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际关系学复习思考题(2)
A.生理因素 B.心理因素 C.社会因素 D.道德规范因素
79.嫉妒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嫉妒心理的产生具有针对性,一定是指向具体的人和事。这说明嫉妒具
有( )。A
A.指向性 B.对等性 C.潜隐性 D.变异性
80.人们在第一次交往中对他人形成的印象最深刻,难以改变,往往影响和左右以后的交往。这属于人
际认知中的( )。B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 81.人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是( )。A
A.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B.组织与相关公众之间的关系 C.人类社会交往中的一切关系的总和 D.人与动物之间的协调关系
82.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查阅图书资料等获取信息,从而全面.广泛.系统地了解所要研
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是( )。B
A.观察法 B.文献法 C.社会调查法 D.人际关系评估法
83.人们总会选择那种可能带来价值较高结果以及能获得该结果的结果。这属于人际交换的( )。D
A.成功原则 B.刺激原则 C.价值原则 D.理性原则 84.奴隶社会的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是( )。A
A.依附关系 B.血缘关系 C.宗法关系 D.金钱关系
85.在人际关系建立的五个阶段中,随着交往双方彼此适应程度的增强或适应水平的提高,人际关系将
进入( )。C
A.吸引阶段 B.适应阶段 C.融合阶段 D.依附阶段 8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类语言的是( )A
A.沉默 B.呻吟 C.叹息 D.叫喊
87.在人际关系的类型中,有一种关系是先赋的.与生俱来的,是个人无法选择的。这种关系是( B )
A.业缘关系 B.血缘关系 C.地缘关系 D.趣缘关系
88.在人际关系的类型中,交往双方的矛盾已表面化.公开化,已发生激烈吵闹.争斗,不能维持正常
联系的关系属于( )D
A.疏离型人际关系 B.维持型人际关系 C.决裂型人际关系 D.冲突型人际关系
89.在人际交往中,对某人或某一类人进行简单概括归类,形成比较固定的印象或看法。这属于人际认
知中的( )。D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
90.在影响人际关系的外在因素中,决定人们行为的心理基础是( )。C
A.自然环境因素 B.道德规范因素 C.价值观念因素 D.空间距离因素 91.下列法律中属于专一性法律的是( )。C
A.婚姻法 B.宪法 C.森林法 D.民事诉讼法
92.按照组织行为学家史布兰格的观点,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的价值观被称为( )。A
A.社会性价值观 B.理性价值 C.美的价值观 D.经济性价值观
93.大多数人只存有嫉妒心理并没有行为表现,把嫉妒隐藏在内心,旁人并不知晓,自己也极力否认或
掩盖这种嫉妒。这就是嫉妒心理的( )。D
A.指向性 B.变异性 C.普遍性 D.潜隐性
94.近区在46~76cm, 远区在76~122cm的交往距离被称为( )。C
A.亲密空间 B.社交空间 C.个人空间 D.公共空间 95.在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中,其最高层次的因素是( )。B
A.心里特征 B.心理动力因素 C.心理效应 D.自我概念
96.在交往中,人们不再以某种特殊群体的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而是以自由.平等的普遍规则作为
交往的指南。这种交往的类型称为( )。D
A.本能型交往 B.规范型交往 C.理性型交往 D.原则型交往
5
97.人际交往活动最原始.最根本的动机是( )。A
A.生理需要 B.社交的需要 C.控制的需要 D.情感的需要 98.在整个家庭关系中处于核心和主导地位是( )。D
A.父母子女关系 B.兄弟姐妹关系 C.婆媳关系 D.夫妻关系
99.作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形式和社会发展动力之一,同时又是社会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
社会现象是( )。C
A.冲突 B.合作 C.竞争 D.协商 100.日本人最忌讳的花卉是( )。B
A.菊花 B.荷花 C.百合花 D.红玫瑰 101.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 )。A
A.社会性 B.情感性 C.历史性 D.客观性
102.人际关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这体现了人际关系的特点的( )。B
A.社会性 B.历史性 C.复杂性 D.变动性 103.人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是( )。C
