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4、《爬山虎的脚》同步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汉字。
dié nèn yànɡ 重( ) ( )绿 ( )起 xì wō fú 空( ) ( )牛 ( )过 二、按照要求进行填空。
1.“隙”应查( )部首( )画。字义是“空”;“空隙”是由近义字组成的词。再写三个结构相同的词语:( )、( )、( )。
2.“拂”应查( )部首( )画。字义:①轻轻地擦过;②甩掉;③掸去;④违背,不顺从。那么“一阵风拂过”的“拂”表示 意思。
3.“萎”是( ) 结构的字,字义是 。用它可以组成( )、( )、( )。
三、读句子,给带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并画上“√”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
“触”供选择的解释:(1)引起。( ) (2)碰着,遇到。( ) 2.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 “均匀”供选择的解释:(1)指时间的间隔相等。( ) (2)指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 )
3.茎上长着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柄”供选择的解释:(1)比喻被人抓住的短处。( ) (2)指东西等的把(bà)儿。( )
4.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休”供选择的解释:(1)歇息。( ) (2)停止。( ) (3)不要,别。( )
四、默读课文,根据理解,进行填空。
1.作者围绕《爬山虎的脚》,先讲了( ),再讲( ),最后讲了( ),因此,这篇课文按照事物的几个方面分为 ( )段。
2.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着重介绍了爬山虎的脚。围绕爬山虎的脚,作者先介绍 ( ),再讲述( ) ,最后讲的( )。这样介绍,读者不仅了解爬山虎的脚的形状,特点,以及怎样用脚来爬墙,还受到留心、细致观察周围事物启发。 五、选择动词填空。
爬 拉 变 贴 巴 触
爬山虎的脚(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 )成小圆片,(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紧(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 )。
综合应用
六、课内阅读。
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 )的。爬山虎的脚长在( )上。茎上长( )的地方,反面伸出( )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 )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 )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1、用课文中的词语填空。
2、这一自然段主要写爬山虎的脚的 ( )、( )、( )。 3、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的?请你画一画。
4、你能找出这一自然段中的比喻句吗?抄下来,再体会一下好在哪儿。
5、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样具体吗?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