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反倾销
目 录
一、我国反倾销的立法概况 .......................................................................... 1 二、反倾销与《反倾销条例》 ...................................................................... 3 (一)立法层次较低,权威性不足 ........................................................... 5 (二)条文内容相对简单,有些方面存在漏洞或不足 ........................... 5 (三)反规避措施的不足 ........................................................................... 6 (四)关于司法审查方面的规定 ............................................................... 6 三、完善我国反倾销法的建议 ...................................................................... 6 (一)提高反倾销法律的“档次” ........................................................... 7 (二)配套法规的完善 ............................................................................... 7 (三)进一步完善有关倾销认定、损害认定的规定 ............................... 8 (四)将反规避条款具体化,并加以逐步完善 ....................................... 8 (五)完善我国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体制 ............................................... 9 结 语.......................................................................................................... 11 参考文献......................................................................................................... 12
我国反倾销的立法思考
自1997年我国发起第一起反倾销调查至今,我国对进口产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案件共39起,保障措施调查1起,还没有反补贴调查案件。39起反倾销案件中,已经做出终裁并征收反倾销税的案件22起,其中冷轧板卷反倾销案涉案金额达17亿美元,为迄今为止我国反倾销案件中涉案金额最大的案件。①
我国反倾销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仍存在着差距,这些差距的存在是我国法制建设需要健全和完善的。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承诺,我国的平均关税在加入时降至12%,工业品的平均关税将在今年降至10%以下,非关税措施将逐步取消。有关学者则预测今年外国商品将会更加强劲的势头进入我国市场,进入第一个峰期。②反倾销必将成为我国保护国内产业免受损害的重要措施,逐步完善反倾销法律制度,健全与《反倾销条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势在必行。
一、我国反倾销的立法概况
“倾销”(DUNMPING)一词,实际上是经济学中的概念。是指出口商在海外市场的波动导致了该市场上其他竞争者的销售困难,并以掠夺性的价格消灭进口国的竞争对手,进而图谋垄断进口国市场。
我国自1994 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生效实施以来,我国已逐渐建立了反倾销法律制度。该法第30条明文规定了反倾
①②
http://gzly.mofcom.gov.cn/website/face/www_face_history.jsp?sche_no=487,2005-8-2914:30访问。
沈木珠:《中国反倾销立法评价及其完善思考》, 《政法论坛》,2004年第22期第四卷,第81页。
1
销定义,即“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方式出口,并由此对国内已建成的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的威胁,或者对国内建立相关产业造成实质阻碍时,国家可以采取必要措施,消除或者减轻这种损害,或者损害的威胁或者阻碍。”第32条规定:“当发生上述情况时,国务院规定了有关部门依法做出调查,并做出处理。”上述规定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6条规定几乎一样。
1997年3月25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该条例集反倾销实体法和程序法于一身。对于从申请、立案开始到终裁,征收反倾销税为止的每一个具体环节,均作了相应的规定,为我国的企业针对外国产品的倾销提起反倾销诉讼,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法律依据。此外,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产业损害裁定听证规则》,该规则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的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在反倾销和反补贴程序中组织的产业损害裁定听证。它较全面、系统的规定了产业损害裁定听证的原则及当事人、听证主持人、回避以及听证程序等问题。①但这些法规与WTO的有关基本原则仍然有不尽符合之处,因此,2001年11月26日我国又颁布了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并于2004年3月31日对其进行了修订于同年6月1日正式实施。该法律是参考国外发达国家和世界贸易组织比较完善的法律规定而出台的,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其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再商榷,以便更好的保护我国工业的发展。WTO的成立,尤其是1994年的《反倾销协议》的签订,对世界
①
刘静:《欧盟反倾销法及我国的应对策略》,《法律适用》, 2001年8月,总185期,第56页。
2
各国的反倾销立法都起了推动作用。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间,如何运用WTO法和与WTO接轨直接关系到我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贸易中的利益得失。同时,我国正承受着倾销和反倾销的严峻现状,这些都对我国反倾销立法的制定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反倾销与《反倾销条例》
我国发起第一起反倾销调查是1997年,至今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案件共39起,在39起反倾销案件中,已经做出终裁并征收反倾销税的案件22起,这39起案件涉及化工、钢铁、轻工、纺织、电子等五大行业共38类产品,其中2/3以上的案件集中在化工行业。从涉案金额看,据不完全统计,前30起反倾销案件累计涉案金额约60亿美元。①这些数字相较与其他国家是微不足道的,但毕竟是一个零的突破。
我国调查和裁定的反倾销案件数量虽少,但效果却很明显。都较好地遏制了外国产品的倾销态势,维护了国内产业的合法权益, 使相关产业摆脱了遭遇倾销的困境。 在上述案件当中比较突出的有1997年12月10 日立案公告的“对原产于美、加、韩的进口新闻纸反倾销调查案”,1999年3月12日公告立案的“对原产于俄罗斯的进口冷轧硅钢片反倾销调查案”,1999年6月17日公告立案的“对原产于日本韩国的进口不锈钢冷轧薄板反倾销调查案”等。以新闻纸反倾销案为例,美、加、韩三国进口新闻纸的倾销对中国新闻纸产业的损害是惊人的。这三个国家1996年向中国出口新闻纸比1995年分别增长了13.35t3.365.98%;
①
http://gzly.mofcom.gov.cn/website/face/www_face_history.jsp?sche_no=487,2005-8-2914:30访问。
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