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格尔尼卡说课稿

格尔尼卡说课稿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13:15:37

《格尔尼卡》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格尔尼卡》,本课选自人美版第13册,属于“欣赏·评述”课。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与设计、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五个方面来说课。 一、 教材分析与设计

新课标的实施改变了以往重视美术技能、技巧的灌输,转而向美术的情感素养方向发展,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和水平,以激发其终身追求美的情感。

而这一节课它好比开启初中美育的一扇门,让学生能了解初中美育的特点——那就是“直观感受美,深层挖掘美”。

本节课的作品《格尔尼卡》是毕加索的名作,属于“象征主义”的代表作,是一幅世界名画。因此,在教学设计这一块,我做了如下安排: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基础,但面对“象征主义”作品,还是感觉到晦涩难懂。因此,解读“象征主义”的意义,明白怎样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是本节课学生的应知点。但是初一学生的理解力是有限的,我发挥了“视觉艺术”可以给人直观感受这一特点,把这些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把深奥的作品用“深入浅出”的方法解读出来,让学生理解、接受。 二、教学目标:

从三个方面设立了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作品的仔细分析,让学生了解《格尔尼卡》,明白毕加索创作的根本思想和目的,达到欣赏的目的。 2、过程与方法: 用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认知作品的历史背景,体会“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并体会毕加索的艺术作品带给人心灵的震撼,认识到战争的残暴性,让学生的思想情感上升到“爱护世界和平”的高度。

教学重点: 作品局部赏析,分析理解人物的创作手法。 教学难点: 1、能够分析出《格尔尼卡》的艺术特点—— 象征艺术,让学生理解它的独特意义。

2、让学生认识到战争的残暴性,产生“爱护世界和平”的情感。

三、 教法与学法

我利用了多媒体课件这一有利条件,设计了多种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分析法”、

在学生的学法上我采用了:自主探究性学习法、手绘线条情感表现法、师生互动法、生生互动法、游戏参与法。

这样以多种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效率,使我的课堂成为一个真正的“快乐课堂” 四、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来欣赏和学习一幅世界名画,这幅

画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杰出、最有名气、最富创造力的画家的作品,这位画家是谁?对,是毕加索。 (二)、新授:

1、认识毕加索和他的立体主义风格 2、画作欣赏(出示格尔尼卡) 你能说说这幅画给你的第一印象吗?

(获得初步的整体印象)乱、看不懂、恐怖、暗等等。

3、 教师引导:同学们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呢,我们该怎样欣赏这幅画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品的时代背景。 4、 时代背景

通过图片、文字介绍格尔尼卡战争 (三)、分组讨论:

表演:请几位同学按照作品上姿势进行情景再现,并把自己想象成你就是当时画中的那个形象,来体会战争的残酷。

1、把全班同学分成六组,每组大约6-7人。每组要选出一名发言代表。

2、讨论问题:画面画了哪些内容? 每一个元素都表达了什么?

画面色彩怎样,你觉得这样画符不符合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画家运用了什么艺术语言表达画面?怎样理解? 3、小组讨论 4、小组代表发言

5、教师提出意见,并对小组发言同学给以简要的评价和鼓励。 (四)、教学延伸

1、格尔尼卡现在是什么样子?出示现在图片与轰炸后的图片进行对比,使学生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美丽

2、观看视频《南京!南京!》,在欣赏过程中,让同学们不仅去看,而是在看中思考、看中发现,积极的去引导学生观察,对此我们可以联想另一法西斯暴行:南京大屠杀 五、作业设计

尝试用线条来描述你看到的南京大屠杀 五、总结

真正伟大的艺术作品表达画家强烈的思想感情,给人以震撼力,毕加索的创作思想是“我是依我所想来画对象,而不是依我所见来画的。”--------------毕加索

搜索更多关于: 格尔尼卡说课稿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格尔尼卡》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格尔尼卡》,本课选自人美版第13册,属于“欣赏·评述”课。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与设计、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五个方面来说课。 一、 教材分析与设计 新课标的实施改变了以往重视美术技能、技巧的灌输,转而向美术的情感素养方向发展,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和水平,以激发其终身追求美的情感。 而这一节课它好比开启初中美育的一扇门,让学生能了解初中美育的特点——那就是“直观感受美,深层挖掘美”。 本节课的作品《格尔尼卡》是毕加索的名作,属于“象征主义”的代表作,是一幅世界名画。因此,在教学设计这一块,我做了如下安排: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基础,但面对“象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