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复习题
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H、D、T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是氢元素的三种同位素 B.OH-与H3O+组成元素相同,所含质子数相同 C.结构示意图为
和
两种粒子为同一种元素
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是判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2.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卤族元素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从上到下依次减弱 B.溴化钾与碘化钾溶液置于空气中,溴化钾更容易变质 C.钾与铯同一主族,铯比钾更容易从水中置换出氢 D.卤族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从上到下增强
3.铊是超导材料的组成元素之一,铊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六周期,与铝是同族元素,元素符号是Tl,以下对铊的性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A.铊是易导电的银白色金属 B.能生成+3价离子化合物 C.T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D.Tl3+的氧化能力比Al3+弱 4.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5.1993年8月,国际原子量委员会确认我国张青莲教授测定的锑原子量
(121.760)为标准原子量,已知锑有两种以上天然同位素,则121.760是( ) A.锑元素的质量与12C原子质量1/12的比值 B.一个锑原子的质量与12C原子质量1/12的比值
C.按各种锑的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这些同位素所占的一定百分比计算出的平均值
D.按各种锑的天然同位素质量数与这些同位素所占的一定百分比计算出平均值
6.下列各组微粒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是( ) A. OH-、H2O、F- B.NH3、NH4+、NH2- C.H3O+、NH4+、NH2- D.HCl、F2、H2S 7.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
B.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中
D.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一定都是极性键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 D.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
9.X、Y两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Y元素的阳离子半径,Z和Y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Z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Y元素的原子半径,X、Y、Z三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是( )
A.X>Y>Z B.Y>X>Z C.Z>X>Y D.Z>Y>X 10.下列有关物质结构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78 g Na2O2晶体中所含阴、阳离子个数均为2NA B.1.5 g CH3+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 C.3.4 g氨气中含有0.6NA个N—H键
D.PCl3和BCl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11.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有3个电子,它能与元素B形成A2B3型化合物,则B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 A.B(OH)3 B.H2BO3 C.H2BO4 D.H3BO4
12.有A、B、C、D四种金属,投入水中只有D反应放出氢气,将A投入C的盐溶液中可置换出金属C,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比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则四种金属的金属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
A.A>B>C>D B.D>B>A>C C.B>A>C>D D.C>A>B>D 13.下列叙述中能肯定说明金属A比金属B的活泼性强的是( ) A.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1molA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2比1mol B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2多 D.常温时,A能从酸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
14.某电荷数小于18的元素X,其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a,最外层电子数为(2a+1)。下列有关元素X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元素X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a2-1)
B.元素X形成的单质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
C.元素X形成的简单离子,各电子层的电子数均达到2n2个(n表示电子层数) D.由元素X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能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原子半径:F<Mg<K B.稳定性:PH3>H2S>NH3 C.酸性:H3PO4<H2SO4<HClO4 D.碱性:Al(OH)3<Mg(OH)2<KOH 16.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国际组织)在1999年作出决定,把长式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序号取消,由左到右按原顺序编为18列,稀有气体为第18列,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第三列所含元素最多
B.从上到下第一列元素单质熔点逐渐升高,而第17列元素单质熔点逐渐降低 C.从上到下第一列元素单质密度逐渐升高,而第17列元素单质密度逐渐降低 D.第18列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化学性质十分稳定
17.A、B、C三种元素的核电荷数都小于18,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得到1个电子就达到稳定结构,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可能的是( ) A.A2BC3 B.ABC3 C.ABC4 D.ABC
18.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A.CCl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Na2O2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2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K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表是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A-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元素,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_ ,氧化性最强的单质是________,还原性最强的单质是_________。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 ,呈两性的是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
B
和
H
组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A、B、C、D、E、F六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均小于18,且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已知:A、C、F三种原子的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均生成盐和水。11.5g A单质恰好与100mL 5mol/L的盐酸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呈中性。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4个,E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3个。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D的元素符号 ,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分子式 。 (2)画出B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3)若构成F元素的一种原子的质量数为35,写出其原子符号 ,它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 。
(4)A与F、C与F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依次为: 、 _____________。 21.实验探究是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的基本途径。下面是某同学完成的探究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实验名称: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比较
(1)完成该实验需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__; (2)CCl 4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在实验②中四氯化碳层颜色变化过程为____________; (4)该同学的实验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处于同一周期,C、D、E同处另一周期。C、B可按原子个数比2:1和1:1分别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甲和乙。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3个。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D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
(2)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填写)。 (3)E单质加入到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比较D与E金属性强弱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