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组建运营全媒体新闻中心的实施建议0912
关于组建运营全媒体新闻中心的实施建议
新闻综合频道
为认真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中央、省、市委关于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精神,强力推动我台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向“互联网+”媒体转型发展,探索实践广电领域全媒体运营的新举措,现就组建运营连云港广电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提出以下实施建议。
一、 发展目标和实施路线图。
1、 发展目标:以互联网思维为导向,先进技术为支撑,建立符合
媒体融合趋势的体制机制为保障,整合广电系统传统媒体的人力、节目、信息等资源,进行新闻产品采编流程的全面重构,打造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发布、多级放大、多渠道融合、多平台互动的新型全媒体新闻中心,有效增强舆论引导力、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广电主流媒体宣传舆论主阵地的地位。 2、 实施路线图:
1) 2015年—2016年:成立全媒体新闻中心,初步搭建基本架构,实现广播、电视、报纸、网络(门户网站、移动终端)“四位一体”的媒体发布格局。
2) 2017年—2018年:完善体制机制,初步实现媒体内部的有效整合,全面实现新闻产品采编播流程重构再造,打造运转高效、流畅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3) 2019年—2020年:建设全媒体多终端新闻直播互动平台,实现全媒体融合发展的规划目标。 二、顶层设计和资源整合。
遵循新闻节目生产规律和互联网思维理念进行顶层设计和资源整合,打破部门界限和管理壁垒,克服原有体制各自为政、资源分散重复、效率低下、内耗严重的弊端,统筹整合、科学配置、集约运行。 根据我台现状,特提出以下建议:
1、 组织架构和部门设置:以新闻频道为核心,将新闻频率、新闻
频道、广电报、传媒网的新闻节目资源、人力资源成建制整合成立全媒体新闻中心,下设采访部、编辑部、制作部等业务单元,为台直管的正科级部门;剥离新闻资源后的新闻频率、新闻频道、广电报、传媒网以自办非新闻节目、创收类节目、电视剧等为主,公共频道取消新闻栏目转型为公众服务类平台,其他组织架构和部门设置保持不变。
2、 人力资源整合:整合新闻频率、新闻频道、广电报、传媒网的
新闻节目人力资源及技术部门的部分技术保障人员成立全媒体新闻中心。
3、 节目资源整合:现有新闻节目呼号、播出平台不变,由全媒体
新闻中心统一配送新闻产品。 三、 技术支持和全媒体平台。
创新为先、优势互补,推动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前沿科技融合,积极打造新技术传播平台,以技术平台融合媒体资源和传播渠道,呈现
广播电视化、电视广播化、传统媒体网络化,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取长补短、互为支撑的新局面。
1、 组合信息终端平台:集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移动设备等
一体的终端信息汇总制作平台,所有新闻产品都经过此平台发布。支持图文、音视频、微信、微博等多种信息远程采集和录入,采编人员可在此平台写稿、发稿并共享资源。
2、 全媒体资源库(媒资系统):搭建六大信息仓储库。即:文字数
据库、图片数据库、音频数据库、视频数据库、历史资料库和成品稿库,同时实现区域大数据挖掘分析功能。
3、 全媒体制作中心:集中后期制作人员和技术保障人员对所有新
闻栏目进行统一的制作、包装、发布、播出。 四、 重构全媒体采编流程和优化新闻产品生产方式。
确立“中央厨房”集约化生产的理念,重构再造“前端采集一体化、终端发布多样化”的新型新闻生产运行流程,优化“互联网+”新闻产品的生产方式,确保策划指挥、编播制作、人才培养等相关要素的融汇统一。如图示:
1、 新闻素材采集阶段:首先新闻事件(包括策划选题、动态活动
和突发事件三类)的发生引发整个全媒体生产流程,全媒体新闻中心编委会(由台领导、中心总监、副总监、采访部、编辑部、通联部主要负责人等组成)对新闻事件进行分析并确认采访的主题;其次根据选题进行任务分配,采访部安排记者进行前方新闻素材采集工作,将综合完成广播、电视、报纸及网络素材信息的现场采集任务,必要时还进行广播、电视、网络连线直播,和微博、微信等移动设备客户端的实时发布;通联部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