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策划
关于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设计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是指高校的从业人员从招聘、录用、培训、升迁、调动、评价直至退休全过程的管理。其目的是通过科学管理,谋求教职员工、师生之间,教职员工与教育事业、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达到人适其事、人尽其才、事竞其功的目的。作为艺术类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如果仅仅追求科学、规范的管理,可能达不到应有的期望值。
我们先从几个方面对艺术类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做个分析: 一、
从学校文化的角度
1、 作为艺术类院校教职工的主体-—教师,他们前卫、时尚、创意、创新、自由;他
们张扬个性、发展自我、体现价值、追求成就。
2、 这决定了学校的文化环境不可能是保守、传统、思维定势的,而应当比较宽松、自
在,但又不失基本规范的。 二、
从学校所处的社会环境的角度
1、 囿于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管住人,讲究服从、顾全大局,只会形成消极抵抗、对
立情绪、效率低下的状况,会困扰学校的长远发展。
2、 没有一个以人为本、认同、激励、进取、凝聚的人文环境,一定会制约人力资源的
稳定发展、更好发展。
3、 其他院校不断变革、改善条件,挖掘人才、抛出各种各样的“诱惑”,会引起我们
自己学校教职工的频繁流动(已经有先例)。
4、 学校本身有着四十多年的历史,积聚了比较深厚的专业基础,形成了比较浓厚的艺
术氛围,这是其他院校目前无法比拟的优势。 三、
从学校的教职工角度
1、 作为教师,希望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学校的认可,学生的尊重,希望自己的专业技
能能够被学生认同、学习;希望自己不必受到太多规章制度的约束,可以比较自由,身心愉悦;希望得到专业进修、提升的机会。
2、 作为管理人员,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教师的尊重,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力有认同
的机会,希望自己的地位有所提高。 四、
从学校人事部门的角度
1、 目前基本是顺延了原有的人事管理模式,只求完成任务,不求质量和效率、效果。 2、 应该根据学校发展战略的要求、教职工的现状及需求,对现有的人事管理进行准确
的定位,要有前瞻性的思考,要打破传统模式,建立符合现实的、有持续发展潜力的新机制、新模式。
3、 要结合现实,引进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
基于此,对今后的人力资源管理作出新的设计。 一、
基础先行
1、 改变“人事管理”观念,树立“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不再是纯事务性的管理,而要突出“人”的概念,尤其要有“让优秀的人才更优秀”、“让合适的人才在合适的岗位上愉快地干”、“让教职工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同步进行”的想法。
2、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学习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管理技能。不断学习、不断
分析、不断探讨、不断摸索、不断尝试、不断积累,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得到不断的完善。
3、 根据学校的实情,制定相宜的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并不是说自由、
宽松了,就不需要制度了,而正是有效的规章制度,才保障了大家的自由、宽松,如果无章可循、每个人都我行我素,那么就没有真正的自由、宽松可言。
二、
日常管理
1、 增强主动服务意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主动出击,为教职工提供相关的咨询,提供
有效的帮助,而不能再像原来那样,坐在办公室里等待别人的求助,甚至还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来访者。
2、 规范、简化工作流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涉及很多教职工个人的工作,比如进出人
员办理有关手续、申请、报销手续等等,一方面要将这些工作列出流程图,让大家一看就明白什么事情怎么做、需要个人提供什么材料,减少返工的烦恼;另一方面,要尽可能简化工作流程,减少大家的等待时间以及自己的工作压力。
3、 平时加强规章制度的宣传,将预防工作做在前面;一旦发生违规、违纪事件,要能
够做到人性化的处理,而不是简单的照章办事、简单的惩罚,那不会起到警示作用,只会引起对立情绪。
4、 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本身工作中尽可能减少、甚至杜绝工作差错,尤其在涉及教职
工切身利益的工资、福利、职评等工作中。
三、 关注两大切入点
1、 新进青年教师培训。每年我们会根据教学、专业建设的需要引进一批教职工,其中
绝大部分是青年教师。对这样一个群体的关注是很有必要的。一贯的做法是:招聘进校、办理录用手续、确定工资待遇、分配到系部,就结束了。他们对学校的一切都不熟悉、不了解,甚至因为不是师范生,其实很不知道教师的教学规范。就这样走上了讲台,走上了教学之路。这样的做法害学生、害学校教学质量、害教师本身。我们觉得比较好的做法是:对新进青年教师进行岗前培训,主要包括:○1学校基本规章制度、教学规范;○2教师职业道德;○3学校发展前景,学校理念;○4专业建设、发展形势;○5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这些基本内容的培训,使得新进青年教师清楚自己的环境、前进的方向、努力的目标,也从感情上认同学校。 2、 教职工继续教育。一个学校发展得好坏,教职工的整体素质起到重要作用;一个学
校能否持续发展,则取决于教职工的发展潜力。因此,如何是教职工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是继续教育的主要目标。教职工的继续教育,要突出与专业结合,与兴趣结合,与发展结合,而不是“大锅饭”。每个教职工尤其教师,都是有其特性的。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每年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教职工,不同时期的需求做好继续教育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才会取得相应的效果。比如:对文化基础类教师,主要是教学方法的交流和提高;对美术基础类教师,通过为其开画展、提供画室等方式,促使他们提高专业水平;对传统工艺美术类教师,帮助他们建立工作室,并提供相应的设施,以通过动手制作的实践,提高教师本身的水平;对设计类教师,要给予他们参与企业项目设计的机会、到企业挂职锻炼、与国内外同行交流、学习最新的设计理念、方法、了解最新的设计动态等等;对管理人员,更多的是帮助他们提升管理理念,改变传统观念,增强“以人为本”意识,促进用心服务??
归根到底,人力资源管理是为教职工服务、为学校服务的,怎样使这一工作更加切合教职工的需求、更加促进学校的发展,是目前急需要做的。以上只是在现有的管理基础上作了一点点思考,还有待于实践和探索、完善。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章甘群)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