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电》期末考点 重点
《广电》期末考点
1、电视新闻的定义▲
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2、电视新闻的采制特点▲
(1)传播符号的综合性——立体信息传播(重视同期声的运用、重视非语言符号的传播、
表现的多元素综合)
(2)传播信息的整体形象性——直观形象的思维方式(善于抓住典型的细节和情节、善于
运用蒙太奇思维)
(3)现场纪实再现——(现场的视角,纪实的手法▲) 3、电视新闻与新闻的区别▲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件的报道。具有时新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趣味性等五个要素 。而电视新闻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是区别于印刷媒介,是电子媒介。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是区别于广播媒介。具有真实性、阶级性、时效性三个共性。 4、视觉传达蒙太奇的特点▲
蒙太奇是法文montage的译音,原本是建筑学上的用语, 意为装配、安装。影视理论家将其引伸到影视艺术领域,指影视作品创作过程中的剪辑组合。蒙太奇的作用:构成情节、创造时空、声画结合、营造节奏。 5、电视传播形态的变迁▲ (1)新闻电视化阶段
口播新闻阶段 1958年11月2日,诞生了我国最初口播新闻《简明新闻》。
影象新闻阶段 1948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创办了简要新闻节目“电视新闻” 录象新闻阶段 1971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记者首先采用ENG 设备。
1978年中央电视台也开始使用ENG设备。
(2)新闻栏目化阶段
电视新闻栏目化,是指把电视新闻节目分成多个专栏的编排方式和播出方式,并被电
视媒介普遍运用的一种现象和过程。
1951年美国NBC广播网开办的晚间新闻节目《骆驼新闻大蓬车》。 1979年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 ▲ 分类:
集纳型新闻栏目
杂志型新闻栏目 NBC1952年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杂志型新闻栏目《今天》 ▲
1987年7月1日 上海电视台《新闻透视》第一个新闻杂志类栏目。
199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
专题型新闻栏目 1958年美国CBS创办了《现在请看》
1980年中央电视台的《观察与思考》 1994年4月1日《焦点访谈》
1996年5月1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电视调查性报道
专题新闻节目是指每期节目只有一个专题报道的新闻栏目,以深度报道见长。专题新闻栏目是相对于杂志型新闻栏目而言。
(3)新闻频道化阶段
1980年泰德·特纳创办CNN,从 “鸡汤面条网”“鸡零狗电视台”到世界大台。
电视新闻节目频道化出现的原因:市场新、门槛高、竞争者少且赢利潜力巨大,而
且表现在新闻对政治经济社会日益突显的影响上。同时,电视新闻频道也是一家电视台综合实力的标志。(电视新闻传播理念的演变)
1997年默多克的FOXNEWS创办福克斯新闻台
1996年微软与NBC创办MSNBC
1997年BBC开播24小时新闻台BBCWorld 1999年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开播 2001年凤凰卫视资讯台开播 2003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开播
6、电视新闻传播手段的变迁 (1)电视新闻采集方式的演变
胶片时代 录像磁带时代 数字磁盘时代 (2)电视新闻传送方式的演变
微波传送 卫星覆盖 双向交互传播 7、电视新闻传播理念的演变 (1)“受众”与“上帝”
从魔弹论——使用与满足理论(把受众成员看做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需求的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 (2)“发生”与“发现” (3)“真实”与“正在”
真实——新闻的生命——现场的——现场报道 时效——新闻的生命力——同步的——现场直播 (4)“理性”与“感性”
政治宣传与舆论引导——传播实际效果(必须考虑受众) ——受众想看到什么样的新闻?——易读性的新闻 ——受众想通过新闻得到什么?——新闻不一定有用 (5)“客观”与“主观”
新闻的客观性 ——客观的相对性——观众需要纯客观的事实,而排斥主观的介入 (6)“策划”与“加工” (7)“画面”与“语言”
电视是谁的承接——电影?报纸、广播?——电视传播符号的认识观 电影——画面为主——电视画面的形象本质与新闻传播的理性追求。 报纸、广播——信息传播力 (8)“独立”与“融合”
电视是一种媒介,而媒介的主要作用是使信息传播的最大化。 电视的存在不是独立的。——媒介生态学 融合是媒介发展的趋势,也是竞争的必然。 (9)“经营”与“管理” 8、集纳性新闻栏目的特点▲
集纳型电视新闻栏目是指消息类的电视新闻节目的汇编单位和划分形式。 9、杂志型新闻栏目的特点▲
杂志杂志型电视新闻节目借鉴了杂志的编辑手法,将长短不一、表现形式各异的新闻性稿件按栏目的宗旨加以取舍,有机的组成一个定期定时播出的单元。 10、电视新闻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分类?如何分类?▲
电视新闻的体裁分类可以分为: (1)消息类新闻节目
消息类新闻节目是以迅速、及时简要、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为特点,报道新近或正在发生、发展的新闻事态。 特点:“快、短、广,活”
形态:口播新闻、图片新闻、字幕新闻、影像新闻、现场报道、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 (2)专题类新闻节目
专题类电视新闻是综合运用各种电视表现手段与播出方式、深入报道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某些具有新闻价值又为广大观众所关心的典型人物、经验,新出现的社会现象以及某一战线、地区新面貌等题材的新闻报道形式。 形态:
