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2年造纸行业竞争状况及发展特征
2012年造纸行业竞争状况及发展特征
第一节 行业竞争情况分析
一、行业进入壁垒:资金技术要求高 政策限制严
造纸工业是一个“大批量、专业化”的产业,其进入需要较大规模的投资,因而在资金要求上,进入壁垒较高。另外,在政策方面,由于造纸产业是污染行业的第一大排污行业,国家对新造纸厂的开办设定了严格的环保要求,这样就提高了造纸行业的准入门槛,是造纸行业的进入具有一定的难度。随着新的节能减排和环保政策的推出,也迫使造纸行业企业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力度,推进产能提升和污染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新进企业设置了技术壁垒。
二、行业退出壁垒:企业固定成本高
造纸行业工序较多,从原料处理到打浆、回收和污水处理的一体化生产,迫使加入者必须联合加入,一条小规模的生产线也要几千万元的投资,建一个有竞争力的现代化造纸厂则需要十几亿的资金,退出成本也较高,因为设备的专用性强,固定成本高,因此造纸行业的退出壁垒较高。
三、行业准入条件:进入门槛进一步提高 (一)基本政策要求
根据《造纸产业发展政策》文件规定,新建、扩建制浆项目单条生产线起始规模要求达到:化学木浆年产30万吨、化学机械木浆年产10万吨、化学竹浆年产10万吨、非木浆年产5万吨;新建、扩建造纸类项目单条生产线起始规模要求达到:新闻纸年产30万吨、文化用纸年产10万吨、箱纸板和白纸板年产30万吨、其他纸板项目年产10万吨。薄页纸、特种纸及纸板项目以及现有生产线的改造不受规模准入条件限制。
表1
新建 1.化学木浆 单条生产线30万吨/年及以上 2.化学机械木浆 单条生产线10万吨/年及以上 3.化学竹浆 单条生产线10万吨/年及以上
造纸行业新建、扩建项目起始规模要求
扩建 (一)纸浆 单条生产线10万吨/年及以上 单条生产线5万吨/年及以上 单条生产线5万吨/年及以上 淘汰 5.1万吨/年及以下生产线 / 单条生产线3.4万吨/年以下生产线 1
4.非木纤维制浆(秸秆、芦苇、蔗单条生产线3.4万吨/年及单条3.4万吨/年及以下生渣等) 单条生产线10万吨/年及以上 产线 以上 5.废纸浆 单条生产线5万吨/年及以单条生产线1万吨/年以下上 生产线 单条生产线10万吨/年及以上 (二)纸及纸板 单条生产线10万吨/年及以1.新闻纸 限制新建、扩建 5万吨/年及以下生产线 上 幅宽1.76米及以下且车2.文化用纸 单条生产线10万吨/单条生产线5万吨/年及以速120米/分钟以下文化年及以上铜版纸限制新建、扩建 上(含铜版纸) 纸生产线 幅宽2米及以下且车速803.箱纸板、白纸板 单条生产线30单条生产线10万吨/年及以米/分钟以下箱纸板、白纸万吨/年及以上 上 板生产线 幅宽2米及以下且车速804.瓦楞原纸及其他纸板 单条生产单条生产线5万吨/年及以米/分钟以下瓦楞原纸生线10万吨/年及以上 上 产线 5.薄页纸、特种纸及纸板新建和扩建项目起始规模不作规定 资料来源:世经未来
鼓励类项目:单条化学木浆30万吨/年以及上、化学机械木浆10万吨/年及以上、化学竹浆10万吨/年及以上的林纸一体化生产线及相应配套的纸及纸板生产线(新闻纸、铜版纸除外)建设;采用清洁生产工艺、以非木纤维为原料、单挑10万吨/年及以上的纸浆生产线建设。
限制类项目:新建单条化学木浆30万吨/年以下、化学机械木浆10万吨/年以下、化学竹浆10万吨/年以下的生产线;新闻纸、铜版纸生产线。
禁止类项目:单条1万吨/年及以下、以废纸为原料的制浆生产线;幅宽在2米及以下并且车速为80米/分以下的白板纸、箱板纸及瓦楞纸生产线。
(二)产业政策升级 环保标准严格
根据《工业清洁生产“十二五”规划》以及《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要求,进一步提升了造纸行业的技术准入条件。由于产能增加过快,市场竞争加剧,生产成本上升压力增大,将促使企业加快对新技术的应用,尤其是节能减排方面的技术,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会加大开发新产品的力度,以应对市场变化,提升企业竞争力。
加大对国家《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水污染防治法》、《造纸产业发展政策》、《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等法律、法规、标准与政策的执行力度。
加速推进二噁英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氨氮的减排进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国家实施计划》,推进我国造
2
纸工业二噁英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减排进程。根据《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新增加氨氮、总氮、总磷限值的要求,加强造纸工业氮、磷污染物的调研,摸清情况,采取措施,升级改造污水处理设施,强化脱氮除磷功能,推进氨氮等污染物减排。
现有制浆造纸企业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与设备,抓紧技术改造,淘汰年产5.1 万吨以下的化学木浆生产线、单条年产3.4 万吨非木浆生产线和单条年产1 万吨及以下废纸浆生产线,以及窄幅、低车速、高消耗、低水平造纸机。禁止采用石灰法地池制浆(宣纸除外)、限制新上项目采用元素氯漂白工艺(现有企业逐步淘汰),禁止进口国外落后的二手制浆造纸设备。
表2
