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资料(知识点梳理)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结论:①不论带电粒子的m、q如何,在同一电场中由静止加速后,再进入同一偏转电场,它们飞出时的侧移和偏转角是相同的(即它们的运动轨迹相同)
②出场速度的反向延长线跟入射速度相交于O点,粒子好象从中心点射出一样 (即b?21gtgt2gt证:tg?? tg?? tg???vovovot2voyL?) tan?2vy?2tg?(??的含义?)
恒定电流: I=
quuL(定义) I=nesv(微观) I= R=(定义) R=?(决定) tRISW=QU=UIt=I2Rt=U2t/R Q=I2Rt P=W/t =UI=U2/R=I2R E=I(R+r)=u外+u内=u外+Ir P电源=uIt= +E其它 P电源=IE=I U +I2Rt
单位:J ev=1.9×10-19J 度=kw/h=3.6×106J 1u=931.5Mev
电路中串并联的特点和规律应相当熟悉
路端电压随电流的变化图线中注意坐标原点是否都从零开始 电路动态变化分析(高考的热点)各灯表的变化情况
1程序法:局部变化?R总?I总?先讨论电路中不变部分(如:r)?最后讨论变化部分 局部变化Ri??R总??I总??U内??U露??再讨论其它
2直观法:
①任一个R增必引起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减小,其两端电压UR增加.(本身电流、电压)
②任一个R增必引起与之并联支路电流I并增加; 与之串联支路电压U串减小(称串反并同法)
?I??Ii?局部 Ri????与之串、并联的电阻?并
?ui??U串?当R=r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为Pmax=E2/4r而效率只有50%,
电学实验专题
测电动势和内阻
(1)直接法:外电路断开时,用电压表测得的电压U为电动势E U=E (2)通用方法:AV法测要考虑表本身的电阻,有内外接法;
①单一组数据计算,误差较大
②应该测出多组(u,I)值,最后算出平均值
③作图法处理数据,(u,I)值列表,在u--I图中描点,最后由u--I图线求出较精确的E和r。
(3)特殊方法
(一)即计算法:画出各种电路图
E?I1(R1?r)I1I2(R1-R2)I1R1-I2R2 E? r?(一个电流表和两个定值电阻)
I2-I1I2-I1E?I2(R2?r)E?u1?I1rIu-Iuu-u1 E?1221 r?2 (一个电流表及一个电压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
E?u2?I2rI1-I2I1-I2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u1ru1u2(R1-R2)(u1-u2)R1R2R1 E? r?(一个电压表和两个定值电阻) u2u2R1-u1R2u2R1-u1R2E?u2?rR2E?u1?(二)测电源电动势ε和内阻r有甲、乙两种接法,如图 甲法中所测得ε和r都比真实值小,ε/r测=ε测/r真; 乙法中,ε测=ε真,且r测= r+rA。
(三)电源电动势ε也可用两阻值不同的电压表A、B测定,单独使用A表时,读数是UA,单独使用B表时,读数是UB,用A、B两表测量时,读数是U, 则ε=UAUB/(UA-U)。
电阻的测量
AV法测:要考虑表本身的电阻,有内外接法;多组(u,I)值,列表由u--I图线求。怎样用作图法处理数据 欧姆表测:测量原理
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o使电表指针满偏,得 Ig=E/(r+Rg+Ro)
接入被测电阻Rx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 Ix=E/(r+Rg+Ro+Rx)=E/(R中+Rx)
由于Ix与Rx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
使用方法:机械调零、选择量程(大到小)、欧姆调零、测量读数时注意挡位(即倍率)、拨off挡。 注意:测量电阻时,要与原电路断开,选择量程使指针在中央附近,每次换挡要重新短接欧姆调零。
电桥法测
RRR1R3?R?23 ?R1R2RX
半偏法测表电阻 断s,调R0使表满偏; 闭s,调R’使表半偏.则R表=R’ 一、测量电路( 内、外接法 ) 记忆决调 “内”字里面有一个“大”字 计算比较法 己知Rv、RA及Rx大致值时 类型 电路图 R测与R真比较 条件 Rx?Rv?RA R测=内 UR?UA=RX+RA > RX 适于测大电I阻 Rx >RARv Rx?RA?Rv R测=外 RxRvU? u1I1动端与c接时(I2;u2) ,u有较大变化(即u1-u2?I1-I2)说明A有较强的分压作用,采用内接法 u1I1测量电路( 内、外接法 )选择方法有(三) ①Rx与 Rv、RA粗略比较 V V A A a b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② 计算比较法 Rx 与RARv 比较 ③当Rv、RA及Rx末知时,采用实验判断法: 二、供电电路( 限流式、调压式 ) 电路图 电压变化范围 电流变化范围 优势 选择方法 限流 REEE~E ~ Rx?R滑RRx?R滑xRx比较小、R滑 比较大, 电路简单 R滑全>n倍的Rx 附加功耗小 通电前调到最大 电压变化范围大 Rx比较大、R滑 比较小 要求电压 R滑全>Rx/2 从0开始变化 通电前调到最小 0~调压 0~E E Rx 以“供电电路”来控制“测量电路”:采用以小控大的原则 电路由测量电路和供电电路两部分组成,其组合以减小误差,调整处理数据两方便 三、选实验试材(仪表)和电路, 按题设实验要求组装电路,画出电路图,能把实物接成实验电路,精心按排操作步骤,过程中需要测?