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新性成果
拂堤杨柳醉春烟
——“实几笔、虚几笔”作文训练
生成过程: 创新体现: 教学设计: 训练目标:
1、认识写作文的一种技法——实几笔、虚几笔。 2、懂得实几笔,虚几笔写作的具体方法。 3、能用此技法写出符合要求的片段或文章。 训练要点:实几笔、虚几笔的技法实践练习。 训练难点: 训练过程:
一、导语:今天,听课的除了同学们,还有很多老师。同学们很专注,老师们也对这节课很感兴趣。这个教室里,没有思想分散的同学,也没有漫不经心的听课老师。大家的心绪好像拧成了一股绳子,你可以嗅到,空气里飘荡着求知的执着与研究的热情。这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前实后虚,虚实结合。
二、“实几笔,虚几笔”小讲座
实写,就是写实在发生的事情,实际出现的情况,事物的原本状态,写的是所见所闻,它能给人具体的印象、真实的感受。
虚写,就是写事情引发的联想、想象,是对事物的独特感受与评价,写的是可能发生而没有发生的事情,它能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使文笔更具含蓄之美。
——用上实几笔,虚几笔的表达,我们的语言就丰富起来,含蓄起来,优美起来,情感强烈起来。
三、语段实例(一) 1、课文《社戏》: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这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还以为船慢。
2、作文《师情浓浓》:语文课时,我们总被老师得情感所左右,她不是演员,但她感情的微妙变化却似春来夏初的云天一样变幻莫测。上数学课时,老师对题目的分析那么清晰,仿佛是带领我们走出了错综复杂的迷宫。
3、作文《我最得意的时候》:教室里,同学捎口信说,班主任让他到办公室去,他的心中又紧张又惶惑。此时的他,像是一只被顽童拍打着的缺气的皮球,弹不起来又摆脱不了。 试一试:我坐在窗前,静静地听窗外的风声雨声。(请你用修辞渲染的方法虚几笔,把风声雨声描绘得更形象优美。)
四、语段实例(二) 1、课文《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2、课文《济南的冬天》: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3、作文《月下》:爷爷静静地坐在庭院中,呆呆地看着月亮,一言不发。清冷的月光洒在他的脸上,他脸上的皱纹就越发显得清晰,如铁铸一般。爷爷啊,您此时想着什么呢?久远的童年?曾经的辉煌?晚景的孤寂?
试一试:我坐在窗前,静静地听窗外的风声雨声。(请你用时空联想的方法虚几笔,通
过描绘风声雨声来表达一种回忆或向往。)
五、语段实例(三) 1、课文《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课文《紫藤萝瀑布》: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3、作文《野荷》:没有足够宽阔的水面,没有围栏田畦的呵护,也没有谁驻足赞叹。它们在水草与芦苇的缝隙间伸展着绿色的手掌,羞涩地绽开粉红的脸,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 试一试:我坐在窗前,静静地听窗外的风声雨声。(请你用反面衬托的手法虚几笔,以鲜明地表现此时的雨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六、总结与生发 实与虚的产生主要有以上三个方面(板书),其实,我们今天所探索的写段方法——实几笔,虚几笔——只是语言微点技法的冰山一角,即使对这一种技法的探究也未能尽全。
还如:感觉迁移法: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林上奏着名曲。——《荷塘月色》
鲜明夸张法:都市里实在拥挤,人挤人,车挤车,楼挤楼。挤得路边纳鞋底的老奶奶想找一个插针的地方,也要寻老半天。——《都市遐想》
梦境再现法:从老家回来,我思念着那里青翠的山、清澈的水,思念爷爷爽朗的笑声、奶奶慈祥的面容。梦中常有那系着铃铛的小羊羔,打碎了山沟的宁静,也摇醒了我的记忆。——《山乡小憩》
“实几笔,虚几笔”片段作文花絮
金秋八月,正是收获的好时节,我们的校园弥漫着桂花的香气。
(杨定璋)很多学生都纷纷地来到桂花树下采桂花,就像小蜜蜂一样采了这朵又是那一朵。那桂花树上的每一枝,绿叶、白径、黄色细花,都构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惹得小鸟们也都过来看热闹,钻到里面唱着歌儿,也许是花香将它们熏醉了吧,居然歌不成调子了。
(高艳云)仿佛遥远山林之中渺茫而又清晰可闻的鸟鸣声,时而响亮,时而喑哑。那一簇簇紧挨着的桂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彼此争艳。闭了眼,仿佛能听到花儿的争吵声。 (彭颂今)这香气让置身校园的人们仿佛沐浴在桂花浸泡的清水里一样心旷神怡。
(惠志文)微风拂过,缕缕清香夹带着甜甜的味道,沁人心脾,如月色般朦胧,似歌声般悠扬。
(徐小玲)桂花的香气如课堂上的兴奋剂,让原本沉闷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 (熊登辉)同学们都浸泡在桂花香气的海洋里,就连远在十里之外的农民伯伯们也来摘桂花做桂花糕,个个兴高采烈。 实几笔,虚几笔片段作文花絮
金秋八月,正是收获的好时节,我们的校园弥漫着桂花的香气。
(杨定璋)很多学生都纷纷地来到桂花树下采桂花,就像小蜜蜂一样采了这朵又是那一朵。那桂花树上的每一枝,绿叶、白径、黄色细花,都构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惹得小鸟们也都过来看热闹,钻到里面唱着歌儿,也许是花香将它们熏醉了吧,居然歌不成调子了。 “实几笔,虚几笔”微点作文训练题
阳春三月,正是春暖花开的好时节。我们校园里教学楼东头的那一树白玉兰盛开了。
一、修辞渲染法——(1)从远处看,呈一个白色的球体,像一团白色的火焰,又像一个白色的大气球正要升空。走到近处,只见那一朵朵洁白的大花朵紧紧密密地聚集在树枝上,像是千万只白蝴蝶在聚会迎春,又像是无数个朝天的小喇叭在齐奏着春天的赞歌。
(2)啊,校园的白玉兰啊!你是树的仙女,你是花的精魂!你就像春的使者,最早把春的气息带到校园,带到师生挂满喜悦的眉梢,使师生们脱下臃肿的羽绒衣,换上精神的西装和校服,使校园到处都明媚靓丽,充满生气和活力。
二、时空联想法——美丽洁白的玉兰花啊,你能永葆花色浓艳,伴我直到中考吗?当春末夏初,满树葱绿,你将退隐在何处呢?如果你能孕育出果实,那果实会是什么样子呢?是又大又圆又饱满的吗?就像我中考的结果吗?
三、反面衬托法——这里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树上也没有一片树叶,连一个绿色的叶芽也没有。只有一树闪光的,盛开的白色花朵。明艳耀眼,光彩四射,白得使人惊羡,亮得使人目眩。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