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8:42:10

1mol碳酸钙分解生成y=1mol二氧化碳; 石灰窑产生的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

×100%=45.9%≈46%;

这是最大值,如部分生成CO,则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12.铜、镁合金4.6g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480mL 的NO2气体和336mL的N2O4气体(均为标准状况下),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生成的沉淀的质量为( )

A.7.04g B.8.26g C.8.51g D.9.02g

【考点】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硝酸的化学性质. 【专题】压轴题;守恒法.

【分析】先算出铜和镁总共失去的电子数,而铜和镁失去的电子数,就是他们结合的氢氧根的物质的量,而结合氢氧根的质量就正好是质量增加的量,即为沉淀量. 【解答】解:本题涉及反应有:Cu

2

Cu

2+

Cu(OH)2,MgMg

2+

Mg(OH)

反应后生成Cu(OH)2和Mg(OH)2,根据以上反应关系可知铜和镁失去的电子物质的量等于结合的氢氧根的物质的量,

反应后沉淀的质量等于合金的质量加氢氧根离子的质量,

生成4480mL 的NO2气体和336mL的N2O4气体,反应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0.23mol,

所以生成的沉淀的质量为4.6g+0.23mol×17g/mol=8.51g,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本题解答的关键是铜和镁失去的电子数,就是他们结合的氢氧根的物质的量,而结合氢氧根的质量就正好是质量增加的量.

13.将22.4L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灼热铜粉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11.2L(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NO2 B.N2O2 C.N2O D.N2O4 【考点】复杂化学式的确定. 【专题】差量法.

【分析】根据该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灼热铜粉完全反应的原理以及气体体积差量法来计算. 【解答】解:假设反应为:2NxOy+2yCu

2yCuO+xN2,根据题中数据,反应后气体体积为

反应前气体体积的一半,即可以得到x=1, 因为4Cu+2NO2=4CuO+N2,方程式的系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反应前有NO222.4L即1mol,所以反应后有N20.5mol,所以是NO2 , 故选A.

【点评】本题是一道有关物质化学式确定的题目,注意差量法在解题中的灵活运用,难度不大.

14.某研究小组鉴别甲的过程与现象如图所示(已知甲是一种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如果甲中含有S,则乙是硫磺沉淀 B.如果乙是AgCl沉淀,那么甲是FeCl3

3+

C.丙中肯定含有Fe,所以甲是FeBr2 D.甲中含有铁元素,可能显+2价或+3价 【考点】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甲与硝酸银酸性溶液反应可得乙与丙,乙为淡黄色沉淀,则乙为AgBr,丙与KSCN溶

3+

液反应呈血红色,则丙中一定含有Fe,但甲转化为乙和丙时的试剂书写酸性硝酸银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则甲可能是溴化亚铁,也可能是溴化铁,据此解答. 【解答】解:甲与硝酸银酸性溶液反应可得乙与丙,乙为淡黄色沉淀,则乙为AgBr,丙与KSCN

3+

溶液反应呈血红色,则丙中一定含有Fe,但甲转化为乙和丙时的试剂书写酸性硝酸银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则甲可能是溴化亚铁,也可能是溴化铁,

2+3+2﹣3+

A.由上述分析可知,甲中含有Fe或Fe,硫化亚铁不溶,S与Fe发生氧化反应,不能共存,故A错误;

B.AgCl是白色沉淀,乙不可能是AgCl,故B错误;

3+

C.丙中一定含有Fe,甲转化为乙和丙时的试剂书写酸性硝酸银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则甲可能是溴化亚铁,也可能是溴化铁,故C错误;

D.甲可能是溴化亚铁,也可能是溴化铁,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检验,元素化合物性质等,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常见离子检验方法,注意酸性硝酸银溶液有强氧化性.

15.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6.8g熔融的KHSO4中含有0.05NA个阴离子

B.1.0L 1mol/L的NaOH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2 NA C.25℃时,pH=13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含有0.1NA个氢氧根离子 D.5.6g铁与一定量稀硝酸完全反应,电子转移数目一定为0.3NA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A、熔融硫酸氢钾电离出钾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 B、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溶剂水中同样含有氧原子; C、溶液体积不明确;

D、铁和硝酸反应可以生成亚铁盐也可以生成铁盐;

【解答】解:A、6.8g熔融的KHSO4的物质的量0.05mol,0.05mol熔融硫酸氢钾能够电离出0.05mol钾离子和0.05mol硫酸氢根离子,所以含有的阳离子数为0.05NA,故A正确;

B、1.0L 1mol/L的NaOH水溶液中含有溶质氢氧化钠1mol,由于溶剂水中也 含有氧原子,所以无法计算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及数目,故B错误;

C、溶液体积不明确,无法计算含有的OH的个数,故C错误;

2﹣

D、铁和硝酸反应可以生成亚铁盐也可以生成铁盐,5.6g铁物质的量为0.1mol,生成三价铁盐转移0.3NA个电子,生成二价铁盐转移0.2mol电子;故A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16.下列实验中,依据实验操作及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 粉末变红 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

B 将充满NO2的密闭玻璃球浸泡在热水中 红棕色变深 反应2NO2(g)?N2O4(g);

△H<0

﹣﹣2+

C 将少量的溴水分别滴入FeCl2溶液、NaI溶液中,上层分别呈无色还原性:I>Br>Fe

再分别滴加CCl4振荡 和紫红色

2﹣

D 向溶液X中加入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无色气体通生成白色沉淀 溶液X中一定含有 CO3

2﹣

入澄清石灰水中 或 SO3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常见阴离子的检验;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 【专题】实验评价题.

