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最全最深入古建筑讲义(李会智老师) - 图文

最全最深入古建筑讲义(李会智老师)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5 1:28:17

顶。最早见于北魏石窟中的石塔。

121、盝顶

屋脊似一道交圈的女儿墙,屋脊所围之内屋顶为矩形平顶,

圆攒尖顶 屋脊之外四周为短坡顶。

盝 顶 122、囤顶

屋面为弧形,即囤顶。 123、穹窿顶

砖石结构建筑屋顶之一,屋顶呈半球状或抛物线状,适用于平面为圆形或近似于方形的砖石建筑。最早见于西汉墓,至魏晋南北朝、唐宋而衰。

124、单坡顶

一面坡的屋顶。多为辅助性建筑,多与围墙相临。汉代明器中有不少单坡例子,至今仍在使用。

125、重檐

两层以上的屋檐,为之重檐。是屋顶形式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使屋顶处理得更为美丽壮观。多见于庑殿、歇山及十字歇山顶的建筑上。

126、勾头

单坡顶 屋面瓦陇最前边的领头筒瓦,瓦头为圆或半圆形。

重檐歇山顶 瓦头有不同的图案,战国时多用云纹和蝉翼纹,秦汉多

用几何图案、动植物纹、四神、文字等纹饰,南北朝至隋唐多用莲花瓣及兽头图案,宋辽多用凤、花草等纹样,明请多用猫头、龙头等多种图案。大约从秦代始勾头由半圆形演变为圆形。

第二章 《营造法式》木作制度要素

《营造法式》是北宋官方颁发的,关于建筑工程做法和工料定额的专书,也可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建筑工程规范,书成于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0年。全书内容分为:制度、工限、料例、图样四大部分。每一部分又分为:壕寨、石作、大木作、小木作、彩画作、砖作、瓦作、窑作、泥作、雕作、锭作、锯

25

作、竹作等十三个工种制度,制度包括建筑及结构设计规范、施工方法、工序和砖瓦、琉璃等建筑材料制造方法;工限是劳动定额;料例是材料定额及灰浆、颜料、琉璃釉料配合成分;图像是制度的形象说明。

《营造法式》是由将作监李诫奉上级之命编纂的,带有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政治特征,但在编纂过程中吸收了北宋工匠的经验。据书中介绍,全书36卷,357篇,3555条;其中308篇3272条系来自工匠相传并且是经久可以行用之法。因此它仍然是一部闪烁着中国古代劳动工匠智慧和才能的巨著,直接或间接地记录了我国11世纪建筑设计和施工经验,工程管理情况,以及工匠对科学技术掌握的程度,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发展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第一节 《营造法式》殿堂、厅堂结构形式

建筑结构形式为《营造法式》中图样部分,是《营造法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制度、功限外,以图样所占篇幅最多。《营造法式·总诸作看详》中载:“或有须于画图可见规矩者,皆别立图样以明制度”。可见当时对图样的重视,没有图样,不能彻底说明制度。图样是帮助我们全面理解《营造法式》木结构建筑制度的依据,也是我们研究和设计宋代官式木结构建筑的宝贵资料和理论依据。殿堂是古代建筑中高标准的结构形制,厅堂是次于殿堂的结构形制。

一、殿堂式建筑平面布置及梁架结构的主要形制

殿堂式结构主要特点是,整体结构按水平方向分层柱额、铺作、屋架三个

构造层,每个构造层都是一个整体,自下而上逐层制作安装、叠垒而成,室内空间的扩大是靠铺作层叠起,如

身内分心斗底槽 造楼阁,只须增加柱额和铺副阶周匝身内金箱斗底槽 身内分心斗底槽、副阶周匝身内金箱斗底槽、副阶周匝身内单槽、副阶周匝身内双槽。

与平面柱网布置相对应

作层即可,《营造法式》图样中列有四种平面布置形制,称为地盘图,分别是副阶周匝身内单槽

26

副阶周匝身内双槽 的梁架结构是,殿堂身内分心斗底槽草架侧样、殿堂副阶周匝身内金箱斗底槽草架侧样、殿堂副阶周匝身内单槽草架侧样、殿堂副阶周匝身内双槽草架侧样四种结构形制。

殿堂副阶周匝身内金箱斗底槽草架侧样

殿堂身内分心斗底槽草架侧样 殿堂副阶周匝身内单槽草架侧样 殿堂副阶周匝身内双槽草架侧样

五台佛光寺屋架、铺作、柱额层关系图

27

佛光寺东殿横断面图 二、厅堂式建筑梁架结构的主要形制

厅堂式建筑结构与殿堂式结构相比其特征非常明确,它是以每间横向柱中线上的柱梁配置为主,构成梁柱组合而成的屋架,纵向以槫及攀间等构件联络成一间,故又称“梁柱式构架”。其室内空间的扩大是以增高内柱实现的,所以“厅堂”式建筑的内柱高于檐柱,是区别“殿堂”的明显特征。其梁架结构及平面柱网布置比较灵活,这种结构施工较简便,应用普遍。其梁架主要主要形制如下。

十架椽屋: 八架椽屋: 六架椽屋:四架椽屋:

分心用三柱; 前后三椽栿用四柱; 分心前后乳栿用五柱; 前后并乳栿用六柱; 前后各剳牵乳栿用六柱。 通檐用二柱; 分心用三柱; 乳栿对六椽栿用三柱;

前后乳栿用四柱; 前后三椽栿用四柱; 分心乳栿用五柱; 前后剳牵乳栿用六柱。

分心用三柱;

乳栿对四椽栿用三柱; 前乳栿后剳牵用四柱。

通檐用二柱; 分心用三柱; 剳牵三乳栿用三柱; 前后剳牵用四柱。 2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顶。最早见于北魏石窟中的石塔。 121、盝顶 屋脊似一道交圈的女儿墙,屋脊所围之内屋顶为矩形平顶,圆攒尖顶 屋脊之外四周为短坡顶。 盝 顶 122、囤顶 屋面为弧形,即囤顶。 123、穹窿顶 砖石结构建筑屋顶之一,屋顶呈半球状或抛物线状,适用于平面为圆形或近似于方形的砖石建筑。最早见于西汉墓,至魏晋南北朝、唐宋而衰。 124、单坡顶 一面坡的屋顶。多为辅助性建筑,多与围墙相临。汉代明器中有不少单坡例子,至今仍在使用。 125、重檐 两层以上的屋檐,为之重檐。是屋顶形式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使屋顶处理得更为美丽壮观。多见于庑殿、歇山及十字歇山顶的建筑上。 126、勾头 单坡顶 屋面瓦陇最前边的领头筒瓦,瓦头为圆或半圆形。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