过汽车运输到达工地。 ① 我单位在本工程投标阶段即对本工程拟设的组织机构及管理模式进行相应的规划。根据多年以来我单位的施工经验,本工程将组织精干、高效的专业化管理机构。
② 拟在本工程任职的主要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均具有丰富的市政工程及类似通道工程的施工经验。
③ 单位领导负责对参建本工程的主要管理人员组织到位。 ④ 我单位高度重视职工技能的培训工作,施工人员具有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的优势,均能胜任本职工作。
⑤ 所有参建人员进行劳动竞赛,建立多劳多得的奖励机制,职工收入与工作成绩挂钩,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 3、节假日劳动力保证措施
①节假日本工程正常施工,项目经理人员实行轮休制,作业队不放假,施工正常进行。
②职工的假期统一考虑,合理安排在非施工高峰期进行,节假日
职工一般不休探亲假,保证节假日的劳动力数量。
③节假日实行领导干部值班制,主要领导干部不离开工作岗位。 三、主要材料供应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标段施工用混凝土采用商品砼,通过采购多家考察选定生产厂供应;喷射砼经监理和业主批准后现场自行搅拌生产。
钢材、水泥及防水板业主通过择优选定生产厂供应。
施工中使用少量的砂石料、木料、油料等材料就近在市郊区采购。 材料运到现场的方法为汽车运输,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安排在夜间进行。
四、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机械设备及试验、检测仪器设备 根据本标段工程量的大小及试验、测量、质检的内容,配置相应的施工机械设备和检测、测量、试验设备。设备动员周期为整个施工期,具体使用时间依据施工需要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安排,达到监理工程师满意。开工急需的首批设备提前安排,在业主允许进场后7日内到达现场。
本标段的机械设备配置计划详见附表一《拟投入的材料、施工机械设备表》。
第六章 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第一节 施工测量
本工程使用全站仪测量建立场内平面测量控制网;使用水准仪测量建立场内水准高程系统;使用光学经纬仪进行轴线测量和
垂直度控制,水准仪进行现场标高控制及沉降观测;
本工程结构变化复杂,为精确快捷测定建筑物轴线,控制垂直度,我们准备配备测量放线人员四人,仪器有:全站仪一台、激光经纬仪一台、自动安平水准仪一台,并针对建筑物平面与立面的形状特点,结合工程进度,分阶段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做好测量放线工作,满足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的要求。 一、测量准备工作
1、与建设单位办理交桩交点手续,复核原点坐标,共同进行桩点具体位置的确认,填制“施工测量控制点交桩记录表”,作为施工测量放线的依据。
2、了解设计意图,掌握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施工部署、进度情况、周围环境、现场地形、定位依据、定位条件,做好内业计算工作。
3、进行测量仪器的选定和检定,检校专用仪器的配备,准备测量资料和表格。
4、建立定位依据的桩点与场地平面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网及平面设计图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核算。
5、测设场地平面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网点在基坑外围稳固地点和围墙上,做好控制桩和明显标记,妥善保护。 二、测量误差要求
1、平面控制网的控制线,包括建筑物的主轴线,其测距精度不低于1/10000,测角精度不低于20\。
2、建筑物竖向垂直度:层间垂直度<3mm,全高垂直度<3H/10000,且不大于15mm。
3、标高控制网闭合差为± 5 n(n为测站数)或±20L(L为测线长度)。
三、沉降变形监测
1、观测内容: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只需对本工程进行沉降监测。
2、执行规范:国家测绘局颁发的《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和建设部颁发的《工程测量规范》。
3、点位的布设:将根据设计要求在建筑物上布设沉降观测点。 4、监测次数及周期:每一个结构层观测一次,结构工程完工后,每月观测一次,竣工后继续观测至沉降稳定为止。
四、平面测量方法
平面测量结合施工部署和工程进度分阶段采取相应的测量方法。测量方法如下:
1、平面控制网
?根据甲方提供的红线及现场建筑总平面图,使用全站仪测量建立场内平面测量控制网,控制网至少设三个稳定的场内一级控制桩,由一级控制桩引测建筑物轴线控制点。
?建筑物垂直度采用经纬仪进行控制,根据平面测量控制网和建筑物的平面特征,在建筑物外围适当位置建立外轴线控制点。
?测量仪器及测量工具采用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钢卷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