【分析】A.高温下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黑色固体;

B.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气体,温度高,颜色深,则2NO2?N2O4为放热反应;

C.少量的溴水分别滴入FeCl2溶液、NaI溶液中,分别反应生成铁离子、碘单质,不能比较亚铁离子、碘离子的还原性; D.无色气体也可能为SO2.

【解答】解:A.高温下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为黑色固体,故A错误;

B.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气体,温度高,颜色深,则2NO2?N2O4为放热反应,即△H<0,故B正确; C.少量的溴水分别滴入FeCl2溶液、NaI溶液中,分别反应生成铁离子、碘单质,不能比较亚铁离子、碘离子的还原性,故C错误;

2﹣﹣

D.无色气体也可能为SO2,所以溶液X中也可能含SO3或HSO3,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2分) 17.现有几种离子

+2+3+2++

阳离子 Na、Mg、A1、Ba、NH4

﹣﹣﹣2﹣﹣

阴离子 OH、C1、NO3、SO4、HSO4

A、B、C、D、E是由它们组成的五种可溶于水的固体(每种离子只能用一次),分别取它们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①将D与E的溶液混合加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②将B与E的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向该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 ③向一定量的E溶液中逐滴加入C溶液,先无明显现象,后来产生白色沉淀,且该沉淀可溶于A溶液;且A溶液的焰色反应火焰为黄色.

④D固体在一定温度下可以分解为水和另外两种均为空气主要成分的气体单质.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以上条件推断并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NaHSO4 ;B MgSO4 ;C A1C13 ;D NH4NO3 ;E Ba(OH)2 ;

2+﹣+2﹣

(2)写出A溶液与E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至溶液呈中性的离子方程式: Ba+2OH+2H+SO4═BaSO4↓+2H2O

(3)写出D固体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NH4NO3

2N2↑+O2↑+4H2O .

【考点】无机物的推断. 【专题】无机推断.

【分析】由①将D与E的溶液混合加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为NH3,D、E中含有分别中+﹣

NH4、OH的某一种;

由④D固体在一定温度下可以分解为水和另外两种均为空气主要成分的气体单质,则D为

NH4NO3,E中含有OH;

3+

由③向一定量的E溶液中逐滴加入C溶液,先无明显现象,后来产生白色沉淀,C中含有A1,

且该沉淀可溶于A溶液,由离子可知A含有HSO4,且A溶液的焰色反应火焰为黄色,则A含

+

有Na,故A为NaHSO4,由离子共存可知,E为Ba(OH)2;

由②将B与E的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向该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B

2+2﹣

中含有Mg、SO4,故B为MgSO4,可推知C为A1C13. 【解答】解:(1)由①将D与E的溶液混合加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为NH3,D、E中含有

+﹣

分别中NH4、OH的某一种;

由④D固体在一定温度下可以分解为水和另外两种均为空气主要成分的气体单质,则D为

NH4NO3,E中含有OH;

3+

由③向一定量的E溶液中逐滴加入C溶液,先无明显现象,后来产生白色沉淀,C中含有A1,

且该沉淀可溶于A溶液,由离子可知A含有HSO4,且A溶液的焰色反应火焰为黄色,则A含

+

有Na,故A为NaHSO4,由离子共存可知,E为Ba(OH)2;

由②将B与E的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向该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B

2+2﹣

中含有Mg、SO4,故B为MgSO4,可推知C为A1C13, 故答案为:NaHSO4;MgSO4;A1C13;NH4NO3;Ba(OH)2;

(2)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至溶液呈中性,二者按物质的量2:1反应,

2+﹣+2﹣

反应离子方程式为:Ba+2OH+2H+SO4═BaSO4↓+2H2O,

2+﹣+2﹣

故答案为:Ba+2OH+2H+SO4═BaSO4↓+2H2O; (3)NH4NO3固体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NH4NO3 故答案为:2NH4NO3

2N2↑+O2↑+4H2O.

2N2↑+O2↑+4H2O,

【点评】本题考查无机物推断、离子共存等,关键是掌握元素化合物性质与离子之间发生的反应,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难度中等.

18.硼位于ⅢA族,三卤化硼是物质结构化学的研究热点,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三氯化硼 (BCl3)可用于制取乙硼烷(B2H6),也可作有机合成的催化剂. 查阅资料:

①BCl3的沸点为12.5℃,熔点为﹣107.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mol碳酸钙分解生成y=1mol二氧化碳; 石灰窑产生的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100%=45.9%≈46%; 这是最大值,如部分生成CO,则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12.铜、镁合金4.6g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480mL 的NO2气体和336mL的N2O4气体(均为标准状况下),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生成的沉淀的质量为( ) A.7.04g B.8.26g C.8.51g D.9.02g 【考点】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硝酸的化学性质. 【专题】压轴题;守恒法. 【分析】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