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导论(修改)
《西方行政学说史》教案
《西方行政学说史》课程简介
课程性质与任务
西方行政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是行政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真正进入公共行政科学大门的专业性基础课程,是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系统阐述西方行政学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研究和讲授西方行政学史的重点学派和著名行政学家思想的产生、发展、沿革的过程和规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西方行政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系统了解各个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行政学说,更深一层地了解行政管理思想的演变及其影响,并从行政理论的变革和历史作用中得到启示,加深对行政活动规律的认识,把握西方行政学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可以加深对行政管理活动规律的认识,从而纵向地把握行政管理科学;另一方面,对于建立中国特色的行政学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借鉴意义。 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并掌握西方行政学各个发展时期的主要行政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行政学说,把握西方行政史的整体概貌。同时,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借鉴西方行政学的学术理论,为我国政府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提高行政效率提供有益的建议。 学分与学时
3个学分,54学时,18周 教学方式与形式
本课程采用专题讲授、专题讨论与学生读书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 考试方式与规定
考试方式与考试时间:本课程采取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10分钟。
成绩评定标准:学生修完本课程并参加期末考试后,其成绩的评定为:期末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30%)。
试卷设计结构:选择题10%,名词解释20%,简答题40%,论述题30%。 指定教材
谭功荣著:《西方公共行政学思想与流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参考与阅读书目
1、唐兴霖:《公共行政学:历史与思想》,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苎乾威等:《西方行政学说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
《西方行政学说史》教案
3、彭和平、竹立家等编译:《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 4、苎乾威、马国泉编:《公共行政学经典文选(英文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朱仁显主编:《中国传统行政思想》,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编,《新中国行政管理简史》,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田兆阳:《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当代世界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 8、孙耀君:《西方管理思想史》,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 9、俞可平:《西方政治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V.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11、A.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上海三联书店,2000。 7.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2、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13、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4、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5、戴维.奥斯本:《摒弃官僚制--政府再造的五项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6、麦克尔.巴泽雷:《突破官僚制--政府管理的新愿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7、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8、《西方行政学说史(修订版)》,丁煌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19、《西方行政学理论概要》(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丁煌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11月版。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
导论 西方行政学的产生与发展
建议学时:4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上编 公共行政学阶段(上)
创立与正统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 建议学时:10
第一章 公共行政学的提出(2学时) 第二章 官僚制理论(2学时)
2
《西方行政学说史》教案
第三章 科学管理理论(4学时)
第四章 公共行政学学科体系的初步建立(2学时)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上编 公共行政学阶段(下)
批判与改进时期的西方行政学 建议学时:16
第五章 行为科学理论(2学时) 第六章 行政决策理论(2学时) 第七章 公共政策理论(4学时) 第八章 系统与权变的理论(4学时) 第九章 行政生态学理论(2学时) 第十章 新公共行政学理论(2学时)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下编 公共管理学阶段
建议学时:18
第十一章 公共管理学基本知识(2学时) 第十二章 公共选择理论(2学时) 第十三章 新公共管理理论(2学时) 第十四章 治理理论(4学时) 第十五章 新公共服务理论(2学时) 第十六章 多元公共行政观理论(2学时) 第十七章 非营利组织理论(2学时)
第十八章 公共责任与公共职业伦理理论(2学时)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结语 当代世界行政改革实践分析
建议学时:6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授课章节:导论:西方行政学的产生与发展 课时安排:4学时
3
《西方行政学说史》教案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讨论结合、多媒体教学 教材与参考书目:
1、《西方行政学说史(修订版)》,丁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2、《西方行政学理论概要》(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丁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11月版。
3、唐兴霖:《公共行政学:历史与思想》,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苎乾威等:《西方行政学说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谭功荣著:《西方公共行政学思想与流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公共行政学创立的时代背景以及一百多年来的发展轨迹。从多种公共行政学发展阶段的划分中寻找行政学发展的时代脉搏及其内在的逻辑体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历史悠久的行政实践与思想 西方行政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历程 复习思考题:
1、西方行政学产生的背景。 2、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历程。 基本教学内容:
导论 西方行政学的产生与发展
本章主要介绍公共行政学创立的时代背景以及一百多年来的发展轨迹。从多种公共行政学发展阶段的划分中寻找行政学发展的时代脉搏及其内在的逻辑体系。
一、历史悠久的行政实践与思想 1、行政实践的客观存在 2、行政管理的文献众多
3、行政管理思想的丰富:行政组织、行政行为、行政法规 4、最早的行政学理论(安培、史坦因、行政天才汉密尔顿) 二、西方行政学产生标志与产生的背景 西方行政学的产生:
1、1845年法国科学家M·A·安培“建立管理国家之科学”的设想;
2、1865-68德学者斯坦因七卷本《行政学》最早提出“行政学”一词(指行政法); 3、1887年美学者(总统)威尔逊发表开创性的《行政学研究》一文,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