物理量,结果表达式中各符号的含义. 选量程的原则:测u I,指针超过1/2, 测电阻刻度应在中心附近. 方法: 先画电路图,各元件的连接方式(先串再并的连线顺序) 明确表的量程,画线连接各元件,铅笔先画,查实无误后,用钢笔填, 先画主电路,正极开始按顺序以单线连接方式将主电路元件依次串联,后把并联无件并上. 注意事项:表的量程选对,正负极不能接错;导线应接在接线柱上,且不能分叉;不能用铅笔画 用伏安法测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测量电路用外接法,供电电路用调压供电。 微安表改装成各种表:关健在于原理 首先要知:微安表的内阻、满偏电流、满偏电压。 采用半偏法先测出表的内阻;最后要对改装表进行较对。 (1)改为V表:串联电阻分压原理 ugRg?u-ugR?R?(u-ugug)R?(n-1)Rg (n为量程的扩大倍数) (2)改为A表:串联电阻分流原理 IgRg?(I-Ig)R?R?(3)改为欧姆表的原理 IgI-IgRg?1Rg (n为量程的扩大倍数) n-1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o使电表指针满偏,得 Ig=E/(r+Rg+Ro)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接入被测电阻Rx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 Ix=E/(r+Rg+Ro+Rx)=E/(R中+Rx) 由于Ix与Rx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 磁场 基本特性,来源, 方向(小磁针静止时极的指向,磁感线的切线方向,外部(N?S)内部(S?N)组成闭合曲线 要熟悉五种典型磁场的磁感线空间分布(正确分析解答问题的关健) 脑中要有各种磁源产生的磁感线的立体空间分布观念 能够将磁感线分布的立体、空间图转化成不同方向的平面图(正视、符视、侧视、剖视图) 会从不同的角度看、画、识 各种磁感线分布图 安培右手定则:电产生磁 安培分子电流假说,磁产生的实质(磁现象电本质)奥斯特和罗兰实验 安培左手定则(与力有关) 磁通量概念一定要指明“是哪一个面积的、方向如何”且是双向标量 F安=B I L 推导 f洛=q B v 建立电流的微观图景(物理模型) ?典型的比值定义 (E= wWFQFIuLQ? s E=k2) (B= B=k2 ) (u=a?b?A?A?0) ( R= R=?) (C= C=) qqqISI Lu4? k drr磁感强度B:由这些公式写出B单位,单位?公式 B= EF?I ; B= ; E=BLv ? B= ; B=k2(直导体) ;B=?NI(螺线管) LvSI Lr2uvmvmvEuqBv = m ? R = ? B = ; qBv = qE ? B==d= RqBqRvvdv电学中的三个力:F电=q E =q u F安=B I L f洛= q B v d注意:①、B⊥L时,f洛最大,f洛= q B v (f B v三者方向两两垂直且力f方向时刻与速度v垂直)?导致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 ②、B || v时,f洛=0 ?做匀速直线运动。③、B与v成夹角时,(带电粒子沿一般方向射入磁场), 可把v分解为(垂直B分量v⊥,此方向匀速圆周运动;平行B分量v|| ,此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合运动为等距螺旋线运动。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圆周运动(关健是画出运动轨迹图,画图应规范)。 2规律:qBv?mv?R?mv (不能直接用) T?2?R?2?m RqBvqB1、 找圆心:①(圆心的确定)因f洛一定指向圆心,f洛⊥v任意两个f洛方向的指向交点为圆心; ②任意一弦的中垂线一定过圆心; ③两速度方向夹角的角平分线一定过圆心。 22、 求半径(两个方面):①物理规律qBv?mv?R?mv RqB②由轨迹图得出几何关系方程 ( 解题时应突出这两条方程 ) 几何关系:速度的偏向角?=偏转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回旋角)?=2倍的弦切角? 相对的弦切角相等,相邻弦切角互补 由轨迹画及几何关系式列出:关于半径的几何关系式去求。 3、求粒子的运动时间:偏向角(圆心角、回旋角)?=2倍的弦切角?,即?=2? t?圆心角(回旋角)2?(或360)0×T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