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成员相互问答,了解自己没有读过的那部分文章的信息。直至全组成员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最后,全组成员共同完成小组的共同学习任务,如完成表格、填写地图等。最后,小组选一个代表向全班汇报。 7.课外协作式。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运用与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在课外利用小组合作进行英语学习。具体如: (1)合作学或听写单词。在一个50人左右的班级里,教师检查每个学生对所学单词的掌握情况要花很多时间,教师可以先检查部分学生的发音,然后组织学习小组学单词。进行课外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互相纠正发音,最后在课堂组织比赛。在听写单词时,由于有些同学掌握不扎实,需重新听写,可由学习小组内成绩较为优秀的组员在课外帮助他们听写。这样做能增加学生的练习量,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合作出英语墙报。班上的英语墙报或学校的英语宣传栏每周一期,每期由一个小组负责。每个小组人尽其才:字写得漂亮的学生负责板书;有美术专长的学生负责插图;知识面比较广的学生负责总体设计。总之,每个学生都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墙报的整体效果比一、两个人完成的要好得多。
(3)合作完成一份作业。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英语作业往往以书面形式由学生个别完成。新课程标准则要求改变过去单一的作业形式,力求作业形式多样化。比如,书面形式:听写、作文、与外国小朋友或笔友通信等;阅读形式:阅读课外书籍、报刊杂志或利用网络等媒体获取和处理信息等;口头形式:表演对话、学唱英文歌、朗诵英文诗歌、用英语进行语言实践活动;视听形式;收看电视频道英语节目或收听广播电台英语节目等;手工制作:制作英语贺卡、制作英语手抄报等等。这些作业有时可以个别完成,有时则由小组合作完成,小组合作完成往往效果更好。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感受到集体智慧的力量和集体的温暖,分享成功的喜悦,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做作业的乐趣。
五、小组合作学习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所采取的任何一种方式都应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生活动的互动性和语言的交际性。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教师应注意点拨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不是局外人,不能当旁观者,而应该是学生合作的参与者,学生有问题时应及时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对学生的大胆质疑教师要及时充分肯定和鼓励,在课堂上教师可利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如: “Trust yourself./ Never give up./ Never mind./ Have a try./ Keep your courage”等。让他们心中永远充满对知识的好奇和渴望,鼓励学生敢于开口,大胆地表现自己。让学生在质疑中求索、在争辩中明理、在合作中进步。
2.合理的设计与把握好合作学习的度。
合作作为一种课堂组织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合作学习应该用在重点、难点上,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上。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可行性和探究性,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要设计好哪些内容需要合作学习、什么时候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而且要把握好一定的度。不能只求形式而不管效果。 3.小组合作学习中不能忽视个体独立思考。
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具体结构应是:任务引路—个体独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组际交流—集体评价。也就是说,针对新的知识、新的信息,学习者应该先独立思考,在独立思考中思维的深刻性和独创性品质才能得到发展;然后小组合作学习,每个人独立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在小组内交流;小组交流后,
各小组将各人的信息归纳、总结,由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交流、评价。总之,要做到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同时也进行合作学习,让他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六、结束语
实践证明,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师生间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创造性活动。从中也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能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真正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学习;同时通过合作式的交流,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与他人互相合作,发挥同学间相互鼓励、相互启发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完成合作意识的内化与协作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1年。 2.丁涓: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1月。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览》(通识部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2年。 4.王坦:合作学习简论 《中国教育学刊》2002年第1期。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