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过度盈余管理的对策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规范过度盈余管理的对策探讨
作者:马延春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第21期
摘要:文章对过度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进行阐释,提出规范过度盈余管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过度盈余管理;会计信息;注册会计师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人员利用不同的会计政策来实现企业的最大市场价值以及最大利益的行为我国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还处于初级阶段,各种制度法规还有待完善,这就使得有些公司利用制度的不健全,通过公司的盈余管理进行操纵会计信息报表,以达到其公司利益最大化,也即是过度盈余管理。基于此,当前对规范过度盈余管理进行研究亟为必要。 一、过度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一)企业内部监管机制不健全使得过度盈余管理存在的必然性
企业内部监管机制不健全,使得过度盈余管理有了存在的必然性:从外在表现而言,企业的管理者是有着自利思想的,这一思想推动了盈余管理的发生。企业的所有人,即股东为了鼓励企业的实际管理者,会给予其一定的企业股份,这必将会造成盈余管理的出现;此外,企业内部监管机制的不健全,也是盈余管理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我国,有将近百分之九十五的上市企业的前身是国有企业,这些国有企业的股权架构并没有发生变化,仅仅是依靠引入现金流把国有企业变成了股份公司,这样的上市公司其内部监管体制大多都不健全,这也为盈余管理提供了条件。
(二)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一些漏洞给过度盈余管理创造了条件
众多备选的会计程序、方法等包含在我国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中,需要使用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如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而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等都是存货的计价方法,各种经济事项都有适合自己的一些方法,公司都可以对相应的程序和方法自由进行选择,进而方便了盈余管理。
(三)公司开展过度盈余管理的外在条件是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管不够充足
造假现在在企业或公司里已经不足为奇,而有着“经济警察”之称的一些注册会计师不能在企业里很好地履行职责,有的甚至帮助企业进行造假,开展过度盈余管理,使得企业的会计信息完全失去了本来的面目,使社会经济秩序受到严重影响。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