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22:38:53

第二章 习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D 3、B 4、D 5、A 6、C 7、A 8、D 9、B 10、A 11、D 12、D 13、C 14、C 15、A

16、B 17、A 18、C 19、D 20、C 21、C 22、B 23、D 24、B 25、A 26、D 27、A 28、D 29、B

30、C 31、D 32、C 33、A 34、C 35、D 36、C 37、C 38、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BCE 3、ABCD 4、DE 5、ABE 6、CE 7、CDE 8、ABDE 9、ABCE 10、ABCE 11、ABE

12、ABCE 13、ABCDE 14、ABCD

三、简答题

1、简述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参看教材第57页,新第58页)

答: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是:(1)唯物主义反映论。反映认是一切唯物主义遵循的认识论原则,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为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这是一条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2)唯心主义先验论。先验论是一切唯心主义遵循的认识论原则,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认为意识是先于实践、先于事物或主观自生的东西。这是一条从思想、感觉到物的路线。

2、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参看教材第55页,新第57页)

答: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简述真理的客观性。(参看教材旧第62页,新第64页)

答:真理的客观性即客观真理,有两层含义:第一,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客观的。

4、简述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参看教材第63-64页,新第65-66页)

答:(1)绝对真理即真理的绝对性,有两层含义:第一,任何真理都包含客观的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承认客观真理,就是承认绝对真理。第二,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的,认识第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2)相对真理即真理的相对性,有两层含义:第一,任何真理都只是对世界的某一部分的正确反映,从认识广度上看,是有限的,承认认识有待于扩展,就承认了相对真理。第二,任何真理都只是对事物一定层次的正确反映,从认识深度上看,是有限的,是近似正确的反映。承认认识有待于向纵深发展,就承认了相对真理。

四、论述题

1、试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辩证原理及其意义。(参看教材第58-59页,新第60-61页)

答:(1)感性认识认识的低级形式,是对事物的现象、外部联系和片断的反映;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是对事物本质、内部联系和整体的反映。

(2)辩证关系:第一,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第三,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互相渗透,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3)意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关系,哲学上会导致两种错误的观点:唯理论和经济论。唯理论夸大理性认识,贬低感性认识,认为前者可靠,后者是不可靠。经验论夸大感性认识,贬低理性认识,认为感性认识可靠,理性认识不可靠。在实际工作中,唯理论表现为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片面夸大理论和书本知识的作用,轻视感性经验,一切从本本出发,把理论当成万古不变的教条。经验论表现为经验主义,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轻视科学理论,把局部经验看成普遍真理。

2、试述真理相对性和绝对性相统一的原理,并用以说明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参看教材旧第64-65页,新第66-67页)

(1)辩证关系原理: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第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互相联结,互相渗透。一方面,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绝对真理的颗粒或成分。另一方面,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通过相对真理体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第二,真理是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无止境的过程,任何真理都是这个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终极真理或真理发展的顶峰论是错误的。割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导致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2)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的正确反映,是客观真理,既有绝对性,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或“无用”的观点是错误的。

(3)马克思主义又具有相对性,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我们必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成僵化保守的教条主义。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 社会存在是指( )

A. 社会管理体制 B. 社会政治法律制度 C. 社会精神生活过程 D.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2 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性的因素是( )

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 C、社会风气 D、生产方式

3 \社会形态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指的是( )

A.社会形态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完全一样 B.社会形态的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 C.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客观

的有规律的运动过程D.社会形态的发展与主体的选择无关

4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 )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 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D、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

5 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

A.生产关系 B.血缘关系C.政治关系 D.思想关系 6 在下列选项中,属于非意识形态的是( )

A.宗教 B.艺术 C.哲学 D.逻辑学

7 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

A.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B.政治思想、管理学、语言学C.哲学、艺术、环境科学 D.法律思想、哲学、宗教

8 从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水平高低不同的层次,可以把社会意识划分为( )

A. 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 B. 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 C. 先进意识与落后意识 D. 有阶级性的意识与无阶级性的意识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9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

A、阶级斗争 B、改革开放 C、科学技术革命 D、社会基本矛盾

10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 )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 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D.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

11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人和自然界、人和人之间的矛盾B.个人和社会、自然界和社会之间的矛盾C.先进和落后、正确和错误之间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12 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

A.劳动者的经验技能 B.生产工具的水平 C.劳动对象的质量 D.运输设备的状况

13 生产关系是反映( )

A.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范畴B.人与人之间利害关系的范畴C.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范畴 D.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范畴

14 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

A. 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B.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C. 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 D. 人与劳动资料的关系

15 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容是( )

A.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形式 D.产品的交换方式

16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 )

A.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物质基础 B.生产力落后于生产关系的变化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生产关系可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7 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规律是( )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二章 习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D 3、B 4、D 5、A 6、C 7、A 8、D 9、B 10、A 11、D 12、D 13、C 14、C 15、A 16、B 17、A 18、C 19、D 20、C 21、C 22、B 23、D 24、B 25、A 26、D 27、A 28、D 29、B 30、C 31、D 32、C 33、A 34、C 35、D 36、C 37、C 38、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BCE 3、ABCD 4、DE 5、ABE 6、CE 7、CDE 8、ABDE 9、ABCE 10、ABCE 11、ABE 12、ABCE 13、ABCDE 14、ABCD 三、简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