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山水田园诗鉴赏导学案教师版

山水田园诗鉴赏导学案教师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23:57:14

课内探究案(第二学时)

一、自主学习 (一)、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等诗的写作背景 (二)、作者简介 二、课内探究(一)

《辛夷坞》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意象:辛夷花(当春天来到,辛夷在生命力的催动下,绽开神秘的蓓蕾,是那样的灿烂,显示着一派春光。)涧户(山花,春草,小溪······) 意境和情感:

由花开写到花落,以一句环境描写插入其中,前后境况迥异,由秀发转为零落,营造了寂寞冷清的意境。表达自己对时代环境的寂寞感,表现诗人宁静淡泊的情怀。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诗中点题兼写环境的诗句什么?有什么作用?

移舟泊烟渚。“移舟“点出“江行”,“泊”点出题面上的“宿”字, 而”烟渚“二字,既写出了江边烟雾茫茫的时空环境,逗引出日暮无归的莫名惆怅,又为下面抒写羁旅客愁作了铺垫。

2、体会“日暮客愁新”中“新”的内涵

“ 新”内涵丰富。一方面它明说“日暮”引发了“新”的客愁,日之夕矣,而自己无归之愁,另一方面又暗示了“新愁”之外,自己心中还有许多旧忧。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 羁旅之愁 的情感。 全诗的诗眼是“ 愁 ”字。 课内探究(二)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找出诗中意象:

积雨,空林,烟火,藜、黍(蒸藜炊黍的农妇),东菑,水田,白鹭,夏木,黄鹂,山,朝槿,松,露葵,(诗人,野老,人,海鸥)。 概括意境与感情: 恬静优美的辋川山野、怡然自乐的农妇农夫和闲适脱俗的隐居诗人,共同构成了一个阔远幽静、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和淡泊自然的心境。

景物描写的角度及特点:声、色、动、静,叠音词 艺术手法:动静结合,有声有色

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取动态,

5

一取静态;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

1、首联哪两个字用得好?(炼字:解释——描绘——情感)

空:写出了山林的静谧幽暗茂密,看不见人的活动。

迟:慢。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 2、颔联写景运用了哪些手法?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手法:动静结合,色彩浓淡搭配,叠词。写出了山野的恬静优美。

3、最后两联描绘了作者怎样的生活?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

宁静闲适的禅寂生活,运用两个典故,表达了作者归隐山林,淡泊名利,闲散安逸的生活情趣。

4、前人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试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为例,说说他画出了怎样的意境。

这两句写雨后初晴时的自然景致。茫茫水田里里稻子生机勃勃,绿意盎然;雪白的白鹭在稻田里飞起飞落,意态悠闲;山中林木在烟雨中苍翠欲滴;金黄的黄鹂在树林中呼朋引伴,互相唱和。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 三、合作探究

1、《终南望馀雪》

《终》是祖咏的一首传世名作,也是一首应试诗。当时,年轻的诗人满怀建功报国的凌云壮志,从东都洛阳来到了帝京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诗人早闻长安城南的终南山以其独特的风姿横亘关中,广绵广余里,又恰逢终南山刚刚降过雪,于是读书之余,欣然沿北坡而上,饱览了雪后终南山的秀丽山色。当在科举中看到“终南望余雪”试题时,诗人便用一颗赤城的爱国之心抒写了一首忧国忧民的小诗。

思考:古人讲究炼字,请你谈谈“霁”“明”二字的妙处 。 (1) 霁,指雨雪初停后的阳光。明,此处用为动词,染亮。(2)诗说“林表”之上有阳光,而不说林中、林下,也不说山脚、山腰,是因为只有在终南山高处才有阳光,表明已是西山衔日,林表上的日光正是落日的余辉,既染亮了林表,当然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于是便带出了结句中的“暮”字。 2、《田家杂兴八首》(其二)

