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2019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23:07:06

①美学家朱光潜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有一段时间喜欢作诗填词,兴之所至,常信笔直书,想到什么,便写什么,自觉不错。后来将习作拿给朋友看,却碰了壁:“你的诗词来得太容易,你没有下过力,你喜欢取巧,显小聪明。”一语点醒梦中人。他由此方悟,意境经过洗练,用词经过推敲,才能百炼成钢,达到精妙境界。遣词造句如此,人生更是如此。

②“人生一征途耳,其长百年,我已走过十之八九。回首前尘,历历在目。崎岖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涛,幸赖桥梁以渡。桥何名欤?曰奋斗。”桥梁专家茅以升晚年这样总结一生。诚然,谁的人生没有几分坎坷?谁的道路不曾有过崎岖泥泞?生命的常态,永远不只是浅浅的涟漪,更有涌动的暗流、潜在的礁石。正是这些,才构成了完整而丰富的人生;也正是在崎岖道路上的砥砺前行,每个人的精神生命才能不断成长。有作家写道:“你不可能要求海洋没有风暴,那不是海,是泥潭。”未经磨砺的灵魂,是没有深度的。然而,总有一些人,一提到压力,就心生畏难情绪;一遇到困难,就只会向后退缩,畏葸不前。还有的人甚至甘做“草莓族”,一压就扁,一碰就倒。如此,无法成就一番事业不说,恐怕连自己人生的方向盘都很难把握。相反,中流击水,才能真正熟谙水性;披荆斩棘,才能抵达未曾抵达的地方。正所谓,“不有百炼火,孰知寸金精”。

③其实,很多时候,横亘在我们面前的困难,看似高山,实际上不过是座小山丘。能否迈过去,关键就看我们能否拿出攻坚克难的意志。《史记》曾载,飞将军李广有一次外出打猎,把草丛中的一块石头误认为是潜伏的老虎,于是弯弓射箭,箭镞居然深陷石头之中。等知道是石头之后,却始终无法再次以箭穿石。这里的区别,就在于射箭之时的意志,是否一往无前、绝不退缩。李白由此感慨道:“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意志坚定与否,往往决定着事情的成败。

④不可否认,一些困难并非能轻易克服,但没有尝试过,怎会知道到底能不能克服呢?不试,半点机会都没有;试了,至少还有机会。即使最终没有克服,至少也是增加了阅历、磨砺了心性。正如哲人所言:“雾气弥漫的清晨,并不意味着是一个阴霾的白天。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因为在每个创伤上都标示着前进的一步。”与困难作斗争,不管成功与否,本身就是一笔重要的人生财富,它将成为下一次成功的基石。

⑤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中国有两部大书,一曰《史记》,一曰《资治通鉴》,都是有才气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境遇中写的。看来,人受点打击,遇点困难,未尝不是好事。说到底,挫折和苦难,不过是块磨刀石。不被困难吓倒,不向挫折屈服,勇往直前,人生的刀刃才能越磨越锋利 (1)请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2)请梳理并概括文章第②段的论证思路。

(3)对于挫折和困难,我们应持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和现实生活简要作答。 【分析】本文开篇以朱光潜学写词的故事引出论题,接着第二段引用名言,明确中心论点:在困难和挫折中砥砺前行,人生才能丰富完整,精神生命才能不断成长。第三、四两段,则以实例分析如何面对克服人生的困难。第五段以毛主席的观点总结全文,再次强调人生路上困难与挫折的好处。

【解答】(1)本题考查议论文论点的提炼和概括。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议论文的论点一般是文章的标题,或出现在文章的首尾段,但也有的议论文论点需要根据文章内容自己概括。本文的论点就需要自己概括。文章开篇讲述朱光潜学写词的经历,道出人生与写词一样,引出论题。然后通读全文,可以看出论述的都是人生挫折与困难的问题,根据第二段中的“正是这些,才构成了完整而丰富的人生;也正是在崎岖道路

