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加工工艺题库(答案)
封闭环的公差为( A )
A
?T?Tii?1MNj+
j?1 B.
?T?Tii?1MNj-
j?1 C.
?T?Tjj?1NMi+
i?1 D.
?Ti?1Mi
152、工件在机床上或在夹具中装夹时,用来确定加工表面相对于刀具切削位置的面叫( D )。
A、测量基准 B、装配基准 C、工艺基准 D、定位基准
153、薄壁套筒零件安装在车床三爪卡盘上,以外圆定位车内孔,加工后发现孔有较大圆度误差,其主要原因是( A )。
A.工件夹紧变形 B.工件热变形 C.刀具受力变形 D.刀具热变形 154、珩磨、铰孔及浮动镗孔加工中遵循了(B)原则
A、基准统一 B、自为基准 C、基准重合 D、便于工件的安装与加工
155、在某机床上加工某零件时,先加工零件的一端,然后调头再夹紧零件加工另一端,这应该是 ( B )。
A. 一个工序、 一次安装 B. 一个工序、 两次安装 C 两个工序、 一次安装 D. 两个工序、 两次安装
156、为完成一定的工序部分,一次装夹工件后,工件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位置称为( C )。
A、工步 B、工序 C、工位 D、装夹 157、中批量生产中用以确定机加工余量的方法是:(A ) A.查表法; B.计算法; C.经验估算法; D.自定义法;
158、材料为20CnMnTi,6 ~7级精度的齿轮渗碳淬火后,齿形精加工的方法是(C) A.剃齿; B.滚齿; C.珩齿; D.磨齿; 159. 比较只有少数工序不同的工艺方案的经济性应比较:( B ) a.全年工艺成本; b.单件工艺成本; c.投资回收期的长短。
160.在机械加工中直接改变工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使之成为所需零件的过程称为( D )。
A .生产过程 B.工艺过程 C.工艺规程 D.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161.编制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生产计划和进行成本核算最基本的单元是( B )。 A.工步 B.工序 C.工位 D.安装
162.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基准叫做( C )。 A.设计基准 B.装配基准 C.定位基准 D.测量基准
163.自位基准是以加工面本身作为精基准,多用于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中,这是由于 ( D )。
A.符合基准统一原则 B.符合基准重合原则
C.能保证加工面的余量小而均匀 D.能保证加工面的形状和位置精度
164. 用( B )来限制六个自由度,称为完全定位。根据加工要求,只需要限制少于六个自由度的定位方案称为( D )。
A.六个支承点 B.具有独立定位作用的六个支承点 C.完全定位 D.不完全定位 E.欠定位
165.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不允许出现的情况是( B )。 A.完全定位 B.欠定位 C.不完全定位
166.工件定位中,由于( B )基准和( D )基准不重合而产生的加工误差,称为基准不重合误差。
A.设计 B.工艺 C.测量 D.定位 D.装配 167.基准不重合误差的大小与( B )有关。 A.本道工序要保证的尺寸大小和技术要求 B.本道工序的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之间的位置误差 C.定位元件和定位基准本身的制造误差
168.工序尺寸的公差一般采用(A )分布,其公差值可按经济精度查表;毛坯尺寸的公差是采用( C )分布,其公差值可按毛坯制造方法查表。 A.单向 B.双向 C.双向对称
169.在机械加工中,完成一个工件的一道工序所需的时间,称为( C )。 A.基本时间 B.劳动时间 C单件时间 D.服务时间
170.在生产中批量越大,则准备与终结时间摊到每个工件上的时间( A )。 A.越少 B.越多 C.与生产批量无关 171、粗基准是指( A )
A.没经加工的毛坯表面坐定为基准 B、已加工表面做定位基准 C、粗加工的定位基准 D、精加工的定位基准
172、在实心材料加工孔时,应选择( A )
A、钻孔 B、扩孔 C、铰孔 D、镗孔 173、可获得工件尺寸的方法有( C)
A、轨迹法 B、成形法 C、自动控制法 D、展成法 174、划分生产类型是根据产品的( D ) A、尺寸大小和特征 B、批量 C、用途 D、生产纲领
175、尺寸链其组成环不变,某一减环的增大时,则封闭环( B ) A、增大 B、减小 C、保持不变 D、可大可小
176、下面IT6~IT7精度,Ra为0.1~0.4的加工工艺( D ) A.粗车—半精车—精车; B.粗车—半精车—精车—滚压; C.粗车—半精车—磨削; D.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177、用于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正确加工位置的基准为( D) A、工艺基准 B、工序基准 C、装配基准 D、定位基准 178、工序集中的优点是减少了( C )的辅助时间 A、测量工件 B、调整刀具 C、安装工件
179、成批量生产轴承套,毛坯材料为铸造锡青铜棒料,其孔加工采用( B )。 A、钻—精车 B、钻—车—铰 C、钻—车—磨
180. 下面方法能经济的达到IT7精度,Ra为0.8~1.6的是( A ) A.钻--铰; B. 钻—扩--铰; C. 钻—扩—粗铰—精铰; D. 钻—扩; 181. .单件小批生产中,应选用的量具是 ( A ) A.通用量具; B.高效量具; C.极限量具; D. 专用量具;
182、产品的结构工艺性是指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其制造、维修的( C )。 A.继承性、经济性 B.可靠性、经济性C.可行性、经济性 D.可行性、难易程度 183、刀具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工件的结构、工件的材料、工序的加工方法和( C )。 A.设备 B加工余量 C.加工精度 D.工件被加工表面的粗糙度
184、精车时的切削用量,一般是以( C )为主。 A.提高生产率 B.降低切削功率 C.保证加工质量 185、尺寸链具有封闭性和( B )两种特性。 A.独立性 B.关联性 C.包容性 D.延伸性
186、退火是一种对钢件的热处理工艺,其目的是( B )。 A.提高钢件的整体硬度 B.降低钢的硬度,以利于切削加工 C.提高钢的表面硬度,以利于耐磨
187、连续钻削几个相同直径的孔可视为一个(C )。 A.工序 B.工位 C.工步 D.安装
188、由于存在( A)误差,所以实际尺寸并非尺寸的真值。 A.测量 B.尺寸 C.形位 D.加工
189、对表面形状对称的零件,应规定( C)基准。 A.设计 B.加工 C.检测 D.装配
190、加工外圆表面采用粗车→半精车→精车加工方案,一般能达到的经济精度为( B )。 A.IT5~IT6 B.IT7~IT8 C.IT8~IT10
191、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下列工序划分的方法中( B)不正确的。 A.按所用刀具划分 B.按批量大小划分 C.按粗精加工划分
192、在一定生产条件下,规定生产一件产品或完成一道工序所消耗的时间,称为( A )。 A.时间定额 B.产量定额 C.基本时间
193、如果需要提高零件的综合机械性能,一般应进行( D)热处理工艺。 A.正火 B.退火 C.淬火 D.调质
194、当工件以某一组精基准可以比较方便地加工其他各表面时,应尽可能在多数工序中采用同一组精基准定位,这就是( B)原则。 A.基准重合 B.基准统一 C.互为基准 D.自为基准
195、编排数控加工工序时,采用一次装夹完成加工的是( C )。
A.减少换刀时间 B.减少空运行时间 C.减少重复定位误差 D.简化加工程序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