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1届课标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专题二 相互作用
2021届课标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
专题二 相互作用
一、选择题(共9小题,54分)
1.[2020广东惠州第一次调研]小俊同学要在学校走廊悬挂一幅图,以下四种悬挂方式中每根绳子所受拉力最小的是( )
A B C D
2.[新情境]如图所示,一个小朋友双脚悬空坐在上表面水平的行李箱上,在一根绳子的作用下(小朋友手不接触绳子),沿着水平面以较小的加速度加速滑行,人和行李箱保持相对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朋友受到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处于平衡状态 B.行李箱受到5个作用力
C.行李箱对小朋友的作用力沿斜前方
D.行李箱能加速滑行是由于绳子拉行李箱的作用力大于行李箱拉绳子的作用力
3.[2020辽宁抚顺高三检测]如图所示,带孔的小球A套在粗糙的倾斜直杆上,与正下方的小球B通过轻绳AB连接,处于静止状态,另有一长度相同的轻绳BC,一端与小球B相连,C端与A等高.而后C保持与A等高,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向右移动,直到小球A刚要滑动.在此过程中( )
A.轻绳BC上的拉力比轻绳AB上的大 B.杆对小球A的支持力不变
C.轻绳AB、BC对小球B的拉力均先变大后变小 D.杆对小球A的摩擦力先变小后变大
4.[2020安徽宿州检测]如图所示,两根轻弹簧a、b的上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下端连接在小球上.当小球静止时,弹簧a、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53°和37°.已知a、b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sin 53°=0.8,则a、b两弹簧的伸长量的比值为( ) A.
B.
C.
D.
5.[2020湖南长沙师大附中摸底考试]如图所示,B、C两个小球用细线悬挂于竖直墙面上的A、D两点,两球均保持静止,已知B球的重力为2G,C球的重力为3G,细线AB与竖直墙面之间的夹角为37°,细线CD与竖直墙面之间的夹角为53°,sin 37°=0.6,cos 37°=0.8,则( )
A.细线AB中的拉力大小为5G B.细线CD中的拉力大小为3G C.细线BC中的拉力大小为2G D.细线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为53°
6.[2020辽宁沈阳检测]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P(可视为质点)与轻绳OP和O'P拴接,两轻绳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竖直墙上相距0.4 m的O、O'两点,轻绳OP长0.5 m,轻绳O'P长0.3 m,在小球上施加一个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的拉力F,将小球缓慢拉起,当轻绳O'P刚好拉直时,轻绳OP的拉力为T1,当轻绳OP刚好松弛时,轻绳O'P的拉力为T2,则T1:T2为(sin 37°=0.6,cos 37°=0.8)( )
A.3∶5 B.4∶3 C.3∶4 D.4∶5
7.[多选]如图所示,A、B都是重物,A被绕过小滑轮的细线aa'所悬挂,B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小滑轮P被一根斜短线系于天花板上的O点;O'是三根细线的结点,bO'水平拉着B物体,cO'沿竖直方向拉着弹簧;弹簧、细线、小滑轮的重力和细线与滑轮间的摩擦力均可忽略,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g=10 m/s2.若悬挂小滑轮的斜线OP的张力是20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的弹力为10 N
N,则下
B.重物A的质量为2 kg C.桌面对B物体的摩擦力为 10D.OP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
8.[2020福建福州高三模考,多选]如图所示,轻绳AB和BC连接着一质量为m的物体P,其中绳子的A端固定,C端通过小定滑轮连接着一质量也为m的另一个物体Q,开始时,用手抓住物体Q,使物体P、Q均静止,此时AB和BC两绳中拉力大小分别为T1、T2.把手放开瞬间,AB和BC两绳中拉力大小分别为T'1、T'2.已知A、B、C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如图所示,不计滑轮与绳间的摩擦力,则( ) A.=1 B.=
C.= D.=3
N
9.[2020四川等四省八校联考,多选]如图所示为内壁光滑的半球形凹槽M的竖直截面,O为球心,∠AOB=60°,OA水平,在竖直面内,小物块受到与水平方向成45°角斜向上的推力F作用而静止在B点.现将推力F沿逆时针缓慢转到水平方向,在该过程中M与小物块始终静止,则( )
A.M槽对小物块的支持力逐渐减小 B.M槽对小物块的支持力逐渐增大 C.推力F先减小后增大 D.推力F逐渐增大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36分)
10.[创新题,6分]某同学利用身边现有器材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没有找到橡皮筋,只找到一个重物和一个弹簧测力计,细绳若干.
(1)用弹簧测力计(已校零)提起重物,重物静止时,读数如图甲所示,则该重物的重力为 N;
(2)把重物按图乙所示方式悬挂,绳a保持水平状态,绳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为45°,把绳a换成弹簧测力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50 N,把绳b换成弹簧测力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60 N,在图丙所示的坐标纸上已给出两个分力的方向,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代表0.1 N,请在图丙中作出力的图示,并用刻度尺测得两分力的合力为 . (3)下列关于该实验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实验原理看,避免了多次使用橡皮筋,使得实验的系统误差变小
B.从实验过程看,将弹簧测力计换成绳子,很可能因两绳夹角的变化引起偶然误差 C.保持绳a水平,改变绳b,使θ减小,则绳a上的拉力增大 D.移动绳b,当两绳夹角为90°时也能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11.[2020湖南衡阳第二次检测,6分]将两根自然长度相同、劲度系数不同、粗细也不同的弹簧套在一起,看成一根新弹簧,设原粗弹簧(记为A)劲度系数为k1,原细弹簧(记为B)劲度系数为k2,套成的新弹簧(记为C)劲度系数为k3.关于k1、k2、k3的大小关系,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甲同学:和电阻并联相似,可能是=+; 乙同学:和电阻串联相似,可能是k3=k1+k2; 丙同学:可能是k3=
.
为了验证猜想,同学们设计了相应的实验(装置见图甲,每个钩码的质量为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简要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应填空.
①将弹簧A悬挂在铁架台上,用刻度尺测量弹簧A的自然长度L0;
②在弹簧A的下端挂上钩码,记下钩码的个数n,并用刻度尺测量弹簧的长度L1;
③由F= 计算弹簧的弹力,由x=L1-L0计算弹簧的伸长量,由k=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 ④改变 ,重复实验步骤②、③,并求出弹簧A的劲度系数的平均值k1; ⑤仅将弹簧分别换为B、C,重复上述操作步骤,求出弹簧B、C的劲度系数的平均值k2、k3.比较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