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中小学女教师生存状况调查报告
第二,根据女教师的特点,宣传职后教育的重要性,开展符合女教师发展要求的职业培训,切实有效提高女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鼓励女教师利用闲暇时间自主提高,充实业务知识,扩展知识面,在教学工作中用于创新。第三,女教师在职业和生活中容易面临多种角色冲突从而产生职业倦怠。学校应该多给予女教师人性关怀,疏导女教师的情绪,缓解其精神压力,让其身心可以健康发展。
(三)加强对农村中小学女教师职后培训内容的针对性,适应性,增强培训方式的灵活性,完善培训机制
1、培训的内容要切合农村中小学的教学实际,要让农村女教师可以即学即用 要针对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不要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要更多联系实际教学实例,让农村中小学女教师可以通过培训更好地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培训内容应该符合农村中小学女教师已有的知识结构,符合其实际的教学需要,做到真正的切实可用,有实际的效果。
2、培训形式要灵活多变,符合农村女教师的发展要求
培训形式是培训内容的有效载体,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可以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培训机构和培训管理部门应该根据农村女教师不同的特点,合理安排培训的时间和选择真正适合女教师发展的培训方式。培训最好采用短期集中培训或是实地观摩与交流。农村中小学学校应该积极与优秀的学校和优秀的教师建立联系,经常组织教师进行交流和实地考察与观摩。
3、建立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农村中小学学校应该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完善教师培训的评价方式,并且建立多元合理的评价系统。在教师培训评价中,要明确培训评价主体的职责,落实评价任务,要使评估方案具有时效性和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建立科学的、开放的且能够量化的公共评价标准,同时要建立定期考核和平时考察相结合的评价制度,长期坚持并形成常规。同时要建立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以调动农村中小学女教师参
17
加在职培训的积极性。
六、结束语
对于农村中小学女教师生存状况这一课题,本文主要以滦平县农村地区的中小学女教师为例,侧重于研究滦平县农村地区女教师职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研究结果分析了导致滦平县农村中小学女教师生存状况差的原因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对于农村中小学女教师给予特别的关怀从而促进农村地区教育的发展。
农村中小学女教师的生存状况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更是社会的问题。本文研究仅是以滦平县为例,研究农村地区中小学女教师的生存状况存在的问题,具有地域的局限性。
由于笔者能力的有限,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首先,在研究对象上虽然努力选取了不同经济状况不同地区的学校,但是研究范围还是偏小,样本选取还不够全面。其次,由于影响滦平县中小学女教师生存状况的原因众多,只选取了主要反面进行阐述,未能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挖掘。最后,对于解决滦平县中小学女教师生存状况的对策分析还不够成熟和有效。这些问题也是以后继续研究和改善的方向。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2010年统计数据。 [2]滦平县教育局2011年统计数据。 [3] 滦平县教育局2011年统计数据。
[4] 杨艳萍:《农村小学女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困境与对策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8页。
[5] 杨艳萍:《农村小学女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困境与对策研究》,《西北师范大
18
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8页
[6]刘启珍 谢桂阳:《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06期 [7] 王晓燕:《关于农村教师能力培训等等创新模式研究——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2008年
[8]颉俊祥:《甘肃农村女教师现状调查研究》,《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8年第1期,35-37。
[9] 马晓娟 王慧:《西部农村女教师的生存状态——来自甘肃的调查》,《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第12期,3-6。
[10] 李建雄 吴海丽 黄正明 屈鸿翔:《中国农村女教师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第3期,33-36。
[11] 玉丽:《农村缺少女教师:值得关注的问题——我国农村女教师现状分析报告》,《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第7期。 [12] 滦平县教育局2011年统计数据。
[13]中国政府1993年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9
参考文献:
[1]玉丽:《农村缺少女教师:值得关注的问题——我国农村女教师现状分析报告》,《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第7期。
[2] 杨和稳:《新课程背景下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报告》,《教育研究(河北)》,2009年第6期。
[3] 刘琼华:《男女平等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4]颉俊祥:《甘肃农村女教师现状调查研究》,《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8年第1期,35-37。
[5]张永华:《关于我国农村女教师发展的几个问题》,《教育探索》,2006年第8期。
[6]李建雄 吴海丽 黄正明 屈鸿翔:《中国农村女教师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33-36。
[7]马晓娟 王慧:《西部农村女教师的生存状态——来自甘肃的调查》,《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第12期,3-6。
[8]郑茸 高慧敏:《“人”与“专业”:教师生存状态的分析与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06,第11期,74-75。
[9]王玉秋:《我国中小学教师生存状态的反思》,《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2-34。
[10]张培:《让教师诗意地栖息在教育中》,《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第7期,34-38。
[11]吴霞飞 黎雯:《关注农村教师工作环境和生存状况》,《教师教育与管理》,2006年第4期,15-17。
[12]杜萍:《农村教师的生活世界:教师问题研究的新视野》,《当代教育科学》,
2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