众人耻贫贱,相与尚膏腴。我情既浩荡,所乐在畋渔”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用了对比手法,把世人都追逐荣华富贵而以贫贱为耻,与我却胸怀坦荡,爱好渔猎的闲适生活作对比。抒发了自己隐居的乐趣与志向。 3、《终南山》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是韩愈的诗友,被时人称为“孟诗韩笔”,早年屡试不第,曾客游河南、邻宁等地。贞元十四年(798)登进士第,寄寓汴州,二年后,方授溧阳尉。因终日吟诗,吏事多废,后辞官归家。孟郊一生,生活贫困,仕途潦倒,诗歌内容多啼饥号寒,倾诉穷愁失意的不平之鸣。诗歌主要风格特征是:凄苦冷涩,奇崛险怪。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用了夸张 手法,突出诗人在终南山所见景色 雄奇险怪 的特点。通过结句“到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两句抒发诗人 归隐山林、淡泊明志的情志。

6

四、课后巩固

1、切实熟读记诵山水田园诗的主要特点、常见意象、意境及其常用表现手法 2、大致鉴赏山水田园诗的方法 3、完成练习册相关内容

课后提升案(第三学时)

一、回顾所学知识 1、名句默写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2、鉴赏方法及解题思路

鉴赏方法:1.把握意象 2. 分析意境 3. 体会情感 4. 鉴赏手法 解题思路:什么景 —— 意境—— 情感

答案构成:描摹图景,意境特点,手法或表达效果 二、有效训练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夜渡无人舟自横。

(1) 诗的第一句表明了作者对涧边草的什么情感?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是哪个字?

情感:喜爱 体现情感的字是:怜 (2)后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这两句描绘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

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意象:春潮、 雨、 野渡、 舟自横 意境: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创设出一种孤寂、

闲适的意境。感情 作者自甘寂寞的恬淡胸襟 。 (3)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也有人认为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诗的前两句写自己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却无意于黄莺,表现出诗人恬淡的胸襟;而夜渡无人,水急舟横的景象里,蕴涵着一种不得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三、真题演练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7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诗的第一句从什么角度写,第二句从什么角度写 ,这两句诗勾勒出一个怎样的境界? 仰视;低头;勾勒出月色秀朗、溪水清澈的兰溪山色,朦胧飘渺,使人如同坠如仙境。

(2)试分析这首诗中“动静结合”的手法。

诗中前两句写了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沽,是静景;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的调皮,是动景。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 (3)整首诗,从头至尾没有写到“人”,也没有写到“情”,而读来使人感到景中有人,

景中有情,问:诗中的人是怎样的形象?情是怎样的情?

写出怀有欣快欢畅之情的渔民形象,整个画面使人感到兰溪山水充满着蓬勃生机。 四、巩固提升: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本诗是王禹偁于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史时所作。

(1)颔联“万壑有声含晚霞,数峰无语立斜阳”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试从表现手法、修辞方面加以赏析。

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山峰拟人化,生动形象的描绘了山峰在夕阳下耸立的静默形象;同时也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万壑有声”与“数峰无语”,一动一静,营造了一种恬淡幽静的意境,体现了诗人闲适愉悦的心情。

(2)结合全诗,体会作者通过景物的描写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全诗摄初黄之菊,万壑晚簌,无语数峰,胭脂叶落,日暮夕阳,雪香荞麦的山村,秋天日暮晚景等意象入诗,表达了诗人漂泊他乡的浓郁的思乡之情。 五、课后总结:

1.知作者。 2.析物象 3.看表达

①描写景物的角度:高低、远近、明暗、俯仰、绘形、绘声、绘色。

② 描写景物的技巧 :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以声衬静、化静为动) 点面结合 虚实相生 (化虚为实)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拟人

4.抒情方式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或物) 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

5.明主旨:热爱自然 热爱生活 渴望归隐 向往田园 厌恶官场 憎恶黑暗 远离尘俗

8

搜索更多关于: 山水田园诗鉴赏导学案教师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课内探究案(第二学时) 一、自主学习 (一)、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等诗的写作背景 (二)、作者简介 二、课内探究(一) 《辛夷坞》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意象:辛夷花(当春天来到,辛夷在生命力的催动下,绽开神秘的蓓蕾,是那样的灿烂,显示着一派春光。)涧户(山花,春草,小溪······) 意境和情感: 由花开写到花落,以一句环境描写插入其中,前后境况迥异,由秀发转为零落,营造了寂寞冷清的意境。表达自己对时代环境的寂寞感,表现诗人宁静淡泊的情怀。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诗中点题兼写环境的诗句什么?有什么作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