上的砥砺前行,每个人的精神生命才能不断成长”,以及文章最后一段“不被困难吓倒,不向挫折屈服,勇往直前,人生的刀刃才能越磨越锋利”两句,来总结提炼即可。

(2)本题考查论证思路的梳理。阅读第二段,作者紧承上段,引用茅以升的名言点明中心论点,指出人生正是在崎岖道路上的砥砺前行,每个人的精神生命才能不断成长;接着从正反两面加以论证,论证困难挫折对人成长的重要作用。

(3)本题考查阅读感悟与启示的表达。根据文中作者的观点,结合生活实际,以借困难与挫折磨砺意志,勇往直前,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为中心,简谈自己的阅读感悟即可。 答案:

(1)在困难和挫折中砥砺前行,人生才能丰富完整,精神生命才能不断成长。

(2)作者先引用茅以升的名言,明确观点:在困难和挫折中砥砺前行,人生才能丰富完整,精神生命才能不断成长。接着引用某作家的名言,并举有的人一听到压力与困难就心生畏惧的例子,从正反两面有力地论证了挫折与困难对人走向成功的巨大作用。

(3)示例:俗话说,逆境出人才,“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我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与挫折,要勇往直前,努力地去克服它们,将苦难转变为一种锻炼自己的法宝,在逆境中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强者。

四、作文(50分),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

13.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冰心说,“青年人啊!为着后来的回忆,小心着意的描你现在的图画”。莎士比亚说,“青春时代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它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请以“关于青春,我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不少于20行;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涉嫌泄密的人名、地名、校名;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分析】【审题立意】这是一篇全命题作文,审题可知,创作本文,需要抒发的是自己对于青春的独特感悟。我们每个人都曾拥有青春,在青春的历程里,有相聚,也有分离;有欢乐,也有泪水;有成功,也有失败。每个人对于青春,都有着自己的独特认知。所以这个题目会让每个学生都有的可写,但主旨需积极向上,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

【写作思路】拟写一篇抒情或哲理散文。首段总领全文,点明自己对于青春的深刻感悟,为文章奠定感情的基调。主体部分则具体表述这些感悟。可用具体的事件来使这些感悟具体化,使文章真实可感。但叙事不宜过多,重在从事件中得出自己对于青春的认知。末段则需总结全文,升华主旨,并与首段或题目相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完整。 【解答】【例文】 关于青春,我说-- 流云在天边,行囊在眼前,有一条通往太阳的路无边无际,路上绿草茵茵,有青春为伴;远方黄沙滚滚,同成熟相连,我们走着,与青春合作,用生命祭起心中的圣坛。

即便受了伤,也不让悲愤的泪水遮住脸,把眼泪拭干,我们要重绽三月的笑颜。即使迷了路也不把无名的忧伤刻在额前,星星终会升起来的,我们总会知道哪边是南哪边是北的。 我们走着,与青春合作,一天又一天,听风传递雨的消息,听雨敲打着湖的鼓面。那岁月的缆绳,终将成为我们抛向空中的闪电。我们走着,与青春携手,一年又一年,看冰雪沉默在冬天,响亮在春天;看着风把冰雪消融在大地的每一寸肌肤。那季节的色彩,终会被我们泼洒成斑斓的画卷。

我们每一个日子与青春一起过得寻常又不平凡,让我们飞扬的思绪轻轻罩住微风中的紫罗兰。我们眼睛很黑很亮,瞳孔里变幻闪烁的,是每一个与青春一起合作度过的晨曦和彩霞的迷人光焰。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一起踏过的足迹,将会风化成一个又一个美丽的传说,一句又一句格言。

真喜欢这山一弯,水一弯!小河上鸭子静静的游,脚下河水在缓缓的流,像一首绵长动听的歌谣。

真喜欢与青春一起度过的日子,时光不知不觉地从身边流走,那飞翔的小鸟从空中掠过,落在了黄昏的树梢。看,那与认知河边钓的是鱼,我们一起钓的是精致;他收获了一份喜悦,而我们收获的则是十分的美妙。

