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6月月考学科竞赛试卷【精选】.doc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6月月考学科竞赛试卷【精选】.doc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21:17:06

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6月份考试(学科竞赛)

高一学年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O16 S32 Fe56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B.焰色反应

C.Al(OH)3胶体净水 D.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84”消毒液其实质就是氯水,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

B.苏打和小苏打是常见的食用碱,NaHCO3、CaCO3、MgCO3、Al(OH)3常用于治疗胃溃疡病人的胃酸过多

C.SO2、漂白粉、活性炭常常用于游泳池和环境的消毒剂

D.推广使用太阳能、海洋能、风能、氢能,有利于缓减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 3.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 B.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跟碱反应 C.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根据是否产生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4.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 L氦气中含有0.5 NA原子

B.标准状况下,0.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一定为0.2 NA C.常温常压下,46 g 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NA

D.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电子总数NA 5.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一个CO2分子的质量为(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44NA88A.N g B.44 g C.44NA g D.N g

AA

6.“魔术”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表演节目。很多“魔术”中运用了化学知识,某同学尝试运用化学知识对以下“魔术”进行揭秘,其中一定错误的是:( )

- 1 -

A.“滴水生火”,揭秘:脱脂棉中包裹着Na2O2等物质,Na2O2遇水剧烈反应放热同时生成 O2,引起脱脂棉燃烧。

B.“神掌驱魔”,表演者手掌击在别人身上,在击打处出现红色“掌印”,揭秘:表演者事先在被击打人身上喷洒某种无色指示剂如酚酞试液,表演者手掌涂抹了某种酸性物质。

C.“热油锅取钱”,表演者在沸腾的“热油锅”中放入硬币,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下用手从“热油锅”中取出硬币,揭秘:“油锅”中的油实为某种沸点较低的物质。 D.“烧不坏的手帕”,揭秘:手帕上事先蘸了一定比例的酒精水溶液,酒精燃烧的同时,手帕上的酒精和水汽化吸热,降低了温度。

7.已知A、B、C、D四种物质中均含同种元素,且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O2O2H2OA―→B―→C―→ D

A.A一定为单质 B.C一定为氧化物

C.D一定为酸 D.A、B、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6或16的倍数

8.按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为浓盐酸,B为MnO2,C中盛品红溶液,则C中溶液褪色 B.若A为醋酸,B为贝壳,C中盛澄清石灰水,则C中溶液中无变化 C.若A为浓硫酸,B为铁钉,C中盛紫色石蕊试液,则C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D.实验仪器D可以起到防止溶液倒吸的作用 9.下列现象或事实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

A.SO2和Na2SO3溶液都能使溴水褪色 B.硫化钠和亚硫酸钠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C.Cl2和SO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D.浓硝酸和氯水用棕色试剂瓶保存

--+2-3+2+10.某溶液中可能存在Br-、CO23、SO3、Al、I、Mg、Na7种离子中的几种.

现取该溶液进行实验,得到如下现象:①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后,溶液变橙色,

- 2 -

且有无色气体冒出;②向所得橙色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③向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不变蓝色.据此可以推断:该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 )

-- 2-

A.Al3+、Na+、SO3、I- B.Mg2+、Na+、CO23、Br--3+2-2-C.Al3+、Mg2+、I-、SO23 D.Al、CO3、Br、SO3

11.将0.1 mol 铜与40 mL 10 mol·L-1浓HNO3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含a mol H+,由此可知( )

A.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一定为4.48 L B.铜剩余

C.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2-a) mol D.反应后溶液中所含NO3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微粒核外电子排布为2、8、8结构,则该微粒一定是氩原子 B.Na+的半径大于F-的半径

C.F-、Na+、Mg2+、Al3+是与He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 D.NH4+与H3O+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

13.如图所示是从元素周期表中截取下来的,A、B、C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D一定是金属元素,其金属性比C强 B.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显强酸性 C.B的氢化物是以分子形式存在,且分子间存在氢键 D.E的原子序数一定是A的5倍,且原子半径比A大

14.X和Y的原子序数都小于18,两者都能组合化合物X2Y3,已知X的原子序数为n,则Y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 ...

A.n+11 B.n-5 C.n+3 D.n-6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化学键断裂的过程,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B.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都是共价化合物

- 3 -

C.凡是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D.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中,一定都含有非金属元素 16.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 ..①铍(Be)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②铊(Tl)既能与盐酸作用产生氢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放出氢气, ③砹(At)为有色固体, HAt不稳定,AgAt感光性很强,但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

④锂(Li)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物是Li2O2,其溶液是一种强碱, ⑤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⑥硒化氢(H2Se)是无色,有毒,比H2S稳定的气体 A.①②③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

17.下列过程中ΔH小于零的是( )

A.Ba(OH)2与NH4Cl固体混合 B.氯化铵分解得氨气 C.碳酸钙分解得二氧化碳 D.实验室制备氢气 18.在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ΔH>0表示放热反应,ΔH<0表示吸热反应

B.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分数

C.1 mol H2SO4与1 mol 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时放出的热叫做中和热 D.1 mol H2与0.5 mol O2反应放出的热就是H2的燃烧热

19.已知1 g H2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热量121 kJ,且O2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形成1 mol H—O键时放出热量463 kJ,则H2中1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的热量为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 20.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

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 ΔH=-574 kJ·mol-1 ②CH4(g)+4NO(g)===2N2(g)+CO2(g)+2H2O(g) ΔH=-1 160 kJ·mol-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用标准状况下4.48 L CH4还原NO2生成N2和水蒸气,放出的热量为173.4 kJ

- 4 -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6月份考试(学科竞赛) 高一学年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O16 S32 Fe56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B.焰色反应 C.Al(OH)3胶体净水 D.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84”消毒液其实质就是氯水,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 B.苏打和小苏打是常见的食用碱,NaHCO3、CaCO3、MgCO3、Al(OH)3常用于治疗胃溃疡病人的胃酸过多 C.SO2、漂白粉、活性炭常常用于游泳池和环境的消毒剂 D.推广使用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