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技术资料台帐之三 施工组织设计

安全技术资料台帐之三 施工组织设计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4 20:47:16

重新设置,来控制建筑物总高度及层高,以避免在施工中出现累计误差。

1.3.沉降观测

按设计要求设置沉降点。在架空层结构施工完后作为第一次观测,以后每隔1层观测一次,结顶后每隔两月观测一次,至沉降稳定。 2.1、土方开挖

土方的开挖严格按现行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挖土分三个区块。 采用“中央岛法”挖土,用塘渣铺斜道,装载车直接入坑装运土方。 基底余土及电梯井深坑部位余土,人工开挖。

基坑开挖应采取对工程桩、支撑体系的保护措施。挖土顺序和时间如下:

待水平围梁及水平支撑砼浇捣完毕,砼强度达到80%后,采用“中央岛法”方式,以大于1:2放坡分层开挖底板设计标高。

余200厚土体采用人工修土并24小时内及时设砼垫层及砖模。。 2.2、降水与排水

基坑外侧排水:在基坑四周设排水沟、集水井、沉淀池,排入场外城市排水管网。

基坑内排水:坑内临时挖排水沟及集水井,四周贯通,用水泵排除基坑明水。

2.3、基坑内支撑施工

主支撑一次浇筑完毕,不留施工缝。 2.4、基坑监测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围护结构、工程桩水平变位、土体和邻周房屋道路及地表的变形,根据这些变形的发展情况,及时调整施工工艺,实行信息化施工。

监测要求:各监测项目在基坑监测施工前测读初始值不少于三次;各项监测的时间间隔可根据施工进程确定;当观测指标超过警戒值或场地条件变化较大,应及时报警并加密观测次数;监测结果必须附数据和图表说明,标明变化速率和累计变位值;施工监测过程持续至整个基坑结束。

2.5、基坑应急措施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由基坑开挖相关单位组成基坑开挖阶段的决策机构,在基坑监测数据出现异常、现场发生险情时,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项目管理班子成员昼夜有人值班,电工、机工、电焊工分批轮班;当监测发出监测报警后,如变形(或内力)持续增加,且变形增加速率有加大的趋势,应采取相应应急措施及时处理,防止事态扩大或恶化。

2.5.6、支撑拆除施工

支撑拆除拟采用风镐与人工凿除相结合方式进行。水平内支撑的拆除与地下室的施工交叉进行,必须坚持“先撑后拆”的原则。支撑的转换按

2、支撑及挖土施工

设计提供的设计图实施。

当基础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80%,转换支撑完成且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后分段拆除钢筋砼支撑。

地下室工程桩采用?600 钻孔灌注桩,桩身混凝土强度C30,设计有效桩长46米,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1800KN,桩身全截面进入持力层6-3层粉质粘土层,桩配筋按2004浙G23 A1级配置,Ⅱ标总桩数为364枚;本工程高应变试桩检测单桩承载力极限值,测桩数量Ⅰ标、Ⅱ标共计40枚;低应变为389枚,Ⅱ标具体检测数量和位置待定。

3.1、打桩施工

A、将钻机移至施工孔位,钻盘中心与桩中心一致,同时控制好机头钻杆的垂直度和机架平台的水平度,以保证钻孔垂直。

B、开钻时宜慢速钻进,钻进速度根据地质情况而定,粘土层可加快钻进,淤泥质土层宜慢速,钻进时,护筒内泥浆应保持1.0M以上水头。

C、成孔后,先用测绳进行孔深检查,孔深检查达到要求后,进行清孔。

D、本工程拟采用二次清孔法,即钻头清孔达到要求,在安放导管后浇灌砼前进行二次清孔,确保沉渣厚度<5CM(设计要求)。

3.2、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A、根据设计图纸,钢筋笼分段制作及安装。

B、为使钢筋笼保护层厚度均匀一致,防止钢筋外落,在钢筋笼上套上圆心垫块,一个断面放3-4块,每隔2~3M放一档,钢筋笼采用钻机起吊,钢筋接头焊接必须快速,同一断面内接头数量不超过50%,相邻接头错开距离应在63cm以上。

3.3、水下砼灌注

A、灌注混凝土前,对成孔沉淀物进行—次测定,如沉淀原度超过设计要求时,应用泥浆泵(二次清孔),然后立即灌注首批混凝土,首批混凝土:须满足要求。此刻导管保持不动,混凝土继续下灌,直至导管被埋入3米左右才能控制提升。在整个灌注过程中,导管提升保持轴线竖直、位置居中、防止挂卡钢筋笼。

D、水下砼采用Φ250螺口钢导管进行灌注,导管使用前应进行必要的水密和接头抗拉试验。水下砼灌注采用商品砼,泵送到孔位,坍落度控制在16-20CM,确定好首批砼灌注量,应确保初灌时导管埋入砼面≥1M。

E、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控制在不小于2m和不大于6m之间,并做好导管提升记录,杜绝导管拨空的质量事故发生。灌注桩顶砼时,应超灌1.0M,接桩时凿除。

(1)、支撑拆除应分段进行。主支撑及主支撑间围梁最后拆除。 (2)、根据进度及工程特点,支撑拆除顺序及时间如下: 3、桩基施工

3.4、成桩检测

成桩后,按设计对钻孔桩进行检测,具体检测方法及频率均根据设计要求进行。

3.5、主要技术措施控制

①、测量定位:采用三次定位校正措施②、埋设护筒③、钻机就位 ④、成孔: 泥浆制备、钻进成孔、护壁、泥浆比重、持力层的确定与终孔、清孔⑤、 清孔⑥、成孔检验控制措施:孔深检验、造孔垂直度检验、孔底淤积检验⑦、 水下砼灌注质量控制:浇注前准备工作、导管、水下灌砼、桩顶预留长度、试块制作和养护⑧、钢筋笼原材料、制作偏差、钢筋笼保护层、吊放。

