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谈高中物理的“问题教学法”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谈高中物理的“问题教学法”教学
作者:周洋
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3年第09期
新课标要求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工作,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来抓,是教师教学观念的重大变革,也是我国教育思想观念的一次重大转变。实行素质教育以来,很多教师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对“问题教学法”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研究,其中不乏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值得借鉴的做法,但几乎都集中在教师如何设计问题情景、提出问题等以教师为主的模式中。我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用“问题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更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一、“问题教学法”的重要作用和重大意义 1.有助于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思维定式; 2.促使学生思维进入“反省状态”;
3.问题的解决能给人带来“顶峰”的体验,使人体会成功的喜悦和收获的成就感,从而增强信心、培养兴趣,有利于进一步大胆思考,提出更多的、更深层次的新问题; 4.问题可促使人灵感火花的闪现。 二、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1.通过实验演示,激发学生通过不同实验现象的对比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大部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得出都离不开大量的实验基础。教师通过实验演示,巧妙设置问题情景,创造问题环境和氛围,这样会极大提高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振动中的能量》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先演示了三个实验:挂在竖直弹簧下物体的自由振动,如图1;挂在竖直弹簧下物体在水中的振动,如图2;挂在竖直弹簧下物体的受迫振动,如图3。这样的安排可以使问题层层递进,有利于学生通过对比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利用错误经验,推导谬论,出现自相矛盾,通过错误的分析去诱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高中生在学习物理时,经常会受到一些先入为主的“前概念”的错误经验的影响,而不假思索只通过事物的表象去想当然的得出错误结论,这时教师如能巧妙利用学生这些错误经验创设物理情景,引出物理问题,那么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展现一些事物表面的假象,设置问题情景,通过讨论引发学生争论,最终辩明真相,更有利于学生对物理问题本质的掌握,同时也有利于锻炼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教师可先让学生回答出自己认为正确的错误结论,然后给出和学生相反的结论。这时学生一定会感到不可理解,于是教师就抓住学生的认识错误,使学生的心理进入不平衡状态,发生思维冲突,这样就可以一下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