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与社会练习及答案

人类与社会练习及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0 5:41:10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下列备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把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所谓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某些痕量气体含量增加,引起地球平均气温上升的现象。这类痕量气体称之为温室气体,包括( )

A 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臭氧等 B 一氧化碳、甲烷、氯氟烃、氧气等 C 二氧化碳、甲烷、氮气、臭氧等 D 二氧化碳、氨气、氯氟烃、氢气等 2.在人类社会的家庭发展历史上,对偶家庭是( ) A 第一种家庭形式 B 第二种家庭形式 C 第三种家庭形式 D 第四种家庭形式 3.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批城市出现于( ) A公元前3500到3000年 B 公元前4000年 C公元前3000年 D公元前3000到2500年

4.一般来说,乡村社会的习俗风情,总是产生于特定的( ) A 农业文明 B 地理环境 C 气候条件 D 语言环境

5.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 ? 悉达多,它于公元前6—5世纪时兴起于( ) A 尼泊尔 B 中国 C 印度 D 斯里兰卡

6.文化类型的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民族心理学家拉尔夫? 林顿的( ) A 《文化变迁论》 B 《西方的没落 C 《历史研究》 D 《人的研究》

二、名词解释 民族 核心家庭.联合国 知识经济 三、简答题(简要答出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 1.原始社会末期阶级产生有哪些主要条件?

2.为什么说现代交通进步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极大发展? 四、论述题(结合实际进行具体论述)

1.结合我国国情论述人口爆炸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压力。

2.具体论述工业革命所引起的深刻社会变革。 五、分析题(根据相关理论对所提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根据“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具体分析我国21世纪人口、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目标和措施。 答案提示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下列备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把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A 2. C 3. A 4. A 5. C 6. D 二、名词解释 1.民族

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生活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文化认知的稳定人群。 2.核心家庭

核心家庭是家庭结构关系的一种,指由一对夫妻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包括几种形式,共同特征是:人数少、规模小、结构简单,只有一对配偶、一个权力和活动中心。

3.联合国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综合性国际组织。成立于1945年 10月24日,它是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互助合作和战后各国人民要求和平的产物。作为一个普遍性、综合性的国际组织,其宗旨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制止侵略行为或其它破坏和平的行为;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的友好关系;以国际合作解决国家间有关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成为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 4.知识经济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该组织提出,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人类社会进入计算机信息时代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它的出现,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三、简答题(简要答出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 1.原始社会末期阶级产生有哪些主要条件?

⑴剩余产品的出现。剩余产品为一部分人占有另一部分人的财富提供了可能性,从而促使阶级的形成。

⑵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这就引起财产占有关系的不平等,进而产生剥削,使阶级的产生有可能变为现实。

⑶社会分工和交换的发展。这使商品生产发展,生产规模扩大 ,加速了财产的积累和集中,从而推动了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2.为什么说现代交通进步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极大发展?

(1)现代交通的进步促进了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交通运输领域中的每一项进步必然促进其它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现代交通的进步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世界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变革性进步。

(3)现代交通的进步加快了人口流动,促进了各地区文化的进一步交流。 四、论述题(结合实际进行具体论述)

1.结合我国国情论述人口爆炸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压力。

首先,人口过量增长对物质生产带来巨大压力。生存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如果人最基本的需求都得不到满足,社会将失去稳定和秩序。在人口急剧增长的形势下,满足人口基本需求的社会物质生产倍感压力,高度紧张。

第二,人口过量增长导致对资源的过度使用。物质生产的原料都来自于自然资源,由于对物质产品的巨大需求,人类在先进的生产技术支持下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强度、高密度,而这种高强度、高密度的开发方式往往超出了自然资源的自我更新能力。自然资源长期以往地被透支使用,最终会导致其恢复机制的衰退甚至崩溃。 第三,人口爆炸引起社会就业形势的严峻。从生产原料资源与人力资源的配置来讲,因没有足够的原料资源来消化所有的人力资源,过多的人力资源就会引起人口失业,影响社会的稳定。在一些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这个问题相当严峻。

第四,人口过量增长阻碍了人口素质的提高。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口的质量是关键因素。在教育资源有限的国度里,过多的受教育人口会降低人均教育资源的占有量,降低教育的质量,一个家庭中有过多的孩子,也会降低人均教育投资花费,而这些都不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

2.具体论述工业革命所引起的深刻社会变革。

(1)在经济生活中,工业革命引起社会生产力水平方面的巨大飞跃; (2)工业革命引起社会人口骤增;

(3)工业革命引起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使原有社会结构产生分化,新的社会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得以形成。 (4)工业革命使得经济危机频繁发生;

(5)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然科学的进步,产生了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进化论三大发现。

五、分析题(根据相关理论对所提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根据“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具体分析我国21世纪人口、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目标和措施。

“可持续发展”思想内涵包括:

(1)突出强调发展。强调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权利,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重要。 (2)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互为因果。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理论上结束了长期以来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并把环境保护作为它极力追求的最基本目标之一。

(3)在环境保护方面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 (4)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5)加快环境保护新技术的研制和普及,并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方针,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基本国策。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众多,我国又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的基本素质偏低,人均资源量偏少,环境基础十分薄弱。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在现代化过程中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坚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强调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相协调,与资源的持续利用相协调,与环境的持续维护和改善相协调。实行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法律,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争取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具体说来,人口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目标和对策是:第一,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是我国基本国策之一,也是保证人口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方略;第二,积极提高人口质量。人口质量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和文化教育素质。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行动目标和对策是:实行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再生能力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三大政策。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目标和对策措施是:将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策略贯穿到底。在相应的行动决策上,一要扩大环保宣传,加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二要严格执法,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三要加大环境治理投入,包括中央财政、地方财政的必要资金投入;四要大力发展清洁生产技术,普及清洁生产模式,以最小的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五要实施环境保护市场取向的改革,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来保护和改善环境。

搜索更多关于: 人类与社会练习及答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下列备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把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所谓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某些痕量气体含量增加,引起地球平均气温上升的现象。这类痕量气体称之为温室气体,包括( ) A 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臭氧等 B 一氧化碳、甲烷、氯氟烃、氧气等 C 二氧化碳、甲烷、氮气、臭氧等 D 二氧化碳、氨气、氯氟烃、氢气等 2.在人类社会的家庭发展历史上,对偶家庭是( ) A 第一种家庭形式 B 第二种家庭形式 C 第三种家庭形式 D 第四种家庭形式 3.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批城市出现于( ) A公元前3500到3000年 B 公元前4000年 C公元前3000年 D公元前3000到2500年 4.一般来说,乡村社会的习俗风情,总是产生于特定的( ) A 农业文明 B 地理环境 C 气候条件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