A.人类社会交往中的一切关系的总和 B.组织与相关公众之间的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D.人与动物之间的协调关系 104.人际交换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 )。B
A.乔治·赫伯特·米德 B.乔治·C·霍曼斯 C.伯恩内 D.欧文·戈夫曼 105.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的人际关系是( )。D
A.依附关系 B.血缘关系 C.宗法关系 D.金钱关系 106.以等级差别为准则的社会形态是( )。C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07.在人际关系建立的五个阶段中,建立人际关系的初级阶段是( )。B
A.注意阶段 B.吸引阶段 C.适应阶段 D.融合阶段
108.人们在为了生产和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中相互结成的一种关系是( )。D
A.生产关系 B.分配关系 C.交换关系 D.消费关系
109.在人的一生中交往频率最高.持续时间最长久的一种关系是( )。A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趣缘关系
110.交往的双方存在一些矛盾和意见,但双方都有一定的理智和克制能力,没有发生直接面对面的冲
突。这种关系称为( )。C
A.亲密型 B.团结型 C.维持型 D.疏离型 111.人际交往的最高级形式是( )。D
A.本能型交往 B.规范型交往 C.价值型交往 D.原则型交往 112.影响人际交往效率的最基本.最直接的心理因素是( )。B
A.气质 B.能力 C.个性 D.兴趣 113.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是( )。C
A.生理需要 B.文化需要 C.社会需要 D.政治需要
114.近区在1.22~2.13m, 远区在2.13~6.10m的交往距离被称为( )。C
A.亲密空间 B.个人空间 C.社交空间 D.公共空间
115.在社交中,由于过分注重希望自己的社交表现能给别人留下良好印象,结果反而造成自我紧张,
引起( )。B
A.自卑性羞怯 B.敏感性羞怯 C.挫折性羞怯 D.习惯性羞怯
116.按照组织行为学家史布兰格的分类,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的价值观称为( )。B
A.理性价值观 B.社会性价值观 C.经济性价值观 D.政治性价值观 117.下列法律中属于专一性法律的是( )。C
A.婚姻法 B.宪法 C.森林法 D.民事诉讼法
6
118.建立和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和前提的是( )。D
A.诚信原则 B.人道原则 C.互利原则 D.平等原则
119.不直接指出对方的错误,而是采取举例的方式提醒对方,使其提高认识,改正缺点。这种批评的
方式是( )。C
A.点化式 B.委婉式 C.比拟式 D.勉励式 120.日本人忌讳的颜色是( )。B
A.蓝色 B.绿色 C.黄色 D.棕色 121.人际关系的实质是( )
A.血缘关系 B.利益关系 C.亲缘关系 D.地缘关系
122.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社会职位.时间场合,面对不同的交往对象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 )
A.角色冲突 B.角色期望 C.角色扮演 D.角色实现
123.1964年出版的关于相互作用分析理论著作《人们玩弄的游戏》的作者是( )
A.霍曼斯 B.戈夫曼 C.马斯洛 D.伯恩内
124.人们通常使用“共同语言”来说明是否存在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足以说明的是( )
A.知识层次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B.思想意识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C.精神产品的生产方式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D.修养水平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125.人际关系的建立在时间上需要经历的高级阶段或最高层次是指( )
A.依附阶段 B.吸引阶段 C.融合阶段 D.注意阶段 126.人际交往最主要的手段是( )
A.语言手段 B.物质手段 C.经济手段 D.法律手段 12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际交往条件的是( ) ...A.交往的时间和空间 B.交往频率 C.交往动机 D.交往距离 128.人际交往中的血缘关系不包括( ) ...A.兄弟关系 B.夫妻关系 C.代际关系 D.业缘关系 129.应酬型人际交往多指一般性的交往关系,其功利性( )
A.较弱 B.较强 C.适度 D.因人而宜 130.影响人际关系的外在因素不包括( ) ...A.自然环境因素和空间距离因素
B.心理动力.心理特征.心理现象.心理障碍等因素 C.习俗礼仪因素和道德规范的因素 D.价值观念因素和法律法规因素
131.提出三维人际关系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P·贝尔斯 B.莫雷诺 C.赫茨伯格 D.舒兹 132.正确的平等观不包括( ) ...
