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市红桥区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4)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_____。 (5)Al3+中“3+”表示_____。
【答案】3Ar 2SO3 CO32- SiO 一个铝离子带有3个单位的正电荷
2【解析】 【详解】
(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三个氩原子表示为:3Ar。
(2)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两个三氧化硫分子可表示为:2SO3。
(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碳酸离子可表示为:CO32-。
(4)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SiO。
2+4+4(5)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Al3+中“3+”表示一个铝离子带有3个单位的正电荷。 【点睛】
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归纳和比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对待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我们可以找到不同的规律,从而得出不同的答案。请按照要求及示例填写下表:与众不同的物质 物质 与众不同的物质 KCl KCl、K2SO4、K2CO3、BaCO3 _________ _________ 理由 KCl中不含氧元素,其他物质中都含氧元素 (2)甲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有较强的腐蚀性。小明想知道甲酸是否具有酸性,做了如下探究:
①他作出的猜想是“甲酸具有酸性”。你认为下列哪一项实验设计能够检验这一猜想?请用图中字母表示___________;
②若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则甲酸就会像盐酸那样,能与碳酸钠反应。已知甲酸(HCOOH)在水分子的作用可以解离出H+和HCOO-。请写出甲酸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答案】BaCO3(合理即可) BaCO3是难溶性盐,其他盐都是易溶于水 C
2HCOOH+ Na2CO3=2NaHCOO[或HCOONa]+H2O+CO2?
【解析】 【分析】
显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甲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甲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详解】
(1)BaCO3是难溶性盐,属于沉淀,其他盐都是易溶于水。 物质 与众不同的物质 KCl KCl、K2SO4、K2CO3、BaCO3 BaCO3 BaCO3是难溶性盐,其他盐都是易溶于水 理由 KCl中不含氧元素,其他物质中都含氧元素 (2)①显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作出的猜想是“甲酸具有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故选C。
②甲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甲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COOH+ Na2CO3=2NaHCOO[或HCOONa]+H2O+CO2?。
【点睛】
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18.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填写下列空格:
A实验
中玻璃棒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B实验的探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对比试管②③中的实验现象,说明铁生锈的条件与________有关。D实验中棉球最先变色的是___处。通过此实验可以获得二氧
化碳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
【答案】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探究物质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水 d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解析】 【详解】
(1)A实验是蒸发,故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B实验分别是0.1g碘和0.1g氯化钠加入到10mL水中,故B实验的探究目的是:探究物质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3) ②中铁钉部分浸入蒸馏水中,③中铁钉在干燥的空气中,对比试管②③中的实验现象,说明铁生锈的条件与水有关;
(4) D实验中棉球最先变色的是d处。通过浓硫酸对二氧化碳进行干燥,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石蕊棉球变色,干燥的二氧化碳和湿润的石蕊棉球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通过此实验可以获得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为测定某氯化钙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取该固体混合物9.2g,完全溶于40.8g水中,向其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生成沉淀与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若恰好完全反应时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计算:
(1)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__________。
(2)加入的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 【答案】3.65g 10.6% 【解析】 【详解】
(1)解:设参加反应的氯化钙的质量为x,碳酸钠质量为y,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z。
CaCl2111x+Na2CO3106y=CaCO3↓+2NaCl1005g117z
111106117100===xyz5gx=5.55g y=5.3g z=5.85g
样品中NaCl的质量9.2g-5.55g=3.65g 答:样品中NaCl的质量为3.65g。 (2)反应后所得NaCl溶液的质量
3.65g+5.85g=95g
10%加入的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5.3g?100??10.6?
95g+5g-9.2g-40.8g答:加入的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