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FORD G8D详细讲解 - 图文

FORD G8D详细讲解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5:14:25

13

5)后果是什么,影响有多大; 6)第一步需要做的;

7)通常不重视观测,也不关注;

8)举例:TOM负责的问题,问题百出,相对别人进展太慢; 9)D2的功能 10)后果/问题;

结论:

1)通过推理得出; 2)准确性不高;

3)除非得到验证确认,或者争议较大; 4)通常表达:why 5)原因是什么

6)第二步做(晚于观测) 7)重视程度高,回报率高;

8)举例:TOM很懒、生病或者能力不够; 9)D4功能 10)原因

我之所以引入观测和结论的概念,主要考虑是:

1)说明描述问题的重要性,D2将直接影响到D4,或者说决定整个问题解决的成败; 2)给大家展示G8D中D2和后续D4的联系和逻辑性;

3)让大家思考怎么样从D2中的观测演绎到D4中的结论:验证。

前面谈到了为什么要进行问题描述,同时引入了观测和结论的简单介绍,主要是为了便于大家理解,下面我们回到D2,问题描述:怎么样去描述问题?

要描述一个问题,你需要: 1.

对问题进行陈述; 2.

对问题进行描述;

每一步都帮助你准确和全局地认识你试图去解决的问题。

对问题进行陈述:

问题陈述应该是简单、简洁明了的陈述,它确定了发生问题的对象及这个问题的缺陷,但引起这个问题的原因不确定。

对问题进行陈述的目的如下:

1335

14

1. 保持团队的关注;

2. 缩小寻找根本原因的范围; 3. 作为问题描述的开始点; 对问题进行陈述的两个步骤:

1.需要识别目标对象和缺陷(问“什么出现了什么问题”) “出现了什么问题”是缺陷 “什么”是目标对象

2. 用多次问“为什么”的技巧,定义发生问题对象是什么,及其相应的缺陷到底是什么?

多次问“为什么”直到不能肯定回答,直到你不能回答的最后一个对象和缺陷就是问题陈述

再三地问“那个对象为什么出现那个缺陷”的过程称为多次问为什么技巧。 目的:

1)将焦点放在单一根本原因引起的单个问题上; 2)依靠现有的数据,让你能更接近根本原因; 3)确认以了解引起问题的原因是否是不知道的。

至于WHY的程度的问题,以及理论怎么和实际结合,以便更有针对性问题,在前面我已经谈过,这里不再重复。

以上是对于比较简单的单个问题的陈述,但是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碰到的情况是:1个故障现象包含多个问题存在。这个是我想谈到的重点;

1. 问题来自多个原因;

2. 问题解决的最好方法就是每次解决一个问题;

3. 复杂的,多种或者含糊不清的问题应该分开解决,区分次序并每次解决一个问题;

4. 目的就是为了把问题症状转变为对问题的陈述。 分解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1. 回顾现有数据,确定是否有多个问题存在; 2. 分解问题和按次序对他们进行排序(帕拉图); 3. 决定哪一个问题优先解决; 4. 决定怎么去解决其它的问题;

你和你的G8D团队应当将问题分解及设置优先顺序,并反馈给支持人或上层,以便上层决定是增加1个G8D小组或指派人来解决其它的问题。

一些工具可以辅助我们去进行分析,比如帕拉图、因果矩阵图等等,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识别经常出现的问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频度数不是考虑的仅仅1个因素,当设置优先权时,严重度、紧急度已经问题的趋势和成长变化也需要综合考虑。

以上是针对对问题进行陈述,大家也已知道问题陈述是问题描述的一个起始点,现在这个起始点有了,下面我们开始对问题进行描述。

对问题进行描述

1.问题陈述提供基本事实,但是详细的问题描述提供找出根本原因的细节.

2.需要具体描述缺陷,包含四个要素:问题是/不是什么、问题发生在/不在哪里,问题什么时候发生/不生,问题有多/多不严重。

3.利用”是/不是”工作表来追踪问题描述的细节,缩小研究范围

解释如下:

1435

15

问题描述确定了问题的范围,主要通过问题是什么和不是什么,但可能是什么来确定。总体来说,问题陈述告诉了你最基本的事实,但是详细的问题描述给了你找到根本原因的细节。

问题描述实质上是澄清问题陈述过程的输出。通过什么、哪里、什么时候、有多严重来进行完善和补充,我们通常把它称为“是/不是”技巧。问题描述中细化的信息正是后续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和验证的基础,通过“是/不是”技巧,结合相关的排除和验证,可以大大缩小问题根本原因的范围。通常情况下,在进行问题描述步骤的时候,第一步,就是问自己以下问题:

问题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

问题是在哪里发生或者不是在哪里发生; 问题是什么时候发生或者不是什么时候发生; 问题是多大或者不是很大。

那么以上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事实信息,也即前面我们谈到的观测结果,通过这种技巧,可以很大程度上,让大家都关注事实,而不是跳到结论上去。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我们过早的做出错误的结论,导致后续错误的工作方向。

前面SKY66666提到说不是很理解\是/不是\检查表,其实可能大家把它给想深了,说白了,”是/不是“检查表,就是用来辅助问题描述而设计的一张表格,大家在上面填空就OK了。

关键是要理解这张表格的作用:1)提供基础信息,为根本原因分析做基础;2)缩小问题的范围。也正是因为以上两点,所以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实,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已经在用这种方法,只是我们没有去总结出来罢了,下面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来进行说明:

你晚上回家打开门,然后开房间走廊灯开关,但是灯不亮。你会怎么办? 你可能会检查家里\类似的电器\。

如果电器正常,你就已经缩小了问题的范围(房门内走廊灯可能坏了)。

如果说电器不正常,你会怎么办?你可能还会试下其它电器或者检查保险丝,或者看看邻居家的灯是不是亮的。

那么以上你做的每一步,都是为了问题的解决而缩小研究范围。

在以上的例子中,你应用了问题的描述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在自动地应用这个过程而不自知。

这个就是是/不是检查表的例子,帮助你去发展问题的描述及理性的组织信息。问题描述事实上是缺陷的描述,不分析问题的原因。根据你现有的信息,是/不是检查表中的“是”就确定了你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而“不是”的信息就帮助你缩小了调查的范围。

当你确定“不是”信息时应当: 1.仅包含事实,不要马上作结论;

2.寻找类似的对象(外形、成分、组成、功能等相似的对象) 3.为每一项至少确定一个“是”,一个“不是”的信息; 4.从现有信息中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所以综上:

是/不是工作表:

1)描述了缺陷的范围和程度; 2)仅包含正确的信息;

1535

16

3)在D4中被用来找原因;

4)是解决故障过程中观测阶段的一部分;

下面附一张是/不是工作表,给大家加深印象(D0中气弹簧例子):

1635

搜索更多关于: FORD G8D详细讲解 - 图文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3 5)后果是什么,影响有多大; 6)第一步需要做的; 7)通常不重视观测,也不关注; 8)举例:TOM负责的问题,问题百出,相对别人进展太慢; 9)D2的功能 10)后果/问题; 结论: 1)通过推理得出; 2)准确性不高; 3)除非得到验证确认,或者争议较大; 4)通常表达:why 5)原因是什么 6)第二步做(晚于观测) 7)重视程度高,回报率高; 8)举例:TOM很懒、生病或者能力不够; 9)D4功能 10)原因 我之所以引入观测和结论的概念,主要考虑是: 1)说明描述问题的重要性,D2将直接影响到D4,或者说决定整个问题解决的成败; 2)给大家展示G8D中D2和后续D4的联系和逻辑性; 3)让大家思考怎么样从D2中的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