青春让我们用稚气,但决不服气的心态,冷眼看世界。当七色的天空飘落太阳雨时,常驻豪的我们决意,离开父母的庇护,乘鼓风之鹰去远征,不管风高云黑,伤痕满身……当然,因为我们年轻,岁月里有了未成熟的青苹果,难梳理的橄榄枝。在心海里浮起携刻着理想的帆,载着对某些人虔诚而沉重的承诺,我们起航了…… 14.将题目“那一份_____”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不少于20行;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涉嫌泄密的人名、地名、校名;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分析】【审题立意】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审题可知,题目中的空白处填写的范围很宽泛,比如,那一份真情,那一份温暖,那一份感动,那一份无奈等等。题目规定了写作内容的重点,应以写人记事为主,以自己从那一份××中得到的感悟与启示来表现的主旨,写出真情实感。

【写作思路】补题为:那一份温暖。拟写一篇记叙文。首段直接点明在自己的记忆当中,那一份温暖总是让我难以忘怀。主体部分写人记事,从生活中取材,选取一件让自己觉得温暖的小事,采用以小见大写法,以事情的发生发展为序,合理采用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品质。最后一段总结全文,点明自己从这一份温暖当中获得的感悟与启示,与首段相呼应。 【解答】【例文】 那一份温暖

记忆如歌,唤醒了梦中的小鸟;记忆如画,点缀了温馨的画面;记忆如诗,吟诵了斑斓的色彩。那一份温暖的记忆,永远都无法忘怀。

当我回想起那件事时,眼眶不禁变得湿润了,那调皮的眼泪不知不觉中蹦了出来。那是一年最炎热的时候,太阳高高地挂在天空中,直射着大地。狗卷起了舌头,知了在树上不断地吟唱,使人觉得厌烦。我埋怨说道:“哎呀,热死了!这天气简直不是人能受得了的!”“快点回家!快点回家!”我心里默默地想着。“哎呦,谁啊?”我大声吼道,本来就厌烦的我,又被人无缘无故地撞了一下,让我更加气愤。我抬头一看,是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他的衣着十分朴素,甚至简陋,一个缝了无数次补丁的衣衫和一双已经露出趾头的鞋映入了我的眼帘,看到这我的心不由得软了。他见我这么急躁,连忙说:“对不起,对不起!我急着给孩子们看病,刚才撞到你了,真是对不起!”然后又说道:“这些孩子都是孤儿,太可怜了。”说到这,老人略带着悲伤的语气。此时的我鼻子不由得酸了,恭敬地说:“我也对不起您,刚才对您那么凶,要不我帮您推车吧!”“不好吧!这么热的天。”老人不好意思的说。“没事。”我执意这样,老人也不好阻拦什么,只好由我。

去医院的路上,我们欢声笑语,忘记了夏日的炎热,忘记了刚才的疼痛。我只是和老人一起推车,一起帮助这些孤苦伶仃的孤儿们。那天,我真的很开心。那一幕已成为我心中最温暖的一幕,也是最温暖的记忆。

温暖的记忆就是这样。只要世界上多一点关心、多一点爱,身边的每一幕都有可能成为最温暖的记忆。

所以,大家行动起来,温暖的记忆将会散落在每一个角落。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①美学家朱光潜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有一段时间喜欢作诗填词,兴之所至,常信笔直书,想到什么,便写什么,自觉不错。后来将习作拿给朋友看,却碰了壁:“你的诗词来得太容易,你没有下过力,你喜欢取巧,显小聪明。”一语点醒梦中人。他由此方悟,意境经过洗练,用词经过推敲,才能百炼成钢,达到精妙境界。遣词造句如此,人生更是如此。 ②“人生一征途耳,其长百年,我已走过十之八九。回首前尘,历历在目。崎岖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涛,幸赖桥梁以渡。桥何名欤?曰奋斗。”桥梁专家茅以升晚年这样总结一生。诚然,谁的人生没有几分坎坷?谁的道路不曾有过崎岖泥泞?生命的常态,永远不只是浅浅的涟漪,更有涌动的暗流、潜在的礁石。正是这些,才构成了完整而丰富的人生;也正是在崎岖道路上的砥砺前行,每个人的精神生命才能不断成长。有作家写道:“你不可能要求海洋没有风暴,那不是海,是泥潭。”未经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