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绩效考核的各种理论方法

绩效考核的各种理论方法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9:33:42

学知网(http://www.china-study.net)专注于提供优质的管理培训课程与服务

可能差距很小,如“思想品质”,但在有些维度上可能差距很大,如“创新能力表现”,仅靠排队不能做到科学合理。因此,可由考评者根据被评者排序在某一维度的平均差异程度,在一定的刚性范围内自主柔性地选择差距系数,适度释放“强制排队”所带来的心理压力。

(4)360度分层考评法。员工考绩,关键要科学采集到员工绩效的各种真实信息,而这些真实信息存在于大量的工作实践中,只有近距离共事者才能做到信息对称、充分。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员工间相互了解的真实信息,实“一对多”和“多对一”的员工全方位相互评价。具体操作中将被评对象分三层,领导层成员,各部门层和中低级员工层分别评价,综合考绩。利用民主性来解决信息的充分性和相关性。同时,员工互评,有利于促进团队协作和谐。

(5)民主集中权数法。员工互评,不等于无序民主,也不等于削弱领导权威。领导的责任大必须配套较大的权力。因此,不同层次的员工可以互评,充分民主,但集中按各自不同的岗位权数进行,使民主集中规范化,限制主管的随意性集中和权威的无序削弱。权数可以动态调整,以适应不同的领导环境和领导风格。

(6)加权综合法。员工在绩效上的优秀序号,是通过加权平均来综合反映,因此需要对员工填交的考绩表或软盘,由计算机按权数综合计算员工的优差顺序和差距系数,这是规范民主集中的结果。同时计算单项差和汇总

海量管理资料下载,仅供学习研究之用,严禁用作商业用途

差异,以此反映所有评价者意见分歧程度。

(7)差距自动调整法。若某维度的评价差异过大,则说明员工在此维度上的排序认识比较困难,进而表明员工间在此维度上个性差异较小。因此,应相应按认识难度函数模型自动调小差距;若某维度的评价差异过小,则说明员工在此维度上的排序认识容易,进而表明员工间在此维度个性差异较大。因此,应相应按认识难度函数模型自动调大差距,科学合理地确定绩效差距。

(8)序号分布拟合正态法。一般地,员工优差分布规律是近似正态分布,特别优秀或特别差的员工很少,而一般平均表现的员工总是多数的。因此,根据员工优差分布的正态假设,两极员工相互差距较大,中间员工相互差距较小。因此,选用对应正态分布函数模型计算具体序号相邻的差距,将平均差距系数具体化、合理化,同时不改变加权平均的民主结果。 (9)转换百分数法。根据被评员工的序列号和相应差距,按百分数转换函数模型计算,转换成人们容易理解和使用的百分数。汇总平均后的百分数可作为奖金系数与奖酬挂钩。

(10)自评偏差消除法。对员工自评某维度序号在全员综合评价序号的合理界限内,属“自知之明”,应适当加分;否则是“自夸”或“自谦”,按自我正确定位函数模型控制,引导员工正确认识自己。“自夸”则告诫当事员工并消除其增加的分数,“自谦”则提醒当事员工树立自信心,但不补偿自己低评减少的分数。

学知网(http://www.china-study.net)专注于提供优质的管理培训课程与服务

(11)极差消除法。对考评者非理性高评或低评被评者,超过合理界限,如“包庇”和“恶意”,按照理性控制函数模型,找出极端评价者及其评价值,消除其非理性极端评价的偏差并反馈告诫之。

(12)合理界限自动调整法。包括员工自评合理界限和极端评价的不合理界限,都由合理的概率函数模型判断,并随着认识难度而自动、合理地调整。

(13)考评总差距调整法。考评主管可根据考绩总分结果的总差距大小,适当调整差距列向量系数,重新计算,方便灵活地调整考绩总分布区间,使总差距最佳适应员工总体心理承受能力,同时又不影响其科学性和民主性。 (14)考评质量检测评估法。一是可通过抽取某非正式团体成员的评价差异判断,若异常很小,则有可能是串通合谋的结果;二是通过总平均评价差异大小反映考绩质量的低和高;三是检测每位考评者的考评质量,并通过考评质量系数,来适度调节考评权数,考评质量高,则适度增加考评权数,反之,则适度削弱其考评权数。

(15)有效反馈法。一是考评主管根据某员工的优秀维度和很差维度,有针对性和员工反馈谈话,有利于发扬长处、克服不足、倾听不满申诉。二是对某些极端评价者表现,质询其极端评价的理由,约束极端行为。三是根据自评结果差异,评价员工自我认识能力。四是反馈其考评质量系数,约束引导员工理性考评。如此反馈,有效促进员工心理成熟化和理性化。

海量管理资料下载,仅供学习研究之用,严禁用作商业用途

(16)高效信息处理。将上述考绩99%的工作量选择科学适用的函数模型,由计算机自动处理,简化人工操作。 3、刚柔相济考绩方法的主要特征。

(1)刚柔相济,是该考绩方法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各种具体方法的选择都充分体现刚柔相济思想,所谓“刚”,就是对考绩行为边界的硬性规定,主要是约束考评者主观非理性行为,防止主观上的故意偏差和心理误差,包括行为程序,行为边界以及对非理性行为的负强化等方面的硬性规定,保证考绩的信度。所谓“柔”,就是充分发挥考评者的理性行为,让合理的意见表达有充分的方式和空间,包括考绩维度的细分和引导、考绩系统对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函数模型对现象的仿真拟合,保证考绩的效度。

(2)方法的科学性,是该考绩方法设计追求的目标。包括心理障碍的排除、各种心理误差的消除、非理性偏差消除、有效反馈约束、录入错误检测、考绩质量自身评估等。保证了考绩结果的公正性和精确性,有效克服当前考绩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形式主义。

(3)三维立体动态的考绩框架,保证了该考绩方法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包括考绩维度全面完整的平面结构,三层考绩体系独立互联的层次结构,维度数量和内容以及被评人数可随时调整的动态开放结构。

(4)简化的操作界面,屏蔽了绝大部分考绩工作量和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在考绩操作界面上,考评者处理的信息简单、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在操作界面的背后,计算机按设定的程序,快速高效地处理人

搜索更多关于: 绩效考核的各种理论方法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学知网(http://www.china-study.net)专注于提供优质的管理培训课程与服务 可能差距很小,如“思想品质”,但在有些维度上可能差距很大,如“创新能力表现”,仅靠排队不能做到科学合理。因此,可由考评者根据被评者排序在某一维度的平均差异程度,在一定的刚性范围内自主柔性地选择差距系数,适度释放“强制排队”所带来的心理压力。 (4)360度分层考评法。员工考绩,关键要科学采集到员工绩效的各种真实信息,而这些真实信息存在于大量的工作实践中,只有近距离共事者才能做到信息对称、充分。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员工间相互了解的真实信息,实“一对多”和“多对一”的员工全方位相互评价。具体操作中将被评对象分三层,领导层成员,各部门层和中低级员工层分别评价,综合考绩。利用民主性来解决信息的充分性和相关性。同时,员工互评,有利于促进团队协作和谐。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