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对孙宇老师评课稿
对孙宇老师《等量代换》一课的评议
-- 鸡西市和平小学 韩桂英
听孙宇老师执教的三年级数学《等量代换》一课,我有以下6点深刻的感受: 一、 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让课堂教学有灵魂。
理念是教学的灵魂,决定着教学行为的方向,更影响着教学效果的优劣。这节课可以看出孙老师具备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课改思想。
1、具有启发式教学思想。启发式是一种教学思想,而不只是一种教学原则。孙老师教态和蔼,循循善诱,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2、具有发展性教学理念。发展性是教学的核心理念。这节课上,教师注重从情感、兴趣、知识、思维等多个层次促进学生发展。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分层对待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
3、具有交往性教学理念。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多重互动、交流、共享经验、互相促进、共同成长。
4、具有生活化教学理念。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网络游戏情境入手,联系生活实际的等量代换例子,很好地体现了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5、科学的教学目标让课堂教学有根基。孙老师把课标、教材及学生年段特点,科学地整合于三维目标。让学生感受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初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运用数学的意识,从中发现数学的价值和美。
二、 互动的教学流程让课堂教学有载体。 教师设计互动的教学环节清晰:情境引入—共同探究—巩固深化—拓展应用。特别是师生交流、小组讨论等环节让学生通过互动,交流经验,实践探究,深化思维。整个教学流程时间分配合理,突出例题的重点,解决了难点问题。 三、 灵活的教法、学法让课堂教学有情趣。
孙老师根据内容和学生基础选择教法、设计学法、营造了一个民主、和谐、充满智慧挑战的课堂学习氛围。 教法:(1)启发诱导式。教师既循循善诱,又不强加,更不直接告诉。(2)讲解法。教师讲解幽默、精炼。精讲核心问题(等量、代换),精讲思路方法(怎么代换),精讲重难点,没有出现“语言霸权”。(3)演示法。课件演示直观、生动,解决重难点问题。 学法:(1)倾听。组织学生有效倾听答问。(2)推理。引导学生科学、严密地推理。(3)观察法。观察画面找突破口。(4)讨论法。借助同学的力量理解问题。 四、深厚的教学功力让课堂教学有韵味。
孙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极富教育智慧。1、教师的语言、板书、媒体使用等教学基本功扎实。2、教师做到“三会”,有教育技巧。即会倾听、会关爱,会等待,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声音,及时指导;耐心等待学生的思考;给不同程度的学生以鼓励。3、教师的应变能为比较强。特别是学生一下子就说出例题,答案后教师很镇静,及时调整思路,采取对策。 五、丰厚的教学实效让课堂教学有成果。
教学是讲效益的,这节课做到了优质、高效、低负。从时间上看。时间分配合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超过20分钟,一节课容量大,整体效果高。从三维目标的达成度上看。较好地完成了目标任务,学生在对等量代换这一思想的了解、运用这一思想解决问题、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品质的培养、思维习惯的训练及做人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收获。从学生的学习意愿上看,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参与的自宽度、广度、深度都很高,近乎半数的学生都能发言。从学生的发展上看,所有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不同的
人学习不同程度的数学,从都获得了必要的数学 “建议”(即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这也是日后代数学习的基础。)
假如我执教这节课,我的建议是:
1、让学生动手摆学具,或动笔画图,帮助理解等量代换的思想。因为这部分知识抽象,三年的学生理解有困难。
2、在讲解例题时,学生一下子说出准确答案,老师顺着学生的思路走了,没有把等量代换的内涵,本质讲清楚,这很可惜(西瓜、苹果之间的问题)学生说出答案不要紧,老师仍然要让学生清楚“谁是等量”“用谁来代换”,要明白等式的传递性,即如a=b , b=c , 那么 a=c .
3、学习这节知识,要交代一个前提:即假设每一个苹果与西瓜的重量都相等,在这个前提下再谈等量代换。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