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生活化
浅谈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生活化
广西桂林市龙隐小学 黄小敏
一、加强中华美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中国素以文明和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礼仪、仁爱、尊师、诚信、勤学、友善、宽恕、砺志、爱国等美德源远流长,千百年来绵延不绝,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培养了伟大的民族精神。然而,近年来多种原因造成社会伦理道德教育有所滑坡,优秀的传统美德被忽视。 1997年6月,李岚清同志在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也重点强调开发革命传统和我国优秀传统这两种特有的德育资源,他在《中国传统道德》一书序言中指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根本目的,是把实现德育总体目标与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结合起来,使之更加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使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并形成适应社会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可以促进学生的养成教育,而在各种形式的道德体验中,学生不仅能形成理性认识,而且能促进情感与道德体验的内化,促使德育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得以发扬光大。
二、重视日常生活中的养成教育。
美德的形成渗透在平时的生活中,良好习惯的养成落实于具体行
动中。因此,要让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渐渐明白继承中华美德,应该踏踏实实地做好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将书本上学来的道理,付诸于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仁、义、礼、智、诚、忠、恕、和——中华之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根的本,不论时代怎样发展,我们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不能忘根不能忘本。改革开放,打开国门,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经济、文化等的迅猛发展。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的意识到,随着国门的打开,一些负面的思想,一些不健康的文化等也会随之而流入国内;我们应该时时清醒的坚持?扬弃?。为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华之传统美德,我们必须坚守学校这一主阵地,充分发挥学校在?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行动?的堡垒和生力军作用;我们必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细节决定成败。
什么是中华之传统美德?从大处看,内涵深厚,意义丰富,覆盖
面广。就中、小学校而言,我个人认为,《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之要求;校规、校纪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之遵守乃中华之传统美德。
第三、中华传统美德的发扬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要大力宣扬现实生活中的好人好事、英雄模范,对违反社会公德的人和事要坚决抵制和抨击。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西方腐朽没落的道德思想和生活方式正通过各种渠道侵入中国社会,广大中小学生面临种种不良诱惑,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面临各种挑战。我们清醒认识到,一部分人荣辱观颠倒,是非感模糊,是因为人们对传统优秀的伦理道
德产生怀疑,失去对社会主义道德观和荣辱观的信仰。为此,党和国家相继提出了?人文精神?、?以德治国?、?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八荣八耻?等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理念,所有这一切,为中华传统美德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四、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而青少年时期更是一个人性格养成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引领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新的环境、新的要求,要有新的发展平台,这样?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自然成了切入点。我们要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向上的心理,使他们知爱懂礼行孝,形成这种好的品质,使之受益终身,使我中华五千年文明得以发扬光大。
作为教育工作者,深感任务艰巨。百育德为首,成才先成人。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校园不可能是世外桃园、一方净土:格物致知精神在当今的就业形势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诚意正心在投机取巧、勾心斗角的人眼中看来就是傻冒一个、修身齐家在笑贫不笑娼的舆论中显得孤立无助、至于治国平天下更是多数国人无睱虑及。所以中小学的德育工作显得就非常重要、紧迫和艰巨,在中小学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体现。具体地讲,我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思考:七、活动为载体,以活动陶冶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在活动中去发现学生的不足,以便及时教育和纠正。
积极倡导:“规范的学生之言行,积极向上的思想”。培养学生在竞争中不忘中华之传统美德。现列学生之常见活动如下:
1、“勤俭环保”的班级活动:以班为单位,不但本班同学所用易拉罐等可回收物品得以收集,校园内的可回收物品也得以清理。物品的销售不只让学生感知了劳动的收获,还学习了点滴的市场营销,作为班务开支的经费还让学生学会了当家理财。
2、学科班级小组竞赛活动:以班为单位,根据班级人数的多少,分成3—5个小组,教师草拟竞赛规则,学生民主通过,课堂抽答、抽作;“一帮一”活动等以组为单位。经常让不同的组间相互抽答或抽作教师的提问;让各小组自主讨论疑难问题;让小组间进行交流。对获胜的个人和小组发放奖票,分半期和期末,两次兑换,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可以较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学生的竞争意识,一张小小的奖票就是一次胜利,不断的由一次胜利走向又一次的胜利,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3、组织开展已毕业学生与在校学生座谈会:人之本性常表现出拥有时不觉得可贵和幸福。已毕业学生的经验和感悟,通过交流,可以让在校学生大有“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的感觉,同龄人的语言一句可以顶教师单方说教的十句。甚至可以达到化解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或矛盾难以沟通的目的。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中,曾经起过重要作用,具有一定影响。通过继承与发展,不但有利于后代的良好人格的形成,而且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