指标 悬浮物(mg/L)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mg/L) 化学需氧量(CODCr,mg/L) 氨氮(mg/L) 总氮(mg/L) 总磷(mg/L) 可吸附有机卤素(AOX,mg/L) 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吨/吨 数据来源:世经未来
造纸行业新环保标准要求
制浆 新标原标准 准 50 70 20 50 100 200 12 15 15 18 0.8 1 12 15 50 80 制浆与造纸联合生产 新标准 30 20 90 8 12 0.8 12 40 原标准 50 30 120/150 10 15 1 15 20/60 造纸 新标原标准 准 30 50 20 30 80 100 8 10 12 15 0.8 1 12 15 20 20 第二节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一、上游供应商谈具有讨价还价能力
我国现阶段的造纸企业所需要原材料主要有木材、草料、废纸、水、亚硫酸盐和烧碱等化学用品、煤炭、配套服务包括运输、电力等,其中,木材是造纸企业最重要的原料,由于我国造纸行业产量的快速增长,对木材的需求也大量增加,从而也增加了木材供应商的讨价能力。
造纸行业作为资源密集型产业和高耗能行业,原料和产品的大批量出进出,形成对铁路、水路运输和电力供应的极大依赖,在铁路运输和电力供应偏紧的情况下,造纸企业对铁路运输和电力企业的还价能力处于弱势。整体看,我国造纸行业的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处于优势。
二、行业现有企业间竞争较为激烈
从行业来看,造纸行业是一个具有规模经济特征,规模较大的企业在现有市
3
场的竞争中往往占有一定的优势。我国造纸行业的集中度仍然较低,存在大量的中小型造纸企业。一般来讲,对于大型企业,规模大、产品结构丰富,技术水平高,市场占有率高,这类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对于中小型企业,不但面临行业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的压力,还要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中求生存,企业整体面临的竞争更为激烈。
三、下游用户的讨价还价能力较强
造纸行业的下游行业主要是印刷、包装、办公、新闻出版、餐饮、卫生、装饰等,这些行业近几年的高速增长也不断拉动对造纸产品的需求增长,导致造纸市场的价格不断上涨。造纸市场旺盛的需求增强了造纸企业在同下游买家谈判过程中的能力,但随着全球性经济萎缩,各行业的增速放缓,纸类需求市场发生变化,造纸企业的讨价能力削弱,纸制品价格出现下滑,用户在购买时,讨价能力相对较高。
四、新进入者较少 外部威胁少
投资新建造纸企业项目由于国家产业政策的严格规定,会受到一系列环保相关政策的限制,所以新进入这通过投资新建造纸厂的方法是很难的。
五、替代品具有局限性 威胁少
由于纸是可再生的资源,性能价格比相对于其他材料也具有较大的优势,因此造纸替代性竞争的压力相对而言较小。从目前的材料科学发展来看,在可预见的未来,造纸仍是人类社会的最主要的材料之一,从性价比上看,造纸最为经济;从生产规模看,纸的供给能力最强,没有一种材料能够完全替代纸;从环保来看,纸制品在大自然中可以被降解。
但是造纸产品在应用中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主要体现在造纸行业生产中对环境的重度污染,易破损、易燃烧等,从应用的角度看,可能部分替代造纸的材料主要有塑料、金属、电子文件等,这些材料具有强度高、耐腐蚀、使用便捷等优点。
第三节 行业发展特征
造纸行业是包装、印刷和信息产业等提供商品材料为主的加工工业,也是市场化、国家化程度较高的一般竞争性加工工业。我国造纸业工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经济的发展为造纸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造纸行业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4
一、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企业
造纸行业设备投资约占总投资额的60%,自动化程度高于一般造纸业;每增加一万吨纸浆的生产能力,需要投入约1.2-2亿元;每增加一万吨纸浆及纸板,需要资金投入约1-1.2亿元,百元产值占用固定资产额与冶金、石油、化工行业相近。
二、行业具有规模效益
由于造纸工业设备投资大,固定成本高,因此扩大规模成为企业降低成本、增强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
三、对资源依赖度较大
造纸产业以木材、竹、芦苇等原生植物纤维和废纸等再生纤维为原料,属于资源约束性工业,对纤维来源的依赖程度极高。相比较世界上主要制浆造纸国家森林覆盖率高、原料资源丰富的状态,我国国内纤维原料供需矛盾突出。
四、市场集中度低
目前我国制浆造纸工业大型集团较少,强势企业少,大部分制浆造纸企业规模较小,这种状况使得企业的规模效益无法实现,限制了企业技术水平、装备水平、产品档次的提高和污染的有效防治。
五、资源消耗较高 污染防治任务艰巨
造纸工业不合理的原料结构、规模结构以及较低的技术装备水平,决定了我国造纸工业的水、能源、物料的消耗较高并成为主要的污染源,中国造纸工业面临较大的环保压力。
预计2013年,受产能扩张、生产成本增加、市场变化和竞争压力加剧等因素的影响,将促使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由过去依靠投资增量发展转向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质量效益型方向发展,同时也会加快落后装备的淘汰速度和企业间的并购重组、整合资源的速度。
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