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2级第三学期体育课理论考试试题
2012级第三学期体育课理论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体育锻炼处方:体育锻炼处方是运动医学医生指导人们有计划、有目的、科学锻炼的一种方式。在开体育锻炼处方前,要对锻炼者进行身体检查,根据健康状况开出体育锻炼处方,让锻炼者根据处方规定进行锻炼。经过一段时间煅练,再进行身体检查,检查体育锻炼处方的效果,再作新的运动处方。分为 1、治疗性运动处方。2、预防性运动处方。 2.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即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简单来说,有氧运动是指任何富韵律性的运动,其运动时间较长(约15分钟或以上),运动强度在中等或中上的程度(最大心率之75%至85%)。
3.极限强度:运动学方面则是指运动强度达到个人的最高承受力。 4.运动频度:运动频度指每周的锻炼次数
5.运动时间带:运动时间带是指一天中(早晨、上午、下午、晚上等)在什么时候进行运动。应根据人的生物节律来合理安排进行运动的时间带,特别是饭后间隔和运动开始时间的时间带是很重要的。
6.第16届亚运会的办会宗旨:弘扬奥林匹克和亚运精神,促进亚洲各国(地区)的团结、友谊和交流,致力于构建和谐亚洲。
二、填空题
1.第16届亚运会的理念是:激情盛会,和谐亚洲
2.体育锻炼处方应包括3种主要运动类型:耐力性(有氧)运动、力量性运动及伸展运动和健身操
3.制定体育锻炼处方的步骤:1.进行一般体检和临床检查2.运动负荷试验及体力测验3.制定运动处方,安排锻炼计划。
4.人体所需要的三大营养素包括:糖,蛋白质和脂肪它们是构成肌体组织和提供能量所必须的物质。微量营养素包括维生素及矿物质,它们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的功能。 5.第16届亚运会的口号是:动感亚洲,感动世界 三、简答题(自行缩减吧) 1.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一)生活方式因素 又称为健康行为因素。系指因自身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对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它包括嗜好(如吸烟、酗酒、吸毒)、饮食习惯、风俗、运动、精神紧张、劳动与交通行为等。 在当今社会中,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导致多种疾病。癌症、脑血管病的发生,与吸烟、酗酒、膳食结构不均衡、缺少运动及精神紧张等有关;意外死亡,特别是交通意外与工伤意外等也与行为不良有关。我国死因谱已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死因谱趋同。 (二)环境因素
“环境”是指以人为主体的广阔的外部世界,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等,这些无疑对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恶劣气候、有害的水和气体、噪声和污染物等,又随时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社会环境因素更复杂,安定的社会、良好的教育、发达的科学技术等,无疑对健康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和谐的人际关系、美好的家庭环境、融洽的工作、学习环境等均会促进健康。反之,则可能会影响健康。 (三)生物因素
包括遗传、生长发育、衰老等。除了明确的遗传疾病外,许多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发生,亦包含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寿命的长短,遗传是一个不可排除的重要因素。 (四)卫生保健服务因素
包括良好的医疗服务和卫生保健系统,必要的药物供应,健全的疫苗供应与冷链系统,足够的医务人员的良好服务等。
2.构成体育锻炼处方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如何确定运动强度?
基本要素:1.运动项目:指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如慢跑、游泳、篮球等。 2.运动强度:指做运动时的激烈程度,如心跳数多少次、喘的程度等。 3.运动持续时间:指每次连续运动的时间长短,
4.运动频率:指每星期运动几天,如每周运动3天。 如何确定运动强度:
年龄减算法。即:运动适宜心率=180(或170-年龄)。
采用心率百分比。即:使心率达到本人最高心率数的70%-85%的强度作为标准进行锻炼的方法。计算方式:每分钟最高心率数减去年龄乘以70%-85%。例如,20岁男子,最高心率为220次/min,其锻炼过程的运动强度应控制在心率为(220-20-)70%-85%=140-170次/min,这里被称为有氧锻炼的适宜负荷量。
库柏(Cooper)提出了适用于不同年龄结构锻炼时的最佳心率。即:锻炼时最佳心率;(最大心率-安静时心率)乘以70%+安静时心率。
卡沃南法计算运动时心率。运动时心率=(按年龄预计的最大心率-静息时心率)60%+静息时心率。
卡尔森Kalson)运动强度心率测定法持续耐力训练适宜心率=(最高心率-运动前安静心率)除以2+运动前安静心率。
3.造成肥胖的原因是什么?大学生应怎样科学减肥? 原因:(1)遗传与环境因素 (2)物质代谢与内分泌功能的改变 (3)能量的摄入过多,消耗减少 (4)脂肪细胞数目的增多与肥大 (5)神经精神因素 (6)生活及饮食习惯