⑨钻孔灌注桩施工,必须保证:

a、桩位偏差:群桩:<D/4且不大于150mm b、单桩、边桩<D/6且不大于100mm c、孔深误差:<1%

d.钻头直径:D±15mm(D—设计桩径)孔斜:相对桩长1/100 e.充盈系数:>1.10

f.砼试块:应做率100%,合格率100%g.孔底沉渣:≤50mm h.钢笼偏差:钢笼长度±50mm、钢笼直径:±10mm 主筋间距:±10mm 箍筋间距:±20mm

接头长度:焊接≥10d,错开距离≥36d 入位准确率:≥98%

i.砼灌注:坍落度16-20cm,砼灌注连续性好,无断桩,无夹泥。 3.6、桩砼试块

每一根桩做一组混凝土试块,试样要有代表性,现场随机抽检,要求混凝土试块的编号与桩号统一,并在每组的三个试块上都必须标有试块编号及制作日期。

基础垫层包括砼底板、承台、地梁的砼垫层,其施工顺序与土方开挖相同;要做到“挖土到标高一块,人工平整一块,垫层施工一块”,及时让出工作面,使底板施工紧密衔接。

在土方开挖进入尾声时,修挖下翻承台的土方并及时浇捣砼垫层,其侧向砌240厚砖胎模(1米高以上承台砌370厚砖胎模,1.5米高以上承台砌480厚砖胎模),内侧1:2水泥砂浆粉刷。垫层砼采用预拌商品砼,基坑内搭设泵管支架,由砼泵车或塔吊输送至浇灌点,振动器振捣密实。应做到基坑(槽)几何空间尺寸、标高准确。

4、基础垫层

5、钢筋工程 5.1、总则:

5.1.1、钢筋原材料:工程中所用的钢筋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有厂方提供的质量保证资料,并经现场检验及取样试

验合格后方能使用。本工程框架中纵向受力钢筋应符合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不应小于1.25及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钢筋的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要求。

5.1.2、钢筋加工、堆放:钢筋严格按翻样单加工,钢筋翻样单需由工程科进行审核。加工后的钢筋根据不同的结构部位、绑扎的先后顺序分类分别堆置,先用的钢筋堆在上面,做好标识工作,减少不必要的二次搬运。

箍筋弯钩弯曲直径Ⅰ级钢筋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d,平直部分长度为10d,弯钩形式为135°。弯起钢筋中间弯折处的弯曲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5.1.3、钢筋连接:本工程使用的钢筋,地梁钢筋连接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梁、柱主筋及墙板竖向钢筋>Ф16宜采用机械连接或竖向电渣压力焊,余可采用闪光对焊、电弧焊或绑扎接头,钢筋接头质量应附合现行规范规定,并按规定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施焊。

5.1.3.1、竖向电渣压力焊应保证上下垂直,由专业队伍施工,接头位置按设计要求,并确保同截面内焊接接头百分率≤50%。

水平焊接接头受拉区接头率应不超过50%;接头不宜设置在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接头位置应避开弯矩较大处,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5.1.4、钢筋安装:钢筋的绑扎按设计图及有关联系单要求施工。箍筋弯钩按抗震要求制作,钢筋锚固及搭接长度应根据砼等级、钢筋级别、直径确定,绑扎尺寸、间距、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同一截面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规范规定。钢筋保护层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设置。钢筋节点做法须同时符合03G101标准图集的要求。

5.1.4.1、钢筋砼保护层:

除满足下列要求外,还不应不小于主钢筋的公称直径。

上部结构梁为25mm,柱为30mm,板为15mm,基础梁为40mm,桩主筋为60mm,地下室迎水面为50mm。

5.1.4.2、施工中梁板柱墙钢筋锚固长度按下表执行,且当按表计算锚固长度小于250时按250采用。特别要注意框架梁纵向钢筋在支座处的弯折构造不得小于03G101-1标准图集规定。

三级抗震 砼强度等级 钢筋类别 C25 C30 C35 ≥C40 HPB235 28d 25d 23d 21d d≤25 35d 31d 29d 26d HRB335 d>25 39d 34d 31d 29d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重新设置,来控制建筑物总高度及层高,以避免在施工中出现累计误差。 1.3.沉降观测 按设计要求设置沉降点。在架空层结构施工完后作为第一次观测,以后每隔1层观测一次,结顶后每隔两月观测一次,至沉降稳定。 2.1、土方开挖 土方的开挖严格按现行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挖土分三个区块。 采用“中央岛法”挖土,用塘渣铺斜道,装载车直接入坑装运土方。 基底余土及电梯井深坑部位余土,人工开挖。 基坑开挖应采取对工程桩、支撑体系的保护措施。挖土顺序和时间如下: 待水平围梁及水平支撑砼浇捣完毕,砼强度达到80%后,采用“中央岛法”方式,以大于1:2放坡分层开挖底板设计标高。 余200厚土体采用人工修土并24小时内及时设砼垫层及砖模。。 2.2、降水与排水 基坑外侧排水:在基坑四周设排水沟、集水井、沉淀池,排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