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庆市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大庆市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5 20:01:40

2.2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

1990年交通部13号令《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提出了“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运输业车辆技术状况全过程管理制度,第一次认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规章的形式规定了设立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随后,1991年交通部29号发布的《汽车运输业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管理办法》、设定了这类检测站的主要任务、检测站分类与相应的检测项目。这两上文件构建了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主要的概念框架,尽管检测站在后来得到了发展,但仍然是在这样一个基本框架上的发展,交通部13号充与29号令所建立的基本框架并没有改变。

2.2.1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主要任务

(1)、对在用运输车辆的技术状况进行检测诊断; (2)、对汽车维修行业的维修质量进行监督检测; (3)、对车辆改装、改造、报废及有关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科研成果等项目进行检测,提供检测结果;

(4)、执行公安、环保、商检、计量、保险等部门有关汽车安全性能、排气污染、货物鉴定等专业项目的检测。 2.2.2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分级与主要检测项目

按交通部1991年第29号令的规定。把其分为A、B、C三级:

(1) A级站。能承担在用车辆的制动、侧滑、灯光、转向、前轮定位、车速、车轮动平衡、底盘输出功率、燃料消耗、发动机功率和点火系状况,及异响、磨损、变形、裂纹、噪声、废气排放等状况的检测任务。

(2) B级站。能承担在用车辆技术状况和车辆维修质量的检测。即能检测车辆的制动、侧滑、灯光、转向、车轮动平衡、燃料消耗、发动机功率和点火系状况,及异响、变形、噪声、废气排放等状况。

13

(3) C级站。能承担在用车辆技术状况的检测。即能检测车辆的制动、侧滑、灯光、转向、车轮动平衡、燃料消耗、发动机功率及异响、噪声、废气排放等状况。

A级站和B级站出具的检测结果证明,可以作为维修单位维修质量的凭证。

2.3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设计的课题来源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与汽车安全检测站有很大不同,除增加了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等检测内容外,还增加了诊断功能,如,发动机鼓掌诊断、前轮定位、四轮定位鼓掌诊断等功能。所以在工位设置上要认真研究。目前常用的工位布局方式有两种:

(1) 按汽车安全检测线的工位进行布置。即保持一条安全环保检测线,而把底盘测功、发动机分析、四轮定位等检测设置为另一条检测线。这种工位布置的方式叫简单,有利于原有检测线的改造。

(2) 按汽车性能检测项目进行工位布置。工位按动力性、经济性检测、 制动性能检测、操纵稳定性能检测、灯光、废气、噪声、外检和整车、发动机故障诊断等布置。这种工位布置的方式比较科学合理。

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为人类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交通事故上升、环境污染增加。而且随着汽车行驶里程的增加,汽车技术状况逐渐恶化,这些不利的方面会变得越来越突出。目前车管所运营的安全监测站虽然检测速度快、效率高,但是不对检测车辆进行具体的数据显示和故障分析,因此,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建立迫在眉睫。该检测站主要为运营车辆(以载客、载货汽车为主)服务。

14

第三章 检测站的设计

3.1 设计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

(1)确保出具的检测报告准确可靠,符合国家标准《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及其第一号修改关于汽车安全、环保性能检测等项目的相关规定,出具的检测报告能满足政府主管部门行政执法的要求。

(2)采用代表了当今机动车检测技术发展方向的检测设备和检测技术,能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保持领先的技术优势,整体水平可和国际接轨在国内一流。 3.2 检测站系统分析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是一个由基础性要素、需求性要素、结构性要素与功能性要素集成的有机系统。

基础性要素包括:检测目的、检测任务、检测规范; 需求性要素包括:检测数量、车辆密度、车型构成、车辆技术构成、行车条件等;

结构性要素包括:检测项目、检测设备、检测工位、工位布局、控制方式与联网控制系统、人员、场地等;

功能性要素包括:检测效率、服务水平、检测公正性。 1 基础性要素

基础性要素反映国家与行业主管部门的一般性规定,源于交通部13号令与29号令、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主要集中在检测任务、检测项目、检测结果评定等规范上。在本研究中主要用检测目的、检测任务、检测规范等要素来反映这些共性内容,是检测站的立站之本。

1)检测目的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是综合运用现代检测技术和设备,对汽车进行不解体检测的场所,它作为实现汽车管理的现代化机构,采用科学的检测技术与先进的检测仪器,快速准确地诊断汽车的多项技术性能,在提高汽车维修质量、保护环

15

境、节约能源、降低运输成本和提高运力等方面带来了明显的效益。

2)检测服务品种

检测任务是检测目的的细化描述,更加具体地检测系统是用来作什么的,是对检测系统的功能在较高层次上的概括性阐述。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化的、不以赢利为目的,对车辆技术状况进行监督检测的技术服务机构,其主要职能是为在用车辆提供科学的、完整的、可靠的检测结果。目前,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提供的服务主要有:在用运输业车辆的技术等级评定,汽车维修质量检测,机动车安全环保性能检测等。

3)检测规范

检测规范规定了车辆各检测项目的检测工况、受检测时的状态、检测标准以及仪器的操作方法等内容。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现行的检测规范,具有很多的中国特色,如对汽车排放物的控制与限值较欧美国家宽松许多,但在加入WTO后,汽车的检测方面的法规与标准会迅速地向国际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靠近、接轨,这肯定是大势所趋,如I/M检测维修制度,是很有影响力的汽车检测维修制度。在建立汽车检测站时,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要看到检测发展的客观方向。 2 需求性要素

需求性要素反映的是汽车检综合性能检测系统的服务对象所具有的个性。需求的差异性,决定了汽车综合系统的多样性。用受检车数量、车辆密度、车辆构成、车辆技术构成、行车条件等描述检测需求性。

1)受检车辆数量

是描述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潜在的受检车数。它决定于潜在市场的车辆保有量、检测政策、检测周期。潜在的受检车数多少,对检测的工位安排、布线型式、控制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2)车辆构成

1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2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 1990年交通部13号令《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提出了“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运输业车辆技术状况全过程管理制度,第一次认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规章的形式规定了设立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随后,1991年交通部29号发布的《汽车运输业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管理办法》、设定了这类检测站的主要任务、检测站分类与相应的检测项目。这两上文件构建了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主要的概念框架,尽管检测站在后来得到了发展,但仍然是在这样一个基本框架上的发展,交通部13号充与29号令所建立的基本框架并没有改变。 2.2.1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主要任务 (1)、对在用运输车辆的技术状况进行检测诊断; (2)、对汽车维修行业的维修质量进行监督检测; (3)、对车辆改装、改造、报废及有关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科研成果等项目进行检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