A.平等是有条件的 B.平等具有时代性 C.平等具有文化性 D.平等是绝对的 133.相容原则是指( )
A.与人交往时言谈举止.态度表情及行为等程度恰当 B.交往双方相互体谅,替对方着想
C.交往中宽容待人,忍耐性强,对人宽宏大量 D.交往双方互相了解,互相换位思考 134.美国心理学专家爱德华·蒂·霍尔在其撰写的《无声的空间》一书中认为,个人空间的区域距离范围
是( )
A.0~46cm B.46~122cm C.122~610cm D.610cm以上 135.在非言语沟通中,咳嗽属于( )
A.辅助语言符号系统 B.光学——动力符号系统
7
C.空间和时间符号系统 D.视线接触符号系统
136.俗语“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在适度的自我暴露技法中指的是( )
A.透明的窗格,也叫公开自我 B.不透明的窗格,也叫茫然的自我 C.隐敝的窗格,也叫隐敝着的自我 D.未知的窗格,也叫未知自我
137.在西汉时期,韩信在街上受恶少胯下之辱,愤怒的热血一下子涌遍周身,可他咽下了这口气,从
恶少胯下钻了过去。不仅如此,韩信成名后还到处找恶少,对他表示感谢。这一千古流传的故事在自我克制的技巧中属于制怒方法中的( )
A.平等待人 B.转移怒气 C.善于忍耐 D.建立固定的条件反射 138.在同事关系的调适技法中,一个单位事业欣欣向荣的前提是( )
A.同事相处,顾全大局.不计私怨 B.同事相处,与人为善.尊重他人 C.同事相处,有自知之明.严以律己 D.同事相处,团结协作.互相帮助 139.在家庭关系的调适技法中,互信.互勉.互慰属于( )
A.夫妻关系的调适技法 B.朋友关系的调适技法 C.同事关系的调适技法 D.亲属关系的调适技法 140.在调适代际关系的技法中,两代人和睦相处的前提是( )
A.老青相依 B.尊老爱老 C.求同存异 D.密切合作 141.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J·Moreno)在二十世纪30年代创立的人际关系评估法被称作( )
A.心理测评法 B.参照测量法 C.人物推定法 D.社会测量法
142.运用PAC人格结构模式来改善人际交往及其相互关系,其中的关键在于保持自己的( )
A.“父母”心态 B.“成人”心态 C.“儿童”心态 D.“青年”心态
143.1927年,组织哈佛大学部分教授与西方电器公司的有关成员开始霍桑试验的人是( )
A.梅奥 B.巴纳德 C.西蒙 D.法约尔
144.优美.回报和得失是指形成人际关系的具体条件中的( )
A.相互接触 B.相互近似 C.相互悦纳 D.相互补充 145.下列不属于导致双方相互吸引的因素是( )
A.相知 B.相似 C.互补 D.诱发 146.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有一句名言:“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你如
果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人际关系功能中的交流情感有益于身心健康可以表现在( )
A.消除孤独,交流情感 B.消除压力,增强自信 C.减轻痛苦,增加快乐 D.减少疾病,延年益寿 147.交谈和独白属于交往手段中语言手段类的( )
A.辅助语言 B.体态语言 C.类语言 D.有声语言
148.经济关系是人际交往中最常见的一种关系,经济关系中又包含多种关系,其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
A.生产关系 B.分配关系 C.交换关系 D.消费关系
149.人际交往中,存在一种互补和对称的混合型人际关系,它是( )
A.竞争—合作型 B.主从—合作型 C.主从—竞争型 D.主从—合作一竞争型
150.二十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调查研究发现:女性在认知方面优越于男性的是( )
A.空间知觉.分析综合能力 B.对实验的观察.推理和历史知识的掌握 C.语言表达.形象思维与记忆力 D.操作能力方面,不论是速度还是正确性
151.“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脍炙人口的诗句,在组织行为学家史布
兰格(E·spranger)的价值观分类中属于( )
A.理性价值观 B.政治性价值观 C.社会性价值观 D.宗教性价值观
152.诗人李白在《长干行》的诗句中有一句“长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都讲的
是( )
A.诚信原则是世界性法律原则 B.诚信原则是中国的传统美德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