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课内文段阅读训练 - 图文
妈妈 爸爸什么时候回来 我红着脸问 我有点迫不及待 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 他晚上七点钟回来 母亲抚摸我的脑袋 笑着说
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等待父亲回来。我用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画上了一圈花边。将近七点钟的时侯,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 1、给第二段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腼腆( ) 自豪( ) 兴奋( ) 满怀信心( ) 3、“誊”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
4、写母亲看诗后的神态的词有两个: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说明了写母亲赞扬我以后,我的神态的词有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有什么问题要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回答。
问题:: 回答:
6、当母亲赞扬我的诗写得精彩极了后,我是怎样想?又是怎样做的?
文段四《“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我有个( )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 )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1、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词语。 2、按课文的内容填写量词。
一( )电影剧本 一( )作家 一( )出发点 3、找出文段中的两对反义词写下来。
( )—( ) ( )—( )
4、两种声音是 和 ,它们像 。这是一个 句,是把 比作 。
5、“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6、“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这句话中,“这个”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不全面?
21
7、文中“生活的小船”“刮倒”各指什么?
8、你觉得拥有这样的母亲和父亲的“我”幸福吗?为什么?
文段一《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wáng háung)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反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lín líng)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p?ng f?ng)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fú f?)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我会选择文中括号内正确的读音。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景观( ) 仿照( ) 仿佛( ) 3、用“~~~~~”划出文中的排比句。 4、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词语。
(1)( )的殿堂 (2)( )的亭台楼阁 (3)( )的乡村田野 (4)( )的民族建筑 5、缩写句子。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6、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
(1)风景名胜( ):A、超过 B、优美的地方 C、能担任,能承受
.
(2)举世闻名( ):A、用鼻子嗅 B、知道 C、有名望
.
(3)武陵春色( ):A、情景,景象 B、颜色 C、脸上表现的神情
7、本文是从 、 和 三个方面来描写圆明园的,其中 方面写得最详细。
8、看着昔日辉煌的圆明园,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文段二《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 )的青铜礼器,下至( )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 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1、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22
2、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起 作用。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收藏( ) 珍贵( ) 销毁( ) 4、我会用“不但??而且??”造句。
5、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圆明园遭受破坏之严重?请用横线画下来。 6、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7、联系上下文,说说从加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
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
..
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8、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什么?
文段三《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中,有 的殿堂,也有 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 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 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 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 其间,仿佛_ _____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我能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剔”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 2.我能把文中补充完整。
3.读一读加点的词语,我能仿写句子。 有??也有??有??也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知道画直线句子的作用是:________ 。文中最后一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23
。
5.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有哪些感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呢?
文段一《狼牙山五壮士》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保护 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打击 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坚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1、我会划去文中恰当的词语。 2、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险要( ) 进犯( ) 全神贯注( ) 3、比一比,再组词。
贯( ) 描( ) 努( ) 崩( ) 惯( ) 瞄( ) 怒( ) 绷( ) 4、照样子写词语。
(1)横七竖八:
(2)全神贯注(表示注意力集中的): (3)满腔怒火(表示愤怒的):
5、文中 、 、 、 、 这些词语是作者对五位壮士痛击敌人是的动作描写; 、 、 是作者对五位壮士痛击敌人时的神态描写。 6、每位壮士各有特点:班长: ,副班长: ,宋学义 ,两小战术 ,这些任务的特征都抓住了人物的 、 表现出来的。
7、从文中对五位壮士歼敌是动作、神态的描写,你体会到了什么?
文段二《狼牙山五壮士》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 陆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 )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 )过手榴弹( )在腰间,他猛地( )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zá zā)!”
2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