A、专题报道:典型报道 重大新闻事件的总结性报道 特点:a、新闻性,(时效性和时宜性)(区别于社教专题)、
b、艺术性,专题报道不是新闻的简单拉长,在主题上具有更为完整而精当
的构思,在表现手法上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从某种意义上讲,电视专题就是人们用自己的审美观创造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和审美特征的作品。(区别于深入报道)
c、政论性,具有很强的阶级意识。例如:一切为了“前线”----山东人民
支援北京等疫情较重地区抗击非典纪实。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
B、电视深度报道:电视新闻调查、解释性新闻报道、分析性新闻报道
特点:a、道德善意(更为鲜明而巧妙地传递)
b、悬念和冲突并存(全部故事由出镜记者剖开) c、深度报道(即兴摄录丰富的视觉资料) d、采访和暗访相间(必须有出镜记者介入) (3)谈话类新闻节目
是在主持人主持下,邀请嘉宾和观众,就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以平等的对话交流方式,充分表达各自的意见、观点和见解。 特点:真实性、论争性和互动性 (4)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
内地电视台诞生之后几十年,一直认为,新闻评论是报纸的事,报纸发表社论和评论员文章,收音机和电视只要执行摘播。
1979年,中央广播事业局号召开展电视评论,央视从新闻部抽调记者,组成“专
题部”,酝酿政论栏目,定名《观察与思考》
1993年,《东方时空 · 焦点时刻》出现,各省台评论部相继成立——上海电视
台《新闻透视》、陕西电视台的《时代广场》、成都电视台《今晚8:00》
1994年,《焦点时刻》独立为《焦点访谈》,每日不过13分钟,成为收视率仅次
于《新闻联播》的神话,集中了每年数亿广告。
形态:电视直评、电视述评、电视短评、评论员评论、谈话体评论 特征:新闻性、社会性、政论性和指导性 11、特别节目
特别节目通常也称特别报道,它是综合运用电视多种表现元素的报道方式,对特别重大、
有影响力的题材作详尽、深入、全面的立体化报道。 特别节目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 (1)突发性的重大事件的特别报道
(2)可预知的程序性事件的特别报道
(3)由电视媒体精心策划而推出的特别节目。 12、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的区别▲
连续报道是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及时而又持续的报道。 特点:时效性、事件性、递进性
系列报道是指围绕同一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作多次连续报道的一种方式。 特点:题材重大性、主题同一性、结构立体化
两者异同:题材差异、时效差异、报道序列的差异、传播功能的差异 关于两者的结合:
为了使报道内容更为深入、更为丰富,纵向追踪报道为主的连续报道要向横向
拓展,横向联系为主的系列报道向纵向延伸,纵横结合,开拓报道更为广阔的领域 例如:《陶瓷轴承现象》 13、现场报道的定义及特点▲
现场报道是指电视记者在新闻现场,面对摄象机,以采访记者、目击者、参与者的
身份做出的报道。
历史:最早出现在美国。CBS的丹。拉瑟在越战的报道。后来的CNN在海湾战争中。 特点:时效性强、现场感强、参与感强、可信度高 14、电视新闻编排的原则(规律)▲
(1)同类组合 同类组合就是把题材相近或内容相同的新闻排列在一起,如相同的主题,
相同的报道对象,相同的特点等。
(2)对比组合 对比组合就是把几篇内容有矛盾性的稿件组织到一起(或集中到同一个标
题下),通过对比把事物的矛盾性质凸现出来。
(3)相关组合 相关组合就是指根据新闻的需要或编辑表态的需要将几条具体内容不同,
但存在内在关联的几条新闻编排在一起,形成一组,增加强势。
(4)头条与时段头条 电视新闻头条必须具有最大诱惑力.电视时段头条,条条均有吸引力
头条和时段头条选择的基本原则:
首先,最引人注目的,也就是最重要的,即为头条
注意:有些新闻,内容重要,但当天报纸已刊出,电视新闻如不能捕捉到第一现场画面,
不应视为“最重要”
其次,较为重要的新闻逐个叉开,保持高潮不断
注意:尽力打破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倒金字塔”式的编排,即,依据新闻价值大小排序,
改由“峰谷构造”
(5)制造波峰波谷技巧
“每次电视新闻广播,都要用当天最重要的、最新的、突发性的新闻做头条,即,从高峰开始”但又要防止“节目表越往后,新闻的紧近性和新闻价值越小”, 让受众感到每个时段的新闻中都随时可能出现高潮 (6)利用编排节奏
新闻节目是综合节目,每条新闻的性质、价值、重要程度不同,在整个节目中需要安
排的位置长短也就不同。编排节奏要在轻重、快慢、长短等诸多方面达到平衡与和谐。 15、电视新闻编排(论述题)▲
以青岛电视台《今日60分》栏目2008年1月11日的节目编排为例: 1.青岛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胜利闭幕
2.人代会议案锁定轨道交通 地铁规划有望出台 3.稍后《今日视点》播出《解读民生关键词》
4.“感动青岛”十佳人物评选投票截止 5.山东省取消期中期末统考制度 6.备战奥运 运动健儿冬训忙 小提要 小片头
7.新年第一场雪:岛城银妆素裹 农村旱情缓解 8.新年第一场雪:高速公路封闭 航班延误
9.新年第一场雪:市内交通顺畅 部分路段打车难 10.新年第一场雪:冬泳者雪中畅游 11.暖气不热 居民家中穿棉衣
12.送“福”上街头:交警协管员你们辛苦了 小提要 小片头
13.1550套保障性住房今起公开销售 14.春节临近 家政服务遭遇“用人荒”
15.新闻追踪:老曹何时能拿到18万元赔偿金 16.汶上路一居民楼发生天然气泄漏燃爆事故 17. 新闻链接:天然气使用的安全常识 18.今日视点:解读“两会”民生关键词
电视新闻编排是指编辑根据新闻栏目的定位和编辑方针,确定要编发的稿件之后,根据一定的原则,把稿件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有机串编成一个整体的过程。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决定着新闻节目的总体形象,它是电视新闻采制过程的最终产品,鲜明地代表着栏目的立场和态度。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