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第二届中国校园原创音乐大赛
“我为奥运歌唱”
---第二届中国校园原创音乐大赛
大赛背景
1993年,一首《同桌的你》,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内地的校园民谣;一张《校园民谣1》,让校园音乐成为
了流行音乐中的闪光点。岁月荏苒,不知不觉,十几年过去了,经历过鲜花与寂寞的校园音乐,不知迎来又送走了多少校园歌手和校园听众。
今天,对于出生在80年代的大学生,校园音乐已经大大有别于十几年前了。他们不再只拥有纯真的校园民谣,校园原创音乐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化。
十年前,音乐对于很多的校园歌手来说,是他们表达情感的一种主要方式。十年后的今天依然如此,无论是纯情校园民谣的支持者,还是动感摇滚的热衷人,都为了用音乐宣泄某种情感,只不过他们在音乐形式上按自己的喜爱选择了不同的种类,但他们都是飞往同一个目的地——音乐。
校园歌曲是学生的创作,充满着朝气。活力、新鲜、年轻是她的魅力所在,内容大多是学生生活及感受,很能引起同学的共鸣。如今的校园音乐除校园民谣外,也开始大胆涉足RAP、HIP-POP、NEW AGE、英伦摇滚、重金属、拉丁爵士等多种音乐风格,体现了新一代校园原创歌手的先锋意识和对音乐的探索精神。
除了音乐形式和编曲上的突破,校园音乐的创作灵感也不再局限于“半块橡皮”和“上铺兄弟”。毕竟,现代大学生的生活半径早已远远超出了象牙塔之外。与他们的学兄相比,现在的校园歌手有更多条件,更广的渠道去接触、感知这个社会,而面对众多的社会现实问题,他们所产生的不解、困惑、甚至不满都极可能渗入他们平时的创作思维和理念中。在他们中间,更有一部分人完全放弃了对“纯情年代”的回忆,而聚焦于现实。
目前,国内校园已有一批原创音乐人才,有一定数量的原创歌曲作品。但长期以来,国内校园的原创音乐
制作一直处于一种零散的状态,优秀的原创力量不断流失,大批原创作品也仅在某次演出中昙花一现,零星散布的数支原创队伍也从未经过资源整合。因此,开展我国校园原创音乐征集活动,力争实现我国校园原创音乐的优势力量集中、优势资源整合,选拔优秀的原创作品,并将大力推动 优秀的作词、作曲、编曲人才的交流与合作,是一项必要而意义重大的工作。
首届中国校园原创音乐大赛的举办取得了巨大成功,大赛深入全国1000多所大学进行推广和宣传,报名人数近两万人,3000人参加全国20个分赛区的比赛。得到了国内众多唱片公司和音乐机构的大力支持,共有22家公司参与大赛,港台和内地65位资深音乐人和歌手出任大赛评委会委员。 大赛宗旨及结构组成
一、大赛宗旨:
中国校园原创音乐大赛以“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鼓励校园歌曲创作、发现原创音乐人才”为宗旨,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展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展示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大赛目的:
鼓励在校大学生创作校园歌曲,努力推出一批反映当代校园生活和时代精神的校园歌手和歌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动校园音乐市场发展,在2008北京奥运会召开前夕,在全国高校开展奥运知识普及,征集一批
奥运歌曲,为奥运成功举办创造良好校园氛围。 三、大赛主题:
张扬自我 放歌奥运 四、大赛口号: 我为奥运歌唱 五、批准单位: 共青团中央 六、主办单位:
中国青年报社 七、承办单位:
北京上多国际传媒广告有限公司 八、全程报道媒体:
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 CCTV-3) 音乐频道
青海综合卫视频道
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Music Radio) 全国卫星广播协作网各音乐台
