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复习资料
11. 学习资源中心 12. 校园网络系统 13. 校园网的教育应用 14. 我国卫星电视和Ku波段
考核要求
知道:视频演示仪、广播教育电视系统、卫星教育电视系统、卫星电视转播系统的分类、有线电视、闭路教育电视、网卡(NIC)、集线器、网关、路由器、传输介质、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通信协议(TCP/IP协议)、网络操作系统、接入Internet的方式、IP地址、域名、校园网与Internet接入方式、校园网与Internet连接时的基本要求、校园网中的教学科研系统、校园网中的行政和教学管理系统、校园网内的通讯服务系统、计算机网络的类型
理解及应用:学校媒体组合教室的概念和组合形式、4种语言实验室的教学特点、计算机教室的基本形式和特点、视频演示仪的功能和特点、透射式投影仪的教学应用、卫星电视特点和组成、现代投影器的种类和选择、投影屏幕的种类和选择、学习资源中心的组成和功能、校园网的教育应用、我国卫星电视的发展情况和Ku波段的特点
考核内容
1. 教学设计的概念、教学设计的定义 2. 教学设计的前提 3.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4. 迪克-凯瑞的系统教学设计模式 5. 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
6. 肯普等人提出的关于学习需要分析过程的四个步骤 7. 伯顿和梅里尔提出的六类学习需要 8. 教学设计主要考虑的7个方面教学问题 9. 加涅提出的5种学习结果分类 10. 信息加工分析 11. 使能目标分析
12. 学习准备分析所包括的三方面内容 13. 学习风格
考核要求
第六章 教学设计(一)
知道:设计的4方面特点、教学设计的一般定义、系统教学设计方式与传统方式两种活动的比较、教学设计的四个基础理论、学习需要的概念、前期分析的内容、学习需要分析、学习的支持性条件、组织学习内容时的注意事项、场独立与场依存、焦虑水平、学习准备分析所包括的三方面内容、学习风格
理解和应用:学习需要的分析方法、学习需要的类型、教学设计主要考虑7个方面的教学问题、信息加工分析、使能目标分析、对选择和组织学习内容的初步评价、教学设计的概念和定义、教学设计的前提、迪克-凯瑞的系统教学设计模式、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肯普等人提出的关于学习需要分析过程的四个步骤、伯顿和梅里尔提出的六类学习需要、教学设计主要考虑的7个方面教学问题、加涅提出的5种学习结果分类
考核内容
1.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
2. 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与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的异同 3. 行为目标的编写
4. 内部心理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 5. 不同类型学习结果的测试形式和题目 5. 测试题目的形式和方法
6. 教学策略的设计的内容、特性和操作 7. 科学探究教学模式
8. 有意义接受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9. 加涅的指导学习课堂教学过程模式 10. 教学媒体选择 11. 教学设计成果评价 12. 完成一个教学设计
考核要求
知道:教学目标设计的内容、情感领域目标的类别、教学目标的三个基本要求、测试题目的三种形式、教学策略的设计涉及内容、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教学模式、加涅9个教学事件的教学模式、基于网络环境的合作学习模式、教学方法的教学目标分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教育的影响、形成性评价、诊断功能、教学设计成果评价评价的工具、科学探究教学模式
理解和应用:回忆性题目、识别性题目、结构化回答题目、不同类型学习结果的测试形式和题目的编写、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与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的异同、行为目标的编写、内部心理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的编写、测试题目的三种形式(回忆性题目、识别性题目和结构化回答题目)、影响教学媒体选择的因素、教学设计成果评价
第七章 教学设计(二)
的五个基本步骤、 完成一个教学设计(要求有前期分析、目标编制、策略设计和评价方案4部分内容)
考核内容
1. 学校教育技术管理工作 2. 学校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管理 3. 微格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4. 设备设施保管工作 5. 教学设备设施的使用 6. 收集教育媒体教材的渠道
考核要求
知道:学校教育技术管理工作的内容、课题申报的准备、研究课题管理的原则、审批课题的要求、课题的日常管理、微格教学系统、数字视频的来源、网络一次信息的组织管理、网络二次信息的组织管理、学校网络教育体系、各类教育资源建设的技术规范、网络课程建设规范、网络教学支持系统功能要求、教育资源管理系统功能要求
理解和应用:微格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设备设施的管理分类和规划、设备设施的验收和登记建账、媒体教材的收集和借用、数字化信息的生成方式、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的管理方法、设备设施保管工作的主要方法、教学设备设施的使用注意事项、收集教育媒体教材的4种渠道
考核内容
1. 传统教育与远程教育的区别 2. 远程教育概念
3. 技术与远程教育发展的关系 4. 远程教学中三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理论
考核要求
知道:远程教育、远程教育的历史、函授教学方式、函授教学的特点、六个基本要素的远程教育的概念、三代信息技术与三代远程教育、柯德维的教育类型“四分法”、远程教学过
第八章 学校教育技术管理
第九章 远程教育
程的基本要素、远程教学三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理论、学生支持概念、学生支持的类型、学生支持中使用的各种技术手段
理解和应用:简述传统教育与远程教育的区别、表述远程教育概念(基更对远程教育概念的界定)、阐述技术与远程教育发展间的关系、阐述远程教学中三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理论
试题类型举例
一、选择题
1. 贝罗的传播模式中把传播过程的要素分解为( A )四个基本要素。 A. 信息源、讯息、通道、接受者 B. 学生、教师、媒体、信道 C. 信息源、媒体、通道、接收者 D. 信息源、信道、效果、接收者 2. 学习风格的构成有(A)三个层面。 A. 生理、心理和社会 B. 场独立、场依存和生理 C. 焦虑水平、概括和列举 D. 生理、心理和沉思与冲动
二、简答题
1.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类型 2. 视听教学媒体的教学方法
三、判断题
1. 人们是用两只耳朵同时听声音的,当某一声源至两只耳朵的距离不同时,此时两只耳朵虽然听到的是同一声波,但却存在着时间差(相位差)和强度差(声级差),它们成为听觉系统判断低频声源方向的重要客观依据。由于到达两耳处的声波状态的不同,造成了听觉的方位感和深度感。这就是常说的“双耳效应”。(A)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2. 测试题目包括三种形式:回忆性题目、识别性题目和结构化回答题目。通常,所有学习结果的评价内容都可按照这三种形式设计成不同的测试题目。( A)
A.完全正确
二、复习的题型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