科学减肥(我也想瘦=。=) 1) 每周减重不超过2斤;
2) 在体重下降的同时,身体围度(或者脂肪率)也下降了; 3) 保证摄入的热量能提供每天身体的最低能量需求; 4) 保证饮食营养均衡,满足身体良好运动的营养需求; 5) 合适的运动,既不过少(没有效果),也不过多(对身体造成负担)。 6) 良好的睡眠
4.蛋白质对运动能力有何重要作用?如何做到膳食平衡? 运动员蛋白质需要量增多的原因
运动会引起人体蛋白质利用增多和组织损伤,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激烈运动尤其是力量性运动训练,可刺激肌肉蛋白质合成,引起瘦体重和肌肉质量增多。
2.大负荷训练初期溶血作用加剧,进而促使红细胞加强合成;受训练刺激线粒体数目和酶的合成量也增多。
3.耐力运动中蛋白质参与供能,但是供能量不超过总能耗的18%。
因此,运动员必须增加蛋白质摄人量,以便恢复运动中消耗的组织蛋白,修复损伤的组织;或者最大程度地刺激蛋白质合成,发展肌肉力量和体积,预防运动性贫血。
此外,保证每餐摄取一定数量的蛋白质,人体就能稳定血糖浓度,并保持稳定的精神和体力状态
如何做到膳食平衡? 膳食平衡需要两个特点:
第一,膳食中应该有多样化的食物。如果一天内只吃一两种或少数几种比较单调的食物,是不能满足人体对多种营养素的需要的,长期吃较单调的膳食对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是不利的。因为各种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不尽相同,只有吃不同种类的食物,才能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第二,膳食中各种食物的比例要合适。人的身体需要各种营养素,而各种营养素在人体内发挥作用又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四、论述题
1.讨论体育对人类的社会的发展作用。
体育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遵循人体身心的发展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专门的科学领域。 另外体育具有强身健体、娱乐,另外还有教育、政治、经济等功能。 而且同时,也可以说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体育就具有不同的功能,但是自从体育产生以来,强身健体及其娱乐自始至终是体育的主要功能。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及其培养人的各种心理品质为目的。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人们对精神方面的需要高于对物质方面的需要。人们对于体育的认识不只限于强身健体的方面,希望通过体育活动的参与得到更多的精神享受。例如,人们观看体育比赛,优美的体育动作,扣人心悬的竞赛等都给人们以美的享受,还有在比赛现场,随着比赛的进行,人们可以大声的叫喊,可以尽情的发泄自己的情感,使人们在精神上有一种轻松感。一次成功的射门,一个漂亮的投篮,随着快节奏的音乐跳健美操等,不只是健身,更重要的是给人们的一种快感、成就感和心情的舒畅感。这些都是体育带给人们精神方面的价值。生活水平越高,人们越是注重体育精神层面的价值。另外,体育也有助于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志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一些体育活动和体育赛事对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都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 2.根据制定锻炼处方的步骤,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一个提高心肺功能的体育锻炼处方。
(例)
姓名:**** 性别:男 年龄:20 职业:学生
健康检查:良好 身高:170cm 体重:64kg 病史:无
运动负荷测定: 安静脉搏:85次/min;血压:90/120mmHg 肺活量:4000ml 体能测定:力量:俯卧撑:25个/min; 耐力:1000m跑4min 体质测定:健康状况:良好;耐力不佳
运动目的:通过慢跑运动和训练,能够显著的提高自身体能素质增加自身耐力,使身体机能水平提高到新的台阶。争取使1000m跑进入到3分30秒以内。
运动项目:慢跑
运动时间:坚持锻炼1个月,每天20——30分钟,循序渐进。 运动密度:可运动5分钟,休息两分钟再运动, 灵活变化。 运动频率:每天至少一次。 注意事项:
? 1.不要饭后即运动。运动后不要马上洗澡、进餐。 ? 2.夏季最好在早上6点后、下午四五点钟运动。
? 3.运动后注意感觉。如出现头痛、头晕、胸闷、气急、食欲减退、睡眠不好或脚痛
等情况,说明运动量过了。运动后五分钟脉搏频率应恢复至运动前状态。 &&下面是个锻炼课程表&&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活动内容 慢跑3000米 走跑交替:(5min走+5min跑)*3 一般准备活动,各种球类游戏 一般徒手操,持续跑5000m 走跑交替:(5min +5min跑)*3 一般徒手操,持续跑3200m 休息 活动时间 25——30分钟 30分 40分 35——40分 30——40分 25——30分 负荷 轻松 稍费力 轻松 稍费力 轻松 较轻松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