平面报道:青年时讯 青年参考 中国教育报 中国联合商报 网络报道:第一视频网 中青在线网 九州英才网 九、协办单位:
唱片公司:华纳唱片 环球唱片 百代唱片 索尼唱片 太合麦田
华谊兄弟 摩登天空 海蝶唱片 星石音乐 相信音乐 天星唱片 竹书文化 音盒娱乐 大地唱片 鸟人艺术
鸿钛唱片 当然音乐 多闻唱片 乐尔文化 大国文化 乐林唱片 21东方唱片
专业机构:中国音乐家协会 中国广播学会 中国社会音乐协会 中国音乐美学学会 中国电视音乐
学会 中国音乐教育学会 中国传统音乐学会
十、大赛时间:
2007年12月至2008年11月 十一、大赛地点:
初赛在全国各分赛区举行,复赛和决赛在北京(拟)举行。 十二、宣传媒体:
通讯社:新华社、中新社
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文艺之声、经济之声、都市之声及各分赛区广播电台
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综艺快报》、北京电视台《每日文娱播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娱乐现场》、湖南
卫视《娱乐无极限》、东南卫视《娱乐乐翻天》、旅游卫视《娱乐任我行》、陕西卫视、旅游卫视、东方卫视等节目等进行新闻报道
报纸: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旅游报、中国联合商报、中国广播报、中国电视报、
中国民航报、中国日报、《南方周末》、中国商报、中国经济时报、北京青年报、北京娱乐信报、音乐周报、新京报、北京晨报、北京晚报、法制晚报、精品购物指南、生活时报、京华时报及
各分赛区报纸
杂志:《广播歌选》、《当代歌坛》、《演艺圈》、《Music音乐之声杂志》、《北京电视周刊》、《综艺》、《明
星Big Star》
大赛组织机构
一、组委会成员:
名誉主任:贺军科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
主任:徐文新 中国青年报社社长
执行主任:张怀中 新闻人、策划人、保健时报原总编辑 副主任:陈光浩 团中央学校部副部长、全国学联副秘书长
谢 湘 中国青年报副社长 委员:顾春雨 中国音乐家协会原秘书长
林利南 高点当然音乐总经理
钟子丹 香港中天传媒集团首席财务长 宋 柯 太合麦田音乐总裁 袁 涛 华谊兄弟音乐副总裁
林宝莲 大地唱片总经理
周亚平 鸟人艺术董事长 沈永革 竹书文化总经理 郭传林 鸿钛唱片总经理 卢中强 网络秀总裁
王 磊 音盒娱乐首席代表 李 罡 北京现代研修学院院长
总策划、总执行人:张怀中 新闻人、策划人,保健时报原总编辑
秘书长:王秀全 中国青年报社对外合作部主任 副秘书长:刘力平 北京上多国际传媒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 秘书处下设部门:
赛事策划部、赛事管理部、赛事组织部、赛事推广中心、设计制作部、赛事新闻中心
二、评委会成员:
主任:陈小川 中国青年报总编辑 副主任: 周亚平 鸟人艺术董事长
张健为 全国学联办公室主任
委 员:李光曦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
范圣琪 “老树皮”乐队首席演奏家 顾春雨 中国音乐家协会原秘书长 林利南 高点当然音乐总经理 钟子丹 香港中天传媒集团首席财务长 宋 柯 太合麦田音乐总裁 袁 涛 华谊兄弟音乐副总裁
林宝莲 大地唱片总经理
沈永革 竹书文化总经理 郭传林 鸿钛唱片总经理 卢中强 网络秀总裁 王 磊 音盒娱乐首席代表 李 罡 北京现代研修学院院长 张 路 太合麦田音乐副总经理 袁 涛 华谊兄弟音乐副总裁 沈黎晖 摩登天空唱片公司总裁 毕晓世 海碟唱片公司总经理
林 夕 香港著名音乐制作人、乐评人
金兆钧 著名乐评人《人民音乐》编辑部主任、副编审 科尔沁夫 著名乐评人 崔 恕 著名乐评人
朱智忠 中央电视台导演、作曲家 洪 江 著名音乐人、中广之星文化总经理 张亚东 著名音乐制作人 火星电台 著名音乐制作人 袁惟仁 台湾著名音乐制作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