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深基坑人工挖孔桩支护施工组织设计 - secret
29 9.2 平面及高程基准点 在现场布设3个平面基准点和3个水准基准点。基准点布设位置根据规范要求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而定,布设位置应考虑在建筑物变形区以外、不受施工破坏的稳固地方。
9.3 基坑水平位移及垂直位移观测点
(1)基坑水平及垂直观测点布设在能全面反映基坑变形特征的地方。观测点直接埋设专门加工的全站仪棱镜支架,以消除水平位移观测时的对中误差;
(2)基坑水平及垂直观测点埋设规格按规范执行; (3)本工程共布基坑变形监测点3个。 9.4 周边建筑物观测点布置
(1)建筑物观测点布设在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变形特征的地方,根据设计方案共布置周边临近建(构筑)筑物监测点6个;
(2)垂直位移观测点埋设规格按规范执行; (3)变形观测点的数量由第三方监测单位布置。 13.5 观测周期
(1)由变形监测单位根据相关规范确定监测周期;
(2)遇有特殊情况,如开挖速度较快、降雨量较大等应增加观测次数。 13.6 提交资料
(1)水平、垂直位移、周边建筑物观测点布置图; (2)水平、垂直位移成果表 (3)水平位移矢量图 (4)垂直位移曲线图 (5)沉降变形曲线图 (6)变形监测技术报告
10.工期保证措施
10.1项目法管理
10.1.1配备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管理班子,组织作风过硬、技术过硬的操作工人参加本工程的建设。
10.1.2实行项目管理,设立专门帐户,工程款专用,公司在人力、物力、财务上给予大力支持。
10.1.3项目经理代表企业法人全面履行施工合同,是施工进度第一责任人,负责
30 施工全过程的规划、控制和协调管理,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10.1.4层层落实施工进度责任,严格执行顶目计划考核和奖惩制度。按施工全过程的“计划、实施、检查、比较分析、调整、再计划”封闭循环原理,以关键线路的节点设施进度奖。 10.2进度计划管理
10.2.1进度计划管理
(1).对施工网络计划进行动态管理,采用前锋线比较法对实际施工进度进行检查、比较,判定施工实际与计划的偏差,分析进度偏差的工序是否为关键工序,偏差是否大于总时差,偏差是否大于自由时差,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或对原计划及时进行调整,以控制施工总工期不延长。
(2).按六级制定施工计划,构成一个从总体到细部的施工计划体系,运用网络计划跟踪技术对施工网络计划进行动态管理。
第一级,制订主要形象进度控制点;
第二级,根据形象进度控制点编制施工网络总进度控制计划; 第三级,制订分部分项计划; 第四级,制订月进度计划; 第五级,制订详细的周进度计划;
第六级,在制订周进度计划的基础上再制订具体的日计划,按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部位以及工程量进行编制,将施工进度计划落实到具体的日程上来。
施工时,以二级网络为主,抓三、四、五、六级落实,若施工中因某些原因造成进度的滞后,则采取如下措施进行补救:
①.在工作面允许的前提下,可增加资源的投入量(人、材、机)。
②.在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允许改变的条件下,改变关键线路或计划工期的非关键线路上的有关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以达到确保总工期的目的。例如,可把前后工序改为平行或互相搭接的小节拍流水。
③.缩短某些工序的持续时间,需增加资源投入或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以提高劳动效率。
④.大力推广技术进步,奖励合理化建议,密切协调工序与工序之间的合作关系,严格科学管理,以完善的协调、配合和优质的服务,在确保工程质量优良的前提下,按承诺工期履约,并尽最大努力争取提前交付用户。
⑤.精心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方案和作业设计,使其具有先进性、合理性和实用性、从技术上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10.2.2施工进度管理的具体措施
(1).建立每周的协调例会制度,举行与业主、设计、监理的联席办公会议,向业主、设计、监理汇报上周的工作内容及进度情况,分析进度提前或滞后的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下周的施工进度计划。
31 (2).按施工总进度计划安排各民工队伍的施工计划,推广小流水段施工工艺,合理安排工序,加强基层协调,科学管理,保障专业施工队伍的交叉作业及流水施工的顺利进行。
(3).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提前进行成品、半成品的加工与定货,以免材料供应不及造成窝工,影响进度。
(4).关键工序如桩孔开挖、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坚持两班制作业,节假日不休息,增加施工的有效时间。 (5).桩孔开挖过程中护壁混凝土的施工掺用早强剂,缩短工序的间歇时间,加快桩孔的开挖速度。 10.3民工队伍管理
作好农忙、节假日劳动力的保证措施,农忙期间在技术安排上尽量作合理的调整,将劳动密集型的工作推前或靠后,使工程进度所受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的程度,同时,采取一定经济奖励措施,对坚持工作的民工予以一定的经济补偿和奖励。另外,召集劳务责任人开会,签订农忙期内劳动力保证合同,并缴纳一定的保证金。 10.4季节性施工措施
作好雨季的施工准备工作,注意向有关部门收集工程所处地区的气象及水文资料,并对施工季节气温的高低以及降雨等情况做出预测并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降雨,应提前将有关室内和室外的工作进行调整,同时发放雨具,力求将降雨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具体措施详见雨季施工措施。
11.质量保证措施
11.1质量方针、目标
工程质量方针:“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科学管理、质量第一”。工程质量目标是:严格按照有关规范及国家规定施工,达到一次验收合格,争创优质奖。 11.2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32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项目经理 技术负责生产经理,质量工程师 办公室 物资供应部 工程技术部 经营预算部 安全质量部 各专业施工班组 钢筋班 木工班 砼班 安装班 石工班 电钳班 11.3质量管理制度
根据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责任制的要求,在工程中特制定以下质量管理制度。 11.3.1技术质量交底制度
技术质量的交底工作是施工过程管理工作必不可缺的重要工作内容,交底必须采用书面签证确认形式。
(1)项目部接到施工图纸后,项目经理组织全体人员对图纸进行认真学习,并督促监理组织设计交底会。
(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毕并送审批确认后,由项目部牵头,项目工程师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书面交底,列出监控部位及控制要点。
(3)本着“谁负责施工、谁负责质量、安全”的原则,各分管工种负责人(工长、技术员等)在安排施工任务的同时,必须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必须做到交底不明确,不上岗。
11.3.2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制度
(1)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按照企业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要求,经有关部门评审,签署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