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探索和研究》课题方案
习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新知识,而且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检验和批判。
另外,我们关注到,为了使“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育价值最终落实到课程中,数学课程标准对这个领域提出了总体目标: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根据各个学段学生的特点,数学课程标准还提出了“实践与综合应用”在不同阶段的侧重点,让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来加强体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爱好。
五、 课题研究的内容
以课程改革理论为指导,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研究为主线。我们将侧重围绕以下内容进行研究:
1. 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
以目前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编制的“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内容的实施和应用为抓手,开展对其课型、年段内容、形式、师生行为表现特征、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探索实践活动课堂教学的模式。
2. 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开发与运用。
第 5 页
针对不同学校的情况,注重“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的校本开发和运用,力图为苏教版教材编写提供鲜活的感性材料,为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提供直接经验。
(1) 为学生学习理解知识做感性经验准备而开展的操作、实验活动,如形体公式推导过程中的摆一摆、移一移、量一量等。
(2) 根据现行教科书相关内容安排的“数学实践活动课”等设计开发的内容。
(3) 模拟性的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模拟实践是对现实实践的模拟,通过要素组合,再现场景、对象、事务等,让学生从中体验各要素的关系,发现和解决问题。
(4) 现实性的数学实践活动。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而参加的一些活动。3. 数学活动环境。
数学活动环境,是数学实践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通过开发数学活动环境,形成良好的数学活动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
(1) 活动氛围。
活动氛围是在经常性的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活动氛围的形成受到活动外部条件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壁报、专栏、标语等宣传手段和汇报、观摩、展示等交流手段,来渲染活动氛
第 6 页
围,烘托活动环境。(2) 活动场景。
可以尝试在班级或者学校开设数学学习活动角、读报处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立数学活动室。六、 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秦淮区夫子庙小学、小西湖小学、一、长乐路小学、武定新村小学、钓鱼台小学、正学路小学、秦淮实验小学、凤游寺小学等学校的全体学生。
本课题研究遵循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助于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文献法。
七、 课题研究的资源配置
课题组由南京市秦淮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领衔负责,各校积极协同,以“秦淮区小学数学高研班”核心成员为研究骨干,适当吸收参加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的教师、市区学科带头人、市区优秀青年教师参与研究。上述课题组的成员,来自不同层面的学校,年龄层次分布均匀合理,并具有一定课题实践经验,而且对苏教版教材一直予以关注,能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课题组在充分发挥已建立的市、区两级课改实验基地作用,形成了研究网络的基础上,认真总结“九五”“十五”期间
第 7 页
的省级课题“小学数学活动课”和“小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成果。这些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第 8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