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35及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技术规范书
35/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技术规范书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技术规范仅适用于35/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规定了交流额定电压35/10kV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电力电缆、电缆冷缩附件的结构材料、技术条件、验收规则、试验、包装及贮运。
1.2本规范书中凡标明的参数值是作为特殊强调的条款。未标明的按GB/T12706.3-2008标准执行。
1.3供方在本规范书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供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规范书和所列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
1.4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供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
1.5 供方应执行本规范书所列标准。有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6 供方提供的电缆芯线材质、截面、长度,铠装厚度、材质,外层绝缘材质等必须满足本工程所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的要求,如:高寒、风沙影响等。
1.7 本次供货包括35kV电缆和电缆冷缩终端附件。电缆敷设、接地方式由供货商负责技术指导,电缆附件的安装制作由供货商负责,调试由甲方负责,直到送电带满负荷验收合格为止。
1.8 投标商必须有35kv以上电压等级在电石生产和电力系统的优良业绩。(在投标技术文件中标明)
1.9 本设备规范书未尽事宜,由供需双方共同协商确定。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本规范的条文,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范的各方应考虑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2706.3-2008 JB/T 8996-1999 DL/T 5221-2005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第3部分:额定电压35kV(Um=40.5kV)电缆 高压电缆选择导则(eqv IEC 60183:1984)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范
1
GB/T3956-2008 GB/T3952-2008 GB/T3953-2009 GB/T8815-2008 JB/T10437-2004 GB/T 2951-2008 GB/T2952-2008 GB/T3048-2007 GB/T18380-2008 GB/T6995.5-2008
电缆的导体 电工用铜线坯 电工圆铜线
电线电缆用软聚氯乙烯塑料 电线电缆用可交联聚乙烯绝缘料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电缆外护层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第5部分:电力电缆绝缘线芯识别标志
GB/T16927.1-1997 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1部分:一般试验要求 JB/T8137-1999 GA306-2007 GB/T19666-2005 GB/T 20285-2006
电线电缆交货盘
阻燃及耐火电缆:塑料绝缘阻燃及耐火电缆分级和要求 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 材料产烟毒性危险分级
GB /T 17650-1998 取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出气体的试验方法 GB/T17651-1998
电缆或光缆在特定条件下燃烧的烟密度测定
GB 50217-200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DL∕T401-2002 高压电缆选用导则 GB/T 7354 局部放电测量
IEC 60885-2 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2部分:局部放电试验 GB14315 电力电缆导体用压接型铜、铝接线端子和连接管 GB311.1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3、使用条件 3.1 运行条件
四川盛马化工股份有限公司35kV输变电站工程,本期工程包含老厂区35kV沥青变进线电源改接和新厂区35kV变电站新建。老厂区35kV沥青变,主变容量 2×12.5MVA,一主
2
一备;新厂区35kV沥青变,主变容量 2×18MVA,一主一备。本次招标是35KV电压等级的高压电力电缆,使用在温家坪110kV变电站~盛马化工新老厂区变电站的35kV电源进线。 3.1.1 系统额定电压35kv。 3.1.2 系统频率50Hz。
3.1.3 电缆长期运行电压35kV—38.8kV, 最高工作电压42 kV,雷电冲击耐受电压250kV。
3.1.4 系统接地方式和电缆额定电压(Uo/U):主变二次侧35kv中心点不接地,电缆额定电
压Uo/U 为26/35kV(10kV电缆为8/15kV),单相接地故障时允许持续运行8h。
3.1.5 短路时持续时间不超过5s,电缆导体的最高温度不超过250℃。 3.1.6 电缆导体的额定运行温度为90℃。
3.1.7 系统接地方式:中心点不接地系统(包含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3.1.8 正常使用条件下,电缆寿命不低于30年。 3.2 环境条件 3.2.1
最高温度: 45℃; 最低温度: -5 ℃(室外);
最大日温差: 20 K;
日照强度: 0.1 W/cm(风速0.5m/s);
2
海拔高度: 330m ; 最大风速: 23 m/s; 环境相对湿度:
多年平均值: 51 %
基本地震烈度: 8 度;水平加速度 0.2 g; 垂直加速度 0.1 g 水平加速度和垂直加速度同时作用持续三个正弦波(安全系数1.67) 污秽等级 Ⅲ 级; 覆冰厚度: 10 mm(风速不大于15m/s时)
3.3 敷设条件
3.3.1 电缆安装时的环境温度不宜低于0℃;
3.3.2 敷设环境有直埋、沟槽、沟道、隧道、桥架、竖井等多种方式;地下敷设时电缆局部可能完全浸水中。 3.4 电缆允许弯曲半径:
单 芯 电 缆 项 目 无铠装 安装时的电缆最小弯曲半径 20D 有铠装 15D 无铠装 15D 有铠装 12D 多芯电缆
3
靠近连接盒和终端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 15D (但弯曲要小心控制,如采用成型导板) 注:D为电缆实测外径 3.5载流量的校正系数
12D 12D 10D 按国标GB 50217-2007执行
3.5.1 35kV及以下电缆在不同环境温度时的载流量校正系数
敷设位置 环境温度(℃) 60 电缆导体最高工作温度(℃) 90
3.5.2 不同土壤热阻系数时电缆载流量的校正系数 土壤热阻系数 分类特征(土壤特性和雨量) (K?m/W) 0.8 土壤很潮湿,经常下雨。如湿度大于9%的沙土;湿度大于10%的沙-泥土等 土壤潮湿,规律性下雨。如湿度大于7%但小于9%的沙土;湿度为12%~14%的沙-泥土等 土壤较干燥,雨量不大。如湿度为8%~12%的沙-泥土等 土壤干燥,少雨。如湿度大于4%但小于7%的沙土;湿度为4%~8%的沙-泥土等 多石地层,非常干燥。如湿度小于4%的沙土等 1.05 校正系数 1.09 1.05 1.0 0.94 1.04 1.0 0.96 0.92 65 70 80 1.18 1.15 1.11 1.09 1.08 1.06 1.0 1.0 1.0 0.89 0.91 0.93 1.06 1.05 1.04 1.0 1.0 1.0 0.94 0.94 0.95 0.87 0.88 0.90 30 1.22 空 气 中 35 1.11 40 1.0 45 0.86 20 1.07 土 壤 中 25 1.0 30 0.93 35 0.85 1.2 1.0 1.5 0.93 2.0 3.0 0.87 0.75 注:1适用于缺乏实测土壤热阻系数时的粗略分类,对110kV及以上电缆线路工程,宜以
实测方式确定土壤热阻系数。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