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词常见类型与主题分类
2.反映诗人心情(感情)的词语。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
3.反映古诗语言特色的词语。凝练、简洁、幽默、诙谐、质朴、自然、清新秀丽、生动形象。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等。
4、反映古诗结构特点的词语。 开门见山、逐层推进、环环相扣、前后呼应、伏笔照应等 5、反映古诗总体风格的词语。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委婉、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美、恬淡、凄美、明快、豪放、婉约等。
6.反映古诗表达效果的词语。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等。
诗词赏析训练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的前四句统领在“ ”字中,诗人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及小,由 到 。 2、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三)咏 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一、二两句中,诗人用“碧玉”“绿丝绦”写出了早春杨柳的那些特征?
(2)“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你对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四) 谢公亭 (李白)
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注:谢公亭位居宣城城北,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曾在这里送别诗人范云。 1、本诗的作者“李白”,字 ,号 ,被誉为 ,写出他的另外一首诗名 2、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五)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请摘录出最能表现这首元曲主题的句子。
2、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
(六)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 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写出主要三个)
2.试赏析诗歌的前两句。
(七)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怎样理解诗中“征蓬”二字。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千古名句,请赏析。
诗词赏析训练参考答案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创设了一个朦胧、迷茫、冷寂、悲凉的画面,为后两句点题作铺垫。 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①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和纸醉金迷的达官贵人。 ②全诗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二)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的前四句统领在“ 望 ”字中,诗人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及小,由 山河 到 草木花鸟 。 2、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①山河沦陷,昔日繁华的都市,如今已满目疮痍、衰草连天。“我”立于残花败柳之间,悲从中来。近来因焦虑忧愁一直挠头叹息,过去那满头长发现已纷纷脱落,短的都无法梳髻插簪了。
②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因忧国思家而形容憔悴的情怀。 (三)咏 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一、二两句中,诗人用“碧玉”“绿丝绦”写出了早春杨柳的那些特征?
嫩绿 柔美
(2)“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你对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诗人在这句诗中巧妙地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化为有形的剪刀,突出春风给大地万物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表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四) 谢公亭 (李白)
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注:谢公亭位居宣城城北,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曾在这里送别诗人范云。 1、本诗的作者“李白”,字 太白 ,号 青莲居士 ,被誉为 诗仙 ,写出他的另外一首诗名 静夜思 2、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散,空。
由于离别,客人散去,只留下浩浩青天,一轮孤月;空空的谢公亭,空无一人,只余下寂静的空山,长流的碧水。
这两个字,写出了天旷山空的景象。同时,也蕴含着故交云散,盛会难再的惋惜。借景抒怀,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对古代精神上的朋友的追怀和对人间友情的珍视,从中看出作者美好的精神追求和高洁的志趣情怀,显得言近而旨远。 (五)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请摘录出最能表现这首元曲主题的句子。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
“峰峦如聚”,群山好像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一个“聚”字,运用比拟地修辞,既形象地写出了潼关被群山包围的险要地势,又赋予了静态的群山以动态的生命和意志。 或“波涛如怒”,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一个“怒”字,运用比拟地修辞,既形象地写出了黄河的咆哮,又交代了潼关处于黄河之边的险要。 (六)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 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写出主要三个) 全诗围绕一个“愁”字来写。月落、乌啼、清霜、江枫、渔火、钟声。 2.试赏析诗歌的前两句。
这两句诗围绕一个“愁”字置景,选择了深秋时节西沉的残月,悲啼的乌鸦,满天的青霜,和江边的江枫渔火等意象加以渲染,动静结合,色彩用明暗对比,有声有色,给人以清幽寂远之感,表达了天涯游子浓浓的乡愁。 (七)使至塞上(王维)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