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传统节日教案
看这些题,你都会!(大屏幕)
预设:1.中秋节是哪一天?(你知道为什么这一天叫中秋吗?) 2.中秋节又叫什么?(为什么又叫团圆节呀?) 3.中秋节的晚上人们仰望天空的什么? 4.中秋节人们自然会期盼什么? 5.中秋节人们都吃什么来庆祝节日呀? 6.月饼最初的用途是什么?
好,真不错,现在你敢拍着胸脯说:“我是小小学问家”了吧! 四、美丽的神话
关于中秋节的一些知识大家已经了解了,你知道吗?中秋节还是一个富有神话色彩的节日呢!谁知道和中秋节有关的神话故事?
(学生交流)同学们已经把故事的大体内容都说出来了,现在我把这些故事详细的给大家讲一讲。(课件)
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 五、走进风俗大观园
踏着令我们心驰神往的神话的节拍,我们来到了风俗大观园,在这个园子里,我保证让你大开眼界。(课件)请问大家,中秋节都是怎么过的?
1.小组交流 2.集体交流 预设:
(1)赏月:教师补充少数民族风俗
你在中秋节的夜晚抬头看天空了吗?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随机抽取几个学生问一问)有的同学很遗憾啊,他的眼睛直盯着中秋节的美食,忘了中秋节的美景了,你想不想看看这幅美景啊?(课件)
(2)月饼:月饼是很好吃,你知道月饼的来历吗?(师讲月饼的来历)
(3)诗词:有的人还喜欢吟诵诗词,你都知道哪些和月亮有关的诗句?
咱们书上就有一首词,(课件)叫什么?你听老师给你读一遍。 教师范读,提名读,齐读
(4)灯谜:大家知道什么叫谜语吗?那把谜语写在灯上叫什么?老师给你猜几个灯谜看你会不会(课件)
a.表面是绿,切开是红,吃它是甜,吐出是黑。(打一水果) b.一个小小游泳家,说起话来呱呱呱。
小时有尾没有脚,大了有脚没尾巴。(打一动物)
c.弯弯一座桥,挂在半天腰。七色排得巧,只能呆一会。(打一自然现象)
身小力不小,团结又勤劳。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打一动物)
六、喜过团圆节
风俗大观园逛完了,快乐吗?这园子里的哪一样东西让你最难忘
啊?
月饼圆圆的,它是一种团圆的象征,咱们大家能在一个班集体中,这也是一种团圆。想不想一起再过个中秋节?有人说,不吃月饼就不能算是过中秋节,请同学们把月饼拿出来,四人一小组开始分享你的美食吧。(课件) (师生同吃月饼) 七、思想升华
(随机提问)月饼甜不甜?如果中秋节的晚上别的小朋友都是和爸爸妈妈一起过节,而你的爸爸妈妈却不在你的身边,或者他们还在工厂里加班,或者去了外地打工,留下你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想想别人家的欢声笑语,再看看自己家里冷冷清清,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吗?
预设:(如果学生发言不积极)你想他们吗?你想让爸爸妈妈和你一起看圆圆的月亮吗?你想让爸爸妈妈和你一起吃甜甜的月饼吗?你想让爸爸妈妈和你一起快乐的猜灯谜吗?
是啊,孩子们,你们想,在中秋节的这个夜晚,所有的中国人都想,这就是中国人期盼团圆的情怀。因为一家人团圆了,我们的心才能贴近,只有心与心贴近了,才叫团圆。
你听团圆的人们多么快乐呀!孩子们,唱起来! 七、课堂小结
让我们在中秋节的甜蜜和团圆中结束这堂课,下课! 课外实践:
1.在老师或家长的帮助下,学习歌曲《水调歌头》这首歌。 2.开展搜集、诵读有关中秋佳节的诗词。 3.开展“明月千里传我情——写书信”活动。
《重阳节》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重阳节的风俗及民族文化含义 2.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感激老人。
3.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老人的情感,动手又动脑。
4.培养学生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教学准备
1.关于重阳节的传说故事和有关图片。
2.事先让家长和孩子初步了解有关重阳节的有关民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前几天老师给你们布置了一个任务,就是了解重阳节的有关内容,你们都了解了重阳节的哪些内容,谁能来给我们大家说一说? 二、认识重阳节 1.了解重阳节的来历
通过故事《重阳节由来的传说》,加深学生对重阳节的了解和认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