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市红桥区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天津市红桥区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A.W可能是单质 B.Y可能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 【答案】D 【解析】 【分析】
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差量是参加反应的质量或生成的质量。X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是10g-3.2g=6.8g;Y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W的质量增多,W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是3.2g;6.8g>3.2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Z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是6.8g-3.2g=3.6g;根据分析,该反应是X→W+Z。 【详解】
A. 根据分析,题中反应为X→W+Z,分解反应的生成物可能是单质,所以W 可能是单质,选项A正确; B. Y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不能确定其是否是催化剂,因为在有些反应中溶剂水的质量也不变,所以Y可能是催化剂,选项B正确;
C.根据分析,题中反应为X→W+Z,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因此该反应是分解反应,选项C正确;
D.根据分析,Z物质是生成物,所以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90g+3.6g=93.6g,选项D错误。故选D。 2.某同学为使过滤操作能自动添加液体,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自动加液过滤器”。倒置的烧瓶中盛放待过滤的液体,当漏斗中的液体减少时,烧瓶中的液体会从“液体流出管”流入漏斗而不会从漏斗中溢出。为使液体顺利流下,需插入“空气导入管”与大气相通。下列“空气导入管”及“液体流出管”安装正确的是( )
X 10 3.2 Y 3 3 Z 90 待测 W 0 3.2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
“自动加液过滤器”的工作原理为:过滤时,当液体由液体流出管进入漏斗且达到一定高度时,形成液封,液体将停止进入漏斗,随着过滤的进行漏斗内的液面下降,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液体继续进入漏斗,如此反复,能达到“自动过滤”的目的。所以“空气导入管”下口应在滤纸边沿下方;上口应在待过滤液液面上;过滤的原理是:待过滤的液体沿液体流出管流入漏斗,当漏斗里的液面封住“空气导入管”的管口,空气停止进入烧瓶,液体停止流入漏斗;随着过滤的进行,当漏斗里的液面降到空气导入管的下口以下时,空气又进入烧瓶,液体又流入漏斗,而“液体流出管”下端高于“空气导入管”,会造成液体滴下时液滴飞溅。综上所述并观察图形可知,A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A。 3.下列属于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可燃性 B.挥发性 C.氧化性 D.酸碱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可燃性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B、挥发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符合题意; C、氧化性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D、酸碱性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W,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物质 反应前质量50 /g 反应后质量2 /g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值应为0 B.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C.物质W只含碳和氢两种元素 D.物质W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答案】C 【解析】
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x的值应为50g+1g+1g+23g-2g-45g-28g=0;B反应物的质量减少,生成物的质量增加;所以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C、44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44g×
45 28 x 1 1 23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W 1632?100% =32g;27g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27g×?100% =24g;生成物中氧元素的总4418质量为56g大于参与反应的氧气的质量48g,所以物质W只含碳和氢、氧三种元素;选C
5.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单质的顺序排列的是( ) A.空气、水、氧气 C.石油、熟石灰、石墨 【答案】A 【解析】
A、空气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氧气由氧元素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A正确;
B、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氯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是氧化物;钢是铁的合金,属于混合物,故B错;
C、石油中含有煤油、柴油、汽油等物质,属于混合物;熟石灰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石墨由碳元素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C错;
B.氮气、氯酸钾、钢 D.冰水混合物、纯碱、干冰
D、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纯碱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干冰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D错.故选A. 【点评】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是氧元素.
6.下列实验方案可行且相应方程式书写正确、反应基本类型标注的也正确的一组是( ) A.用灼热的CuO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CO+CuO===CO2+Cu 置换反应 B.用Cu(OH)2和Na2SO4反应制备NaOH Cu(OH)2+Na2SO4C.用金属Fe和稀盐酸反应制取FeCl3 2Fe+6HCl
CuSO4+2NaOH 复分解反应
?2FeCl3+3H2↑ 置换反应
D.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碳酸钠固体中混有的少量碳酸氢钠 2NaHCO3===Na2CO3+CO2↑+H2O 分解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混合气体通过灼热氧化铜,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既除了一氧化碳又增加了二氧化碳,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错误;
B、Cu(OH)2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碱,不能与Na2SO4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NaOH,故B错误; C、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不能生成氯化铁,故C错误;
D、碳酸钠热稳定性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碳酸钠固体中混有的少量碳酸氢钠,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三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D正确。故选D。 7.对下列实际问题或实验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甲图:人用力推箱子,即使箱子未动人对箱子也做了功
B.乙图:渔民叉鱼时,下叉的位置低于人眼看到的鱼的位置——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C.丙图:可以利用此装置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
D.丁图:蒸发食盐水时,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