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5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5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字音
A、识别/博闻强识 模仿/装模做样 剥削/生吞活剥 B、朝圣/朝令夕改 提防/提心吊胆 绿茵/绿林好汉 C、箴言/箴默 蠕动/耳濡目染 粗犷/旷日持久 D、湍急/惴惴不安 讳言/经天纬地 勘察/堪称一绝
二、成语正确的一项
A.无所不为(感情色彩不当) B.安土重迁(语意相反) C.淋漓尽致
D.不耻下问(对象不当)
三、病句 A.语序不当 B.成分残缺 C.搭配不当 D.
四、提取三个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就是指对政策,计划,规划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进行规划的,系统的,综合的评价过程,包括根据评价结果提交的书面报告和把评价结果应用与决策之中。
五、有高中生家长还接送高中生上学与放学。对此,有人赞成,有人反对。 ①请说出赞成的两点理由,用陈述句表述。(不超过30字)
② 请说出反对的两点理由,要针对上述理由,并且用反问句表述。(不超过30字)
文言文阅读材料:
文言文阅读材料:危 战 选自《后汉书。吴汉传》
凡与敌战,若陷在危亡之地,当激励将士决死而战,不可怀生,则胜。法曰:“兵士甚陷,则不惧。”①
后汉将吴汉讨公孙述,进入犍为界。诸县皆城守。汉攻广都,拔之。遣轻骑烧成都市桥,武阳以东诸小城皆降。帝戒汉曰:“成都十余万众,不可轻也。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须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汉不听,乘利遂自将步骑二万余人进逼成都,去城十余里,阻江北为营,作浮桥,使别将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相去二十余里。帝大惊,责汉曰:“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既轻敌深入,又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贼若出兵缀公,以大众攻尚,尚破,公即败矣。幸无他者,急率兵还广都。”诏书未到,述果遣其将谢丰、袁吉将众十余万出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
令不得相救。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丰围之。汉召诸将厉之曰:“吾与诸将逾越险阻,转战千里,所在斩获,遂深入敌地,今至城下,而与尚二处受围,势既不接,其祸难量。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御之。若能同心协力,人自为战,大功可立,如其不然,败必无余。成败之机,在此一举。”诸将皆曰:“诺。”于是,飨士秣马,闭营三日不出,乃多立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尚合军。丰等不觉,明日,乃分兵拒江北,自将攻江南。汉悉兵迎战,自旦至哺,遂大败之,斩谢丰、袁吉。于是,率兵还广都,留刘尚拒述,具以状闻,而深自谴责。帝报曰:“公还广都,甚得其宜,述必不敢略尚而击公。若先攻尚,公从广都五十里悉步骑赴之,适当值其危困,破之必矣。”于是,汉与述战于广都、成都之间,八战八克,遂军于郭中。述自将数万人出城大战,汉使护军高午、唐邯将锐卒数万击之。述兵败走,高午奔阵刺述,杀之。旦日城降,斩述首传送洛阳。蜀遂平。
实词正确的是
听:准许 迫:逼近 壁:营垒 度:考虑 7.直接表现激励士气的是 B 8.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是C 9.翻译:
(1)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2)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
(3)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诗歌鉴赏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1)概括这首诗的颔联、颈联的内容,并说出作者在这两联中寄寓着怎样的感慨? (2)“总为浮云能蔽日”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出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李白很少写律诗,而《登金陵凤凰台》却是唐代的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此诗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一说是作者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
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却不嫌重复,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伏美。“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在封建时代,凤凰是一种祥瑞。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着王朝的兴盛;如今凤去台空,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三四句就“凤去台空”这一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三国时的吴和后来的东晋都建都于金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