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9届高三12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26.(15分)(10分)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过氧化氢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拟配制5%的H2O2溶液,他们先从文献查得H2O2的稳定性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则配制H2O2溶液时应滴入几滴________(填“稀硫酸”或“氨水”)。
(2)乙组同学向一支试管中加入2mL FeCl2溶液,再滴入几滴甲组同学配制的H2O2溶液,最后滴人
KSCN溶液,溶液变红,H2O2与Fe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另取一支试管,向其中加入SO2与BaCl2混合溶液2 mL,再滴入几滴5%的H2O2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 (3)丙组同学取2mL KMnO4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几滴5%的H2O2溶液,发现溶液逐渐褪色,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填化学式)。
(4)丁组同学向一支试管中加入2mL5%的H2O2溶液、0.5 mL乙醚、1 mL l mol/L H2SO4溶液和3~4滴0.5mol/LK2Cr2O7溶液,发现上层乙醚层为蓝色(CrO5的乙醚溶液),一段时间后上层蓝色消失。
2+
①乙醚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
②开始时,H2O2溶液与K2Cr2O7酸性溶液反应生成CrO5,该反应属于_______(填“氧化还原”或“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一段时间后,乙醚层中的CrO5与水相中的H作用生成Cr并产生无色气泡,从而使蓝色逐渐消失,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7.(14分)甲醇即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直接作燃料,以CO或CO2为碳源均可合成甲醇。 (1)水煤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可合成甲醇,已知: 4H2(g)+2CO(g)
CH3OCH3(g)+H2O(g);△H=-204.9KJ·mol/L;
CH3OCH3(g)+H2O(g) ;△H=-114.2kj·mol/L CH3OH(g)的△H=________。
CH3OH(g),
+
3+
CO(g)+2H2(g)+CH3OH(g) ①反应CO(g)+2H2(g)
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向某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和CO可发生反应:CO(g)+2H2(g)判断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标志有____(填字母)
a.混合气体的质量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CO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e.V逆(H2)=V正(CH3OH)
③据研究,该反应过程中起催化剂作用的是Cu2O,反应体系中含有的少量CO2有利于维持催化剂Cu2O的量不变,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利用CO2也可以合成甲醇。已知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为研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将1molCO2和3molH2充入
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与压强、温度的关系如图。
①压强p1、p2、p3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
②若反应在A点对应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气体的总体积为7L,则A点时对应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K(A)=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若B点对应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B),则K(B) (填“>”或“<”或“二”)K(A)。 ③已知下表的键能数据:
化学键 键能/KJ·mol/L 则反应:CO2(g)+H2(g)
CO 803 H—H 436 C—H 409 H—O 463 C—O 326 CO(g)+H2O(g)的△H= 。
28.(14分)已知两种常见金属A(地壳中含量第二的金属)、B(红色金属)分别与两种酸X、Y发生反应,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D为红棕色气体。
回答以下问题:
(1)D为大气污染物,产生的环境污染有 (列举两个)。 (2)G溶液蒸发、冷却结晶所得产物的俗名是 。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反应③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5)6.4 gB与过量X溶液(8 mol/L、60 mL)充分反应后,生成的还原产物有C、D,反应
后溶液中所含X为n mol,此时溶液中所含X的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6)常温下A与Y的稀溶液能发生反应生成盐W,关于固体W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无关 物质已略去)。其中N是红棕色的化合物。
①M由两种化合物组成,其中含有F;将M通入BaCl2溶液,实验现象是 。 ②若经反应I得到16 g固体N,产生的气体M恰好被0.3 L 1 mol·LNaOH溶液完全吸收 得溶液1,则反应IV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1
29.(10分)早春开花的植物雪滴兰,雪落花开,不畏春寒。请回答:
(1)在弱光条件下雪滴兰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 。
(2)雪滴兰开花时花序细胞的耗氧速率远高于其它细胞,但ATP的生成量却远低于其他细胞。据此
推知,其花序细胞的呼吸方式主要是 ,花序细胞呼吸释放的热能 (填“多于”、“等于”或“少于”)其他细胞。
(3)在适宜温度和水供应的条件下将雪滴兰置于密闭玻璃罩内进行实验,如图表示给予不同条件时
玻璃罩内CO2浓度变化(实验期间细胞的呼吸强度无显著变化),则E点叶绿体中[H]的含量较D点时
(填“高”、“低”或“相等”),E点之后玻璃罩内CO2浓度稳定的原因
。
30.(9分)
“胃肠感冒”在医学上又称“呕吐性上感”,主要是由一种叫“柯萨奇”的病毒引起的,同时伴有细菌性混合感染。它的发病症状主要是:呕吐、腹泻、发热等。
(1)胃部因病菌或其他毒性物质进入,通过非条件反射导致胃体肌肉收缩,将胃内容物排出体外,
该反射弧中效应器是 。剧烈而频繁的呕吐引起大量消化液的丧失,造成水分大量流失,使机体的内环境渗透压升高,从而使得 产生渴觉。
(2)当体内有炎症时会出现发热现象,这有利于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等转移到炎症区,抵御病原体
的攻击,此过程属于机体免疫系统的第 道防线。若注射疫苗预防该疾病,其机理主要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 ,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
(3)如果发热持续稳定在39℃,此时机体产热量 (填“大于”或“ 等于”或“小 于”)散热量;通常需要服用退热药,通过 等生理途径来增加散热使体温恢复正常。 31.(10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