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 图文
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6 北方地区年平均初霜冻日期分布
以后 10.10 10.10 以后 9.30
9.20 9.20 11.10 12.10 9.10 9.20 9.10 9.10 9.10 9.30 9.30
以后 9.10 以前 以前 9.9 10.30 11.10 11.20 11.30
9.10 以前 亩产(kg)
9.20 9.30 600 400 200
水稻 玉米
9.20 10.10 10.20 9.15 9.21 9.27 10.3 10.9
初霜日期
图17 黑龙江省水稻、玉米亩产与初霜冻日期变化关系
(1)读图16,描述我国北方地区初霜日期分布总体特征,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7分)
(2)读图17,指出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产量与初霜日期的关系,并简述防御霜冻的主要措施。(8分)
1.(1)北早南晚;(2分)海拔高的地区早,海拔低的地区晚(西早东晚)。(1分)
纬度位置、海拔、海陆位置。(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初霜日期越早,产量越低。(2分)地膜覆盖;培育抗霜冻能力强的作物品种;
营造防护林;人工施放烟幕。(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读2006年4月10日沙尘暴区域(阴影部分)图(图11),完成下列问题。
减灾中的应用。(6分)
(2)简要评价沙尘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9分)
2.(1)冷锋面附近气温、气压差大,风力强盛(吹扬沙尘并使之随锋面移动)(3分);获取图像数据资料,并进行跟踪监测、预报(3分)
(2)有利:促进降水;形成土壤;减弱酸雨;为海洋生物提供营养元素等。
不利:污染大气环境,降低大气能见度;掩埋或损毁各种地表物;加剧土地沙漠化。(答对其中三点得9分)
3.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图11
(1)分析图中天气系统对沙尘暴形成所起的作用;简要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此次防灾
材料一 2010年1月以来,新疆等地连续4次遭受强冷空气袭击,出现60年一遇的寒潮暴雪灾害,降雪持续时间之长、降雪量之大、积雪之厚、气温之低,历史罕见,给人民生活、交通运输、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影响
材料二 图16为“北疆降雪分布 图”
(1)据图描述该地降雪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说明该地暴雪的形成原因。(9分)
(2)分析积雪融化后,大量融水对生态环境可能带来的危害。(6分)
3.(1)主要分布在山区(3分)来自亚洲内部的强冷空气造成强烈降温,加之地势高,气温更低;(3分)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较湿润气流经山地抬升,形成暴雪(3分) (2)大量融雪易使河水暴涨,形成洪水灾害(2分);大量雪水在山区易诱发滑坡、泥石流(2分);融水冲刷土壤形成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2分) 4.【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材料一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截至4月25日
17时,玉树地震已导致2220人遇难,失踪70人。
材料二 2010年西南地区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
旱灾。
(1)试分析抗震救灾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困难。(6分)
(2)云南省冬春季节多干旱,并以冬春连旱为主。分
析云南冬春季节多干旱的自然原因。(9分)
4【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1)(6分)面临的困难:海拔高、缺氧(高原反应);交通不便;通讯设施受损;地形
复杂;后勤保障条件有限。(任答3点得6分) (2)(9分)受单一暖气团(西南季风)影响(3分);云贵高原的阻挡,冬季风难以到达,
(3分) 所以降水少,河流水量小。纬度低,冬春季节气温较高,蒸发量较大(3 分)。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8年8月安徽省滁州河等多条河流均出现超历史最高水位,洪涝灾害导致全省受灾人口达230多万人,滁州城区内涝面积达50%。
材料二 2010年3月新疆北部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已造成130多万人受灾,随着天气回暖还将产生其它此生灾害。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所述洪涝灾害产生的自然原因的主要差异。(6分)
(2)简述洪涝灾害的危害及其防灾减灾措施。(6分)
乌鲁木齐 40-49.9cm 50-59.9cm 60-69.9cm >>70cm 图16 2
6.图12示意中国1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195l~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原因。(7分) (2)说出寒潮对我国农作物产生危害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原因。(8分)
6.[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1)大致呈负相关(温度距平越低,寒潮频次越高)(2分)温度低的年份,亚洲高压
强盛,冷空气活动频繁,寒潮频次高(5分)
(2)春季和秋季(4分)春季主要为播种季节,秋季主要为收获季节,农作物受冻减
产。(4分)
7.图16是2009年12月中国月平均气温距平(℃)等值线与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
(1)描述2009年12月我国低温冷害区域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6分) (2)说明2009年12月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9分) 7.[选修5——自然灾害]
(1)(6分) 分布: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东部地区,北部尤为严重。(2分)
理由;北部距冬季风源地较近,受北方强冷空气的影响大;东部地形较为平坦开阔,冷空气可以长驱南下。(4分) (2)(9分) 灾害:大雾、冰冻雪灾、大风等灾害天气。(3分) 影响:强烈降温导致农作物和牲畜受到冻害;大风和雪灾摧毁建筑物,破坏牧场,导致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大雾等影响人们出行,使交通运输受阻并多发交通事故。(6分) 8.[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龙卷风是一种强烈的、小范围的空气涡旋,是在极不稳定天气下由空气强烈对流运动而
图10
产生的,是危害较大的气象灾害。读江苏省龙卷风发生次数(1951-2007年累计)分布图(图11)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江苏省龙卷风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原因。(6分)
(2)龙卷风的主要危害及防御措施。(9分) 8.[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1)夏季最多,冬季最少(2分);沿海多,内陆少(东南多西北少;东多西少;大型水体多丘陵山地少)(2分);沿海地区(东南地区)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加之夏季的高温闷热天气,龙卷风多发。(2分)
(2)危害:强风使庄稼果木瞬间被毁,交通中断,房屋倒塌,人畜生命遭受损失(3分)。防御措施:加强
对龙卷风的跟踪监测、预报;加固房屋等基础设施;大力加强宣传,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等(6分)
9.【选修5——自然灾害】
据资料一和资料二,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区火山于2010年3月至4月接连两次爆发。在火山口上有650英尺(约合200米)厚的冰川。火山喷发释放出的大量气体、火山灰对交通、气候和人体健康等均可能产生影响。火山爆发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但火